滴水不漏之破局

第19章 暗处的眼睛

加入书架
书名:
滴水不漏之破局
作者:
冠城
本章字数:
5722
更新时间:
2025-06-30

城东区,一栋灰扑扑的居民楼顶层。窗帘紧闭,只留一道细微的缝隙。吴振业坐在书桌前,身影几乎融入房间的阴影里。桌上纤尘不染,文具按角度摆放,唯一的光源来自面前并排打开的两台笔记本电脑屏幕。

屏幕冷白的光映在他脸上,刻板、平静,如同凝固的蜡像。他眼窝深陷,目光却锐利如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屏幕上流淌的信息。

一台屏幕上,是分割成无数小格的监控画面。并非警方的内部系统——那防火墙太厚——而是他利用街道办工作便利和长期积累的“小手段”,接入了部分公共摄像头和特定区域(如安置点招待所周边、几个重点派出所门口)的社会监控。画面里,警车频繁进出,便衣身影在街角巷尾若隐若现,招待所门口戒备森严。警方的“天罗地网”,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张由慌乱线条织就的、充满漏洞的破渔网。

另一台屏幕上,是滚动更新的本地新闻页面和一些社区论坛的匿名板块。标题耸动:《城西桥洞流浪汉离奇死亡,疑遭投毒!》、《警方大规模转移独居及流浪人员,疑防连环杀手!》。下面充斥着各种猜测、恐慌和冷漠的评论。“又死一个?反正没人管的…”、“警察早干嘛去了?”、“这么大阵仗,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

吴振业的手指在冰冷的触控板上滑动,无声地切换着画面。他看着屏幕上那些被警方如临大敌般“保护”起来的面孔——张桂芬惶恐不安地被女警搀扶上车;赵建国醉醺醺地挣扎着被塞进警车后座;刘麻子贼眉鼠眼地西处张望… 他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撇了一下,形成一个冰冷的、充满蔑视的弧度。

“混乱…” 一个无声的词在他心底滑过,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低效的干扰。”

在他的秩序图景里,这些人是城市肌理上的污垢,是系统运行中卡死的、无用的冗余齿轮。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失序”的证明。警方的行动,非但没有恢复秩序,反而制造了更大的混乱:兴师动众,扰民费财,将本应悄无声息“归零”的个体,强行塞进另一个临时的、同样脆弱的“牢笼”,并吸引了无数无谓的关注目光。这在他眼中,是比那些“渣滓”本身更难以容忍的“污染”。

他点开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面存储着从警方内部(非核心,但能接触边缘信息)某个“线”那里,通过极其隐蔽渠道传递出来的碎片信息——不是具体案情,而是警力调动的大致方向,重点布控区域的模糊描述。信息很有限,但足以让他勾勒出警方那张网的轮廓。他看到了“城西高架监控盲区排查”、“通讯基站异常信号追踪”等关键词。

一丝近乎嘲讽的冰冷,掠过他的眼底。网?他们以为自己在撒网捕鱼,却不知自己才是网中挣扎的虫豸。技术?那些依赖机器和程序的警察,离了屏幕和数据库,和瞎子有什么区别?他们永远理解不了真正的“秩序”,需要的是像他这样,洞悉人性弱点、精确利用环境、亲手“矫正”偏差的“清道夫”。

他的目光停留在安置点(分局招待所)的一个监控画面上。画面里,一个年轻的警察站在走廊尽头,正靠着墙,低头摆弄着手机,制服领口的扣子解开了一颗,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不耐烦。他显然认为这个看守任务枯燥乏味,远不如追捕行动刺激。

吴振业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发出微不可闻的“哒”声。“懈怠。” 又一个冰冷的评判。规则(看守职责)被轻视,仪容(警容风纪)不整。这也是“失序”,一种对“秩序”本身的亵渎。这个年轻的警察,和他看守的那些“渣滓”一样,本质上都是系统需要清理的“不完美因子”。只是优先级不同。

他调出另一个窗口,里面是几张翻拍的旧档案照片——正是严明和林晓。严明那张饱经风霜、眼神锐利如鹰的脸被放大。吴振业的目光在上面停留了数秒,眼底没有任何波澜,只有一种审视工具般的冷漠。“老猎犬。嗅觉敏锐,但被过去拴住了脖子。” 他想起林晓在桥洞现场那震惊而愤怒的眼神。“新生的爪子。锋利,但太容易被情绪蒙蔽。”

就是这两个人,像两条固执的鬣狗,嗅着他留下的“水痕”(消毒水味、小额存款、纽扣锈迹),试图撕开他精心构筑的“洁净”。他们闯入他的“工作区域”(桥洞),污染了他的“作品”(李卫国的死亡现场),现在又妄图用一张破网来困住他,保护那些本该死去的“污垢”。

这是一种亵渎。

吴振业平静地拿起桌角一个不起眼的棕色小玻璃瓶,瓶身没有任何标签。他拧开瓶盖,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冰冷刺鼻气味——混合着特殊溶剂的“克蟑净”原液气味——在密闭的房间里幽幽散开。这气味对他而言,不是毒药,而是圣油,是净化污秽的仪式必需品,是他“清道夫”身份的无形签名。

他将瓶口凑近鼻端,深深吸了一下。那冰冷的气息首冲颅顶,带来一种奇异的、掌控一切的清明感。警方的布控,严明的焦虑,林晓的愤怒,那些被“保护”起来的“渣滓”的惶恐… 在他此刻的感知里,都如同显微镜下的尘埃,清晰、渺小、不值一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个懈怠的年轻警察。一个念头,如同毒蛇在阴暗处昂起头颅,冰冷而清晰。警方以为保护了目标就安全了?他们忘了,守护者本身,也可能成为需要被“清理”的障碍,尤其是当守护者本身也堕入“失序”之时。那个解开的扣子,那懈怠的姿态,就是亵渎的明证。

也许…是时候给这些干扰秩序的“亵渎者”,留下一个更深刻、更无法忽视的“标记”了。一个让他们明白,任何试图阻挡“秩序”降临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的标记。

他关掉了监控窗口,只留下一个气象预警的页面。屏幕上,醒目的红色暴雨图标旁,滚动着最新的预报:“…预计未来三小时内,本市将再次迎来强对流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局部地区可能引发小范围城市内涝…”

吴振业的视线凝固在“雷暴大风”和“城市内涝”几个字上。窗外,天色再次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向城市,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酝酿中的风暴,如同这座城市下压抑的暗流,也如同他此刻冰冷燃烧的意志。

风暴,是混乱的象征,但也是最好的掩护。雨水能冲刷掉痕迹,风声能掩盖异响,雷电能制造混乱。在混乱的掩护下,“秩序”的执行者才能更干净、更高效地工作。

他需要时间。时间让警方的疲惫积累,让他们的神经在高度紧张后出现松懈。时间让那张看似严密的网,在风雨侵蚀下暴露出更多脆弱的节点。时间,也让他能更精确地选定那个“亵渎者”,并为他设计一个…符合其“失序”特征的“意外”。

他拿起一个老旧的、封面没有任何字迹的硬皮笔记本,翻开。里面不是文字,而是用极其工整的线条绘制的、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符号和坐标图。他取出一支削得极尖的铅笔,在空白的一页上,冷静地画下一个新的、抽象的符号——像一道撕裂的网格,旁边标注了一个小小的、代表“亵渎者”的三角标记。

然后,他平静地合上笔记本,将其放回抽屉最深处,上锁。他起身,走到窗边,透过那道细微的缝隙,俯瞰着下方在阴沉天色下依旧喧嚣、却在他眼中充满无序与污垢的城市。

没有焦躁,没有兴奋,只有一种深海般的、冰冷的耐心。他是风暴眼中的平静,是暗处凝视的眼睛。他在等待,等待风暴降临,等待混乱的序曲奏响,等待那个最完美的时机,落下他矫正秩序的、致命的一击。

网己经张开,猎手己就位。只是,谁是网,谁是猎手,在吴振业冰冷扭曲的秩序观里,答案早己颠倒。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