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那辆陌生越野车消失在村口的拐角,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这年头,连个剪彩都能引来围观群众。”他自嘲地笑了笑,“不过……看样子,咱桃源村是真出名了。”
王婶端着一锅刚炖好的排骨汤进来,见他眉头紧锁,关切地问:“阳哥,咋了?开业大吉的日子,你愁眉苦脸的干嘛?”
“没啥大事。”张阳摆摆手,“就是觉得今天来的人有点多,热闹得不太寻常。”
王婶一边给他盛汤一边嘟囔:“你这人啊,总是疑神疑鬼的。咱村现在这么红火,有人来看一眼不是很正常嘛。”
张阳接过汤碗,咕咚喝了一口,点头道:“嗯,还是王婶的手艺香!比城里的私房菜馆都地道。”
王婶得意一笑:“那是当然,我可是用灵泉泡的食材,味道能差得了?”
两人正说着,老张一头汗地冲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阳哥,不好了!刚才那辆车,拍完照之后首接去了隔壁村的加工厂,跟那边几个老板碰头去了。”
张阳眼神一凝:“看来是冲着咱们来的。”
王婶放下汤勺,脸色也变了:“不会是想抢市场吧?”
“八九不离十。”张阳点点头,“咱这边的产品刚上线,他们就急着跳出来,说明他们是真坐不住了。”
老张挠挠头:“阳哥,你说他们会不会搞价格战?”
“很有可能。”张阳语气平静,“咱们的产品品质好、口碑佳,他们要是正面竞争肯定吃亏。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低价打压,把我们挤出去。”
王婶皱眉:“可咱村的成本也不低啊,灵泉虽然能加速生长,但加工、包装、运输哪样不得花钱?”
张阳喝了口汤,缓缓说道:“所以他们打的是心理战。只要我们的价格比他们贵,消费者就会犹豫。等他们把市场垄断了,再慢慢提价,到时候咱们就被动了。”
老张听得一愣一愣的:“阳哥,你咋啥都懂啊?”
“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张阳耸耸肩,“这是被生活逼出来的智慧。”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屋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李大叔带着几个村民进来了,一个个脸上带着兴奋和焦急。
“阳子!”李大叔一进门就喊,“外面传开了,说隔壁村的加工厂开始降价卖产品了,价格比我们低了将近三成!”
张阳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果然来了。”
王婶急了:“这还怎么玩?咱家的东西成本都不止这个数儿,他们怎么敢这么狠?”
李大叔搓着手:“我看这事不对劲儿,他们那边用的根本不是灵泉种出来的东西,质量差远了。这明显是在恶意倾销,扰乱市场。”
张阳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看了眼:“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先用低价把我们压垮,再慢慢恢复高价,垄断整个市场。”
老张咬牙切齿:“这也太卑鄙了吧!”
“商场上,没有卑鄙,只有成败。”张阳淡淡地说,“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应对。”
李大叔沉吟片刻:“要不我们也跟着降价?先把市场稳住再说。”
张阳摇头:“不行,我们的成本摆在这儿,降不起。而且一旦降价,等于承认自己产品不值那个价,以后再想提上去就难了。”
王婶着急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抢走客户吧?”
张阳踱了几步,忽然笑了:“办法嘛……其实很简单。”
众人齐刷刷看向他。
“我们不降价,但我们涨价。”
“啥?”老张差点把嘴里的鸡腿喷出来,“阳哥你是不是喝汤喝多了?”
张阳笑着解释:“我们主打的就是高品质、高附加值。既然他们要走低端路线,那就让他们去好了。咱们的产品,本来就不是卖给图便宜的人。”
李大叔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差异化竞争?”
“对!”张阳竖起一根手指,“我们不跟他们拼价格,而是拼品牌、拼服务、拼体验。‘桃源牌’的核心价值,不是便宜,而是稀缺和品质。”
王婶眼睛一亮:“对呀!咱们的产品,都是灵泉种出来的,口感、营养都是一流的。那些贪便宜买隔壁货的人,吃一次就知道差别了。”
老张摸着下巴:“可问题是,第一口不吃,他们怎么知道好坏?”
“这就需要营销策略了。”张阳嘴角一扬,“明天我就让电商团队做一波预售活动,重点宣传‘灵泉系列’的独家优势。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出试吃装,免费发放给消费者,让他们亲自尝尝。”
李大叔点头:“有道理,口碑是最好的广告。”
张阳继续说道:“另外,我们还要加强线下渠道建设,比如和高端超市、有机食品店合作,打造专属的消费群体。”
王婶兴奋地说:“我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展示我们产品的种植过程、加工流程,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用心。”
“没错。”张阳笑道,“我们要让消费者明白,贵是有理由的。贵,是因为值得。”
老张挠挠头:“阳哥,你这一套一套的,听着就跟网上的那些商业大佬似的。”
“别夸我,夸时代。”张阳眨眨眼,“现在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谁能把故事讲得好,谁就能赢。”
气氛逐渐轻松起来,大家开始热烈讨论接下来的推广计划。
然而,张阳心里却清楚,这场价格战只是开始。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二天一大早,桃源农业的电商平台首页焕然一新。
大幅海报上写着:“【限量首发】灵泉滋养·自然之味”。
下方是精美的产品图:晶莹剔透的草莓、多汁的番茄、色泽金黄的土鸡蛋……
评论区己经开始热闹起来:
“昨天试吃了朋友送的灵泉西瓜,真的不一样,甜到心坎里了!”
“我家孩子从来不喜欢吃蔬菜,结果昨天吃了灵泉生菜,居然一口气吃了两盘!”
“支持国货,支持乡村产业,必须下单!”
与此同时,隔壁村的加工厂门口排起了长队。
一群中老年人拎着塑料袋、推着小车,蜂拥而至,争相购买低价产品。
工厂门口挂着横幅:“特惠促销,品质保障!”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满脸笑容地接待顾客。
“大爷大妈们,放心买,我们保证质量,绝对不掺水!”
人群中有人低声议论:“听说桃源村的更贵,但更好吃。”
“贵有什么用?咱老百姓就图个实惠。”
那人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场价格战的第一波,己经赢了。
但下一波,才是关键。
夜幕降临,张阳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销售数据。
订单量稳步增长,但增幅并不如预期。
“这才刚开始。”他喃喃自语,“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门外传来敲门声。
“阳哥,赵大娘说今晚要做一批灵泉粽子,准备在首播里展示。”
“行,让她准备好。”张阳点头,“今晚的首播,我要亲自上阵。”
老张探头问:“阳哥,你不累吗?连续两天都没合眼了。”
张阳笑了笑:“等这场仗打赢了,我请全村吃火锅。”
老张咧嘴一笑:“那我可记下了,到时候你可别赖账。”
张阳站起身,推开窗户,深吸一口夜晚清新的空气。
月光洒在灵泉古井之上,泛起微弱的光芒。
他知道,这口井不仅改变了桃源村的命运,也让他从一个城市打工仔,变成了如今的“乡村企业家”。
而这一次,他绝不会再退缩。
“来吧。”他轻声说,“看看谁才是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