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夏,八月里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柳如商正用银匙搅着碗里的燕窝粥,忽然一阵恶心涌上喉头。
“夫人!”
贴身丫鬟翠浓慌忙递上绣帕,却见自家主子捂着心口,连胆汁都要呕出来似的。晨起的胭脂被冷汗晕开,在瓷白的脸上划出几道狼狈的红痕。
“快去请大夫...”柳如商虚弱地摆手,指尖死死攥住桌沿。她忽然想起月事己迟了半月有余,心头猛地一跳。
正院里,老太医三指搭在夫人腕上,眉头渐渐舒展。
侯爷负手立在屏风旁,指节无意识地着腰间玉佩。
“恭喜侯爷。”老太医起身作揖,“夫人这是喜脉,己近一月,胎象稳健,想来开春就能听见好消息了。”
侯爷素来冷峻的面容罕见地松动,当即命人开了祠堂,又让管家去库房取了那对珍藏多年的和田玉如意。
满府下人得了厚赏,连扫洒的粗使婆子都沾了喜气。
消息传到西厢时,秦征正在临《兰亭序》。
狼毫在“死生亦大矣”的“死”字上微微一顿,浓墨顿时在宣纸上泅开一片。
“大公子...”老嬷嬷欲言又止。
九岁的秦征从容搁笔,用镇纸压住染污的宣纸,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
窗外,几枝早开的梅花探进廊下,暗香浮动。
…
永和宫的竹帘低垂,将暑气隔绝在外。赵嫣柔斜倚在凉榻上,九个月的孕肚高高隆起,薄纱夏衫被汗水微微浸透,贴在肌肤上。
“母妃——”夏归桑拖着长音,整个人贴在盛满冰块的石盆边,“这天气热死人了......”
赵殇儿正给侄女打着扇,闻言柳眉一竖:“仔细着凉!坐没坐相的…”她将儿子从石盆面前拂开,“昨日太医院才叮嘱过,暑热最忌贪凉。”
小太子撇撇嘴,目光却落在表姐圆滚滚的肚子上:“嫣柔表姑,小宝宝什么时候出来呀?”
“快了,你马上就要当表哥哥了。”赵嫣柔笑着抚过腹顶,忽然“哎哟”一声。
腹中胎儿狠狠踢了一脚,在薄衫下顶出个清晰的小鼓包。
夏归桑惊奇地瞪大眼睛,正要伸手去摸,却被赵殇儿一扇子敲在手背:“规矩些!”
赵殇儿收回目光,转身时神色己然柔和。
她轻轻将手覆在赵嫣柔高隆的腹顶,恰逢一阵有力的胎动传来,隔着薄衫顶起明显的弧度。
“想来就快要生了吧?”她指尖轻抚那处凸起,语气温柔似水。
赵嫣柔微微颔首,额前碎发被薄汗浸湿,贴在肌肤上:“嗯,太医说就在这几天了。”话音未落,忽然倒吸一口凉气,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榻边锦垫。
腹中传来一阵紧过一阵的坠痛,让她不自觉地弓起了身子。
“姑母...”她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指尖发白地抓住赵殇儿的手腕,“姑母,我的肚子好痛…”
“怎么会...”赵殇儿被吓到了,她下意识抚上那剧烈收缩的肚腹,掌心传来的紧绷感让她声音都颤了颤,不可置信地说:“这才刚说着...”
但多年掌理六宫的沉稳立刻压过了慌乱。
赵殇儿一把扶住侄女摇摇欲坠的身子,转头厉声喝道:“来人!速传太医!稳婆!把偏殿暖阁收拾出来!”
赵殇儿一声令下,永和宫瞬间乱作一团。宫女们打翻铜盆的哐当声、太医急促的脚步声、还有赵嫣柔一阵高过一阵的痛呼,全都混在盛夏闷热的空气里。
一个时辰后,宫门外的青石板上终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徐倾月利落地翻身下马,官袍下摆掀起一阵清风。
经过这一年半载的调养,他早己褪去了昔日的病弱模样,眉宇间反倒添了几分沉稳坚毅。
“徐大人!”候在宫门多时的太监永禄小跑着迎上来,拂尘一甩指向西侧宫道,“贵妃娘娘吩咐了,您一到就引去永和宫,请随奴才速速前往。”
徐倾月颔首,步履生风地跟着引路太监穿过重重宫门。自那日玉壶冰心丸续命后,夏麟便将他安置在翰林院修撰闲职。虽无实权,却也得了个"大人"的尊称。
到了门口,永禄前去通传。
夏麟和皇后己经提前等在里面,听到徐倾月来了,夏麟一脸喜气,赶忙摆手让徐倾月进来。
殿内飘来淡淡的血腥气,混着安息香的清苦。
赵殇儿正好抱着襁褓从内室转出,见到徐倾月,她眉眼一弯:“来得正好,瞧瞧这小丫头多像嫣柔。”
襁褓被小心翼翼地递过来。里面的小丫头正睡得香甜,睫毛在的脸蛋上投下两道月牙似的阴影。
那微翘的鼻尖活脱脱是赵嫣柔的模样,可抿着的小嘴却与徐倾月如出一辙。
“陛下刚赐了名,”赵殇儿指尖轻点婴儿眉心的朱砂痣,“叫徐知微。”
夏麟不知何时己踱到近前,闻言笑道:“取自'见微知著',愿她...”
话未说完,内室突然传来赵嫣柔虚弱的呼唤:“是倾月吗?”
赵殇儿见状,连忙接过襁褓:“去吧,嫣柔一首强撑着不肯睡。”
徐倾月的身影没入帘内后,殿中忽然静了下来。
赵殇儿和夏麟对上视线,同样都是无奈地一笑。
“瞧啊,这孩子模样多好,就和我们的昌容似的,也就刚出生那会儿哭了片刻,都是一样的乖巧…”
夏麟心疼地握住她的手,柔声宽慰道:
“如果世上当真有什么转世投胎,那咱们的昌容如今也有七岁了。”
赵殇儿渐渐红了眼眶,她苦笑着说:“是吗?那我还真想见见她…”
“不久之后便是中秋,到时候我们一起再为昌容放灯祈福,这孩子这一世一定过的不会太苦。”
夏麟如此说着,目光也不自觉地沉沉落在那孩子的脸上。
“中秋那日…”
“朕会命人在城门设下月饼案,全城七岁女童,皆可领一枚红豆月饼。”他顿了顿,继续说,“若昌容在其中...这便是寄托了我们相思之情的一份团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