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逆袭:桃源村开挂记

第53章 降低成本

加入书架
书名:
灵泉逆袭:桃源村开挂记
作者:
养帆起航
本章字数:
514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张阳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销售数据,眉头皱得像被揉成一团的旧报纸。订单量确实涨了,但隔壁村那波“价格屠夫”也真不是盖的,愣是把市场搅成了菜市场的早高峰。

他摸着下巴思索:成本这事儿,还真不是靠嘴皮子就能压下去的。

灵泉虽然牛,能让作物三天长成、土猪一个月出栏,但加工、包装、物流这些环节,可都是实打实的成本。尤其是物流这块,一箱草莓从桃源村发出去,运费都能赶上水果本身的价格了。

“这不是种西瓜卖瓜皮。”张阳自嘲道,“这是种西瓜卖快递。”

王婶端着锅铲进来,听见这话翻了个白眼:“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连村口老李家的鸡都学会网购了,咱们的产品又不是路边随便捡的。”

“所以我得想办法让成本降下来。”张阳叹了口气,“不然这场仗还没打,咱就先被自己人给‘卷’死了。”

王婶放下锅铲,认真地说:“你想咋整?总不能让村民白干活吧?”

张阳没接话,脑子里己经开始疯狂运转。

第二天一早,他就开着车首奔县城物流园。

园区里,货车进进出出,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汗水混合的味道。张阳走进一家物流公司,前台小姐姐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问:“先生,寄快递还是发货运?”

“都不是。”张阳笑着坐下,“我想谈个合作。”

对方挑眉:“哦?什么合作?”

“我们村现在农产品销量不错,但物流成本太高。我打算跟你们签一个长期合作,批量发货,降低单件运输成本。”

小姐姐听完,嘴角微微上扬:“你是说包月?”

“对,就是包月。”张阳点头,“我可以保证每天至少有三十箱货要发,如果能按月结算,价格还能再谈。”

对方沉吟片刻,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经理,有个客户想谈包月运输……嗯,农产品。”

十分钟后,一个穿着花衬衫的大叔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坐在张阳对面:“小兄弟,你说的这个合作,具体怎么操作?”

张阳掏出手机,打开自家电商平台的后台界面:“你看,这是我们最近几天的发货量,稳定增长。如果我们按月结算,你可以给我们更低的单价。”

大叔看了几眼数据,点点头:“行,我给你打八折,但前提是每个月至少三百箱起。”

张阳一听,心里一喜,表面却不动声色:“成交。”

两人握手,合同当场签好。

回到村里后,张阳立刻召集了几位核心村民开会。

“好消息!”他开门见山,“我己经和县城的一家物流公司签了长期合作,每单运费能省两块钱。”

王婶瞪大眼睛:“真的假的?两块钱听着不多,但积少成多啊!”

“而且这只是第一步。”张阳继续说道,“我还联系了县里的几家包装厂,准备谈团购价。只要我们统一使用一种包装盒,他们也能给我们优惠。”

李大叔听后连连点头:“这法子好,咱们以前各自为战,浪费了不少资源。”

“没错。”张阳点头,“接下来我要做的是,整合整个供应链。从种植、采收、包装到运输,全部流程标准化、集中化。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效率。”

老张挠挠头:“阳哥,你说的这些我都听不懂,但我懂一件事——省下的钱,就是赚到的钱。”

“对,就是这个道理。”张阳笑了,“我们要做的,不是跟别人比谁更会亏本,而是让自己变得更高效、更有竞争力。”

会议结束后,张阳开始着手推进各项优化措施。

首先,他在村里组织了一支“采摘队”,专门负责集中采收,避免过去那种东一家西一户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其次,他和赵大娘一起设计了一款统一的环保包装盒,不仅美观大方,还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浪费。

然后,他又联系了县里的几家电商代运营公司,试图通过外包客服和售后来节省人力成本。

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原本每单五元左右的成本,硬生生被他压缩到了三块七。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纷纷点赞:

“阳哥,你这是要把自己活成一部‘乡村版成本控制指南’啊!”

“以前觉得种地就是锄头加汗水,现在发现还得懂点经济学。”

“听说隔壁村那帮人还在搞低价倾销,咱们这边己经偷偷升级装备了。”

然而,就在大家信心满满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

那天早上,王婶急匆匆跑进办公室:“阳哥,不好了!赵大娘那边说,新包装盒太厚,快递费反而贵了!”

张阳一愣:“啥?我明明谈好的价格是统一尺寸的运费,怎么会变?”

王婶一脸焦急:“她说快递那边临时改规则了,说是超重就要加价。”

张阳心头一紧,赶紧打电话过去确认。

果不其然,物流公司那边解释说:“张先生,最近行业标准调整,包装重量也被纳入计价范围了。您那个盒子确实好看,但也确实重。”

挂掉电话后,张阳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看来,咱们的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他意识到,隔壁村那边肯定有人在暗中盯着他们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利可图的地方,就会出手干扰。

“不过嘛……”他站起身,眼神坚定,“既然他们想玩,那就陪他们玩到底。”

当天下午,张阳带着几个年轻人重新设计包装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轻质材料,同时优化结构,既保持美观,又减轻重量。

晚上,他还亲自跑到加工厂,和工人一起测试新的打包方式。

“轻一点,再轻一点。”他一边动手一边念叨,“这不是减肥,是减负。”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新包装正式上线。

物流费用恢复原价,甚至还有所下降。

王婶拿着新包装盒左看右看:“阳哥,你这是把一块砖头变成了羽毛。”

张阳咧嘴一笑:“别夸我,夸科技。”

正当众人松了一口气时,李大叔突然来了,神色凝重。

“阳子,出事了。”

张阳一怔:“啥事?”

“刚才镇上的人来通知,说上面要对我们村的农产品进行抽检。”

“抽检?”张阳皱眉,“正常流程吗?”

“说是例行检查,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李大叔压低声音,“听说是有人举报咱们用非法添加剂。”

张阳瞳孔一缩:“有人举报?”

“对。”李大叔点头,“而且举报信里还提到了灵泉的事。”

空气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婶紧张地问:“会不会……暴露了?”

张阳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不会,灵泉的事没人知道,除非……有人故意泄露。”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可能的身影。

“看来,他们不只是想抢市场。”张阳低声说,“他们是想让我们彻底出局。”

屋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赵大娘带着几个村民正在搬运新一批货物。

阳光洒在院子里,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张阳站起身,望向窗外。

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

而他,己经准备好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