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陲:左宗棠抬棺征西纪实

第9章 舌战群儒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西陲:左宗棠抬棺征西纪实
作者:
水月星君
本章字数:
522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兰州府衙的朱漆大门被拍得震天响时,左宗棠正在给写回信。案头的铜壶滴漏己经指向午时,砚台里的墨汁被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晒得半干,在宣纸上晕出深浅不一的痕迹。

“大人,都察院的御使吴可读来了,带着二十多个京官,说是要…… 要弹劾您。” 甘肃巡抚谭钟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官帽上的红缨都歪了,“他们在大堂上摆了张桌子,说要公审您‘借洋债、造洋枪、乱国体’三大罪状。”

左宗棠放下狼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羊皮大氅:“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来给我送‘罪状’的。” 他将给胡雪岩的回信仔细折好,塞进信封,“告诉吴御使,我这就去大堂上,让他把‘罪状’一条条说清楚。”

谭钟麟急得首跺脚:“大人您糊涂啊!这些京官都是李鸿章的人,故意来找茬的。您要是去了,他们肯定会鸡蛋里挑骨头,给您罗织更多罪名。” 他拉住左宗棠的袖子,“不如我找个借口把他们打发走,等风头过了再说。”

“打发走?” 左宗棠拨开他的手,铜框眼镜后的眼睛里闪着锐利的光,“我左宗棠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他们要弹劾我,我就给他们一个说法。要是连这点风浪都怕,还怎么收复新疆?”

大堂上,吴可读穿着一身簇新的孔雀补服,端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公案上摆着三叠厚厚的卷宗,分别贴着 “借洋债”“造洋枪”“乱国体” 的封条。二十多个京官分列两旁,个个面沉似水,像一尊尊泥塑的判官。

看到左宗棠走进来,吴可读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拿起惊堂木狠狠一拍:“左宗棠,你可知罪?”

左宗棠走到大堂中央,既不跪拜也不答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吴御使,我倒想问问你,我何罪之有?”

“大胆!” 旁边一个矮胖的京官跳了出来,指着左宗棠的鼻子骂道,“你一个地方总督,竟敢私自向洋行借款,还敢造洋枪,这不是里通外国是什么?”

“里通外国?” 左宗棠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怡和洋行的借款合同,扔在公案上,“你们自己看看,这笔借款是以海关关税作保,利息比国库的拆借还低。我借这笔钱,是为了给将士们买粮买枪,不是为了中饱私囊。要是这也算里通外国,那李鸿章办江南制造局,用的不也是洋人的机器?他算不算里通外国?”

吴可读的脸色变了变,拿起 “造洋枪” 的卷宗:“你仿制洋枪,违背祖制。我大清以骑射立国,用这些奇技淫巧,只会让将士们贪图安逸,忘记根本。”

“祖制?” 左宗棠走到公案前,拿起一支仿制的俄国步枪,“当年康熙爷平定准噶尔,用的就是从荷兰买来的红衣大炮。要是只靠骑射,能收复新疆吗?” 他举起步枪,对准大堂外的一棵老槐树,扣动扳机。枪声响起,树枝应声而落,惊得树上的麻雀西散飞逃。

“看到了吗?” 左宗棠把步枪重重地放在公案上,“这就是你说的奇技淫巧。有了它,我们的将士就能在百米之外射杀敌人,就能少流些血。要是连这都要反对,那你就是在帮阿古柏的忙,就是在害我大清的将士!”

二十多个京官被说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吴可读却不死心,拿起最后一叠卷宗:“你推行兵屯、民屯,让湘军将士与当地百姓共耕,这是在培植私人势力,意图不轨。”

“意图不轨?” 左宗棠的声音陡然提高,震得大堂上的匾额都嗡嗡作响,“我让将士们屯田,是为了缓解粮草压力,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你去问问哈密的百姓,他们是希望我们在这里屯田,还是希望被阿古柏奴役?” 他指着吴可读,“你坐在京城的太师椅上,不知道西北的百姓有多苦。去年大旱,颗粒无收,要是不屯田,今年就会有无数人饿死。你说我意图不轨,我看你是冷血无情!”

吴可读被骂得满脸通红,猛地站起来,指着大门:“好你个左宗棠,竟敢辱骂朝廷命官!我这就回京城,向太后弹劾你!”

“慢着。” 左宗棠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这是我给太后的奏折,上面详细说明了借洋债、造洋枪、行屯田的缘由。你要是想弹劾我,就把这份奏折一起带回去,让太后圣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京官,“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是李鸿章派来的,想让我知难而退。但我告诉你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放弃收复新疆。谁要是敢阻拦,就是与整个大清为敌!”

吴可读看着那份奏折,又看了看周围的京官,知道今天是奈何不了左宗棠了。他哼了一声,带着京官们悻悻地离开了。

大堂上只剩下左宗棠和谭钟麟。谭钟麟擦了擦额头的汗:“大人,您刚才真是太冒险了。要是被太后知道了,怕是会……”

“怕什么?” 左宗棠拿起那支步枪,“太后要是明事理,就会知道我做的都是为了大清。要是她偏听偏信,那我也认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皋兰山,“我现在只担心哈密的粮食够不够,兰州制造局的步枪能不能按时造出来。至于这些弹劾,随他们去吧。”

当天下午,左宗棠就接到了刘锦棠从哈密发来的电报,说五星渠己经疏浚完毕,第一批冬小麦长势良好,预计明年春天就能收获。他还说,当地的百姓都很支持屯田,不少人还主动要求加入湘军,一起收复新疆。

“好!好!好!” 左宗棠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立刻给刘锦棠回了封电报,让他好好安抚百姓,妥善安排屯田事宜。

就在这时,周良材匆匆跑进来:“大人,胡雪岩从上海发来急电,说怡和洋行突然变卦,要提高借款利息,不然就不发货。”

左宗棠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群洋鬼子,真是见利忘义。” 他想了想,对周良材说,“你给胡雪岩回电,让他再找其他洋行试试。告诉他们,要是肯按原合同借款,我可以用新疆的矿产作抵押。”

周良材刚走,赖长就兴冲冲地跑来了:“大人,好消息!兰州制造局又造出了五十支步枪,还改良了劈山炮,射程比原来远了一倍多。”

左宗棠的眼睛亮了:“太好了!你立刻安排人,把这些武器送到哈密,交给刘锦棠。让他好好训练士兵,等明年春天,咱们就出兵收复吐鲁番。”

赖长点点头,又有些担忧地说:“大人,吴可读他们肯定会把今天的事告诉李鸿章,到时候怕是还有麻烦。”

“麻烦总会有的。” 左宗棠望着窗外的夕阳,“但只要我们把该做的事做好,把新疆收回来,再大的麻烦也不怕。” 他拿起那支仿制的步枪,在夕阳的映照下,枪管闪着冷光,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

夜色渐深,兰州府衙的灯火却依然明亮。左宗棠坐在案前,仔细核对着兰州制造局的账目,盘算着明年的军饷和粮草。虽然前路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无数的将士和百姓在支持着他,有那些即将送往前线的武器在陪伴着他。

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收复新疆,还大清一个完整的疆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