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一块艮岳石

第6章 地方官的“协奏曲”

加入书架
书名:
汴京一块艮岳石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6056
更新时间:
2025-06-03

“迎福石”的“精雕细琢”告一段落,刁天使龙心大悦——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他立刻差人快马加鞭,将“祥瑞修治图”以及一份洋洋洒洒、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的“祥瑞显世记”送往汴京应奉局报功。自己则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启运事宜。

然而,要将这么一块数千斤重的“祥瑞”从洞庭山深处的采石场运到湖边,再装上大船,经运河北上,这绝非易事。单凭刁天使和他手下那几个衙役,以及石小六这个光杆“护石使”,是万万办不到的。

于是,吴县县衙便成了刁天使重点“关照”的对象。

吴县县尊张太爷,自从知道自家地界出了这么一块能首达天听的“祥瑞石”,心里是既欢喜又忐忑。喜的是,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政绩,若操作得当,说不定能借此青云首上;忐忑的是,这“花石纲”的差事向来是个无底洞,耗费钱粮民力无数,稍有不慎,便会激起民怨,惹火烧身。

这些日子,张太爷几乎天天往采石场跑,名为“慰问天使”、“督导工程”,实则是想在刁天使面前多露露脸,顺便打探一下这位“天使大人”的口风,看看自己能从中捞到多少好处,又能把多少责任推卸出去。

刁天使自然也明白张太爷的心思。他对这位地方父母官,表面上客客气气,称兄道弟,暗地里却没少给他施加压力。

“张贤弟啊,”一日,刁天使在县衙后堂与张太爷品茗,状似无意地说道,“这‘迎福石’乃是圣上钦点的祥瑞,早一日运抵汴京,便能早一日为我大宋祈福纳祥。只是这运输之事,千头万绪,本官一人之力,着实有限。还望贤弟能鼎力相助,调拨些得力的人手和船只,也好让本官早日复命啊。”

张太爷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连忙笑道:“天使大人言重了!为圣上分忧,为朝廷效力,乃是我等地方官分内之事,何谈相助?只是……只是这吴县地瘠民贫,府库空虚,一下子要调拨许多人手船只,恐怕……恐怕有些吃力啊。”他开始哭穷。

刁天使呷了口茶,慢悠悠道:“贤弟此言差矣。此乃为国献瑞,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些许钱粮人力,与此相比,孰轻孰重,贤弟心中自然有数。再者,本官也知贤弟难处,不会让你白白操劳。待‘迎福石’安抵汴京,本官定会在陛下面前,为贤弟美言几句。到时候,贤弟高升,指日可待啊!”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画大饼,一个哭穷推诿。这便是官场上常见的“协奏曲”。

石小六作为“护石使”,自然也被卷入其中。他时常被刁天使差遣,往返于采石场和县衙之间,传递各种“指示”和“请求”。他也因此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官员们是如何打太极、耍心眼的。

比如,刁天使要求县衙提供一百名精壮民夫,用于搬运石头。张太爷便哭丧着脸说,吴县青壮多半被征去修河堤、运漕粮了,实在抽不出这么多人。最后讨价还价,只答应提供五十名老弱病残。气得刁天使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

又比如,刁天使看中了一条停泊在太湖边的大型漕船,想将其征用。船主是个有些背景的富商,不肯轻易就范。张太爷便出面“协调”,明里暗里暗示船主,若不配合“天使大人”,日后生意怕是不好做。船主无奈,只得捏着鼻子认栽,但提出的租金却高得离谱。刁天使自然不肯出这笔钱,便又反过来逼迫张太爷想办法“减免”。

一来二去,石小六算是看明白了。这些当官的,嘴上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国家大计”、“黎民福祉”,心里盘算的却都是自己的乌纱帽和荷包。他们互相利用,互相提防,真正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底层的小民。

在这场地方官与“天使”的“协奏曲”中,石小六的角色十分尴尬。他是刁天使的“心腹”(至少刁天使是这么认为的),又是吴县土生土长的百姓。刁天使让他去向县衙施压,县衙的胥吏则反过来向他诉苦,甚至暗示他从中斡旋,捞些好处。

“石护使,”县衙的户房刘主簿一次私下里拉着石小六的手,塞给他一个小小的红包,低声道,“您在天使大人面前说得上话,还请多多美言几句。这张太爷也是有苦难言,这花石纲的差事,实在是个填不满的窟窿啊!您瞧,这是小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给您老买碗茶喝。”

石小六掂量着手里那薄薄的红包,里面大约也就几十文铜钱。他知道,这钱烫手。他若收了,便是与这些胥吏同流合污;若不收,又怕得罪了他们,日后给自己下绊子。

他最终还是把红包推了回去,干笑道:“刘主簿言重了。小人只是个奉命办差的小石匠,哪里敢在天使大人面前饶舌。这钱,您还是自个儿留着吧。”

刘主簿碰了个软钉子,脸上有些讪讪,却也不敢发作。

王师傅知道了这事,对石小六道:“小六子,你做得对。这种钱,沾不得。咱们是泥腿子,跟他们玩不起心眼。老老实实当咱们的差,少惹是非,才是正道。”

石小六深以为然。他只想早日把这块“瘟神石”送走,然后赶紧脱身,离这些是非之地越远越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启运日期的临近,各种矛盾也愈发尖锐。

征调来的民夫,多是些老弱病残,干活本就吃力,又听说是给“花石纲”卖命,更是怨声载道,消极怠工。刁天使派去的监工衙役,稍有不满,便非打即骂,激化了矛盾。有几次,险些酿成冲突。

船只的准备也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征到一条大船,船主却暗中做了手脚,不是船板朽坏,便是帆索不牢。刁天使气得跳脚,却又抓不到真凭实据。

最让刁天使头疼的,还是苏州知府衙门的态度。

吴县隶属苏州府管辖。“迎福石”这等“祥瑞”,按理说也该上报知府。但刁天使一心想独吞这份功劳,便有意绕过了苏州府。苏州知府宋大人是个官场老油条,听闻此事,心中自然不快。他虽然不敢明着跟应奉局的天使作对,却也暗中使了不少绊子。

比如,刁天使想从苏州府借调一批经验丰富的船工和纤夫,宋知府便以“防汛抗旱,人手紧张”为由,一拖再拖。又比如,刁天使想请苏州府的工匠帮忙打造一些特制的搬运工具,宋知府便以“材料短缺,工期不足”为辞,敷衍了事。

这日,苏州知府宋大人更是“纡尊降贵”,亲自带着一班属官,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钱家采石场,美其名曰“视察祥瑞,慰问天使”。

刁天使闻报,心中暗骂这老狐狸不安好心,却也不得不强颜欢笑,出面迎接。

两位品级相差不大的官员见了面,自然又是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客套。

宋知府围着那块“洞庭迎福石”转了几圈,抚须赞道:“果然是天降祥瑞,鬼斧神工!刁天使慧眼识珠,为我大宋寻得此等宝物,真是可喜可贺啊!”

刁天使皮笑肉不笑:“宋大人谬赞了。此乃圣上洪福,天佑我朝。下官不过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暗藏机锋。

石小六站在一旁,听着这些官员们打官腔,只觉得头大如斗。他发现,这些当官的,说话都像是在唱戏,一套一套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宋知府“视察”完毕,临走前,意味深长地对刁天使说:“刁天使,这‘迎福石’乃国之重宝,运输之事,非同小可。本府己责令沿途州县,务必全力配合。只是,太湖水域,近日风浪颇大,还望天使大人多加小心,切莫出了差池,辜负了圣上的一片厚望啊。”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在警告刁天使:你若是在我苏州地界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刁天使脸色有些难看,却也只能拱手道:“多谢宋大人提点,下官自当谨慎从事。”

送走了宋知府这尊“瘟神”,刁天使气得在采石场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咒骂。

石小六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悲哀。一块普通的石头,竟能牵动这么多官员的神经,引发这么多勾心斗角。而他们这些真正出力流汗的小民,却成了这场闹剧中最无足轻重的棋子,任人摆布。

这场由“迎福石”引发的地方官“协奏曲”,还在继续上演。而石小六,这个无辜的“护石使”,也只能硬着头皮,在这浑水中挣扎求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