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六决定铤而走险,用赵监丞贪腐的证据作为筹码,换取自己不去西北的机会。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他们或许能暂时安全;赌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他首先让孙猴子暗中放出风声,声称自己手中掌握了赵监丞大量贪污舞弊的证据,如果自己被逼无奈,将会把这些证据公之于众,甚至上告朝廷。
这风声很快便传到了赵监丞的耳朵里。赵监丞闻言,果然大惊失色。他虽然在黄河工地上作威作福,但也知道自己那些勾当一旦败露,下场必定凄惨。他没想到,石小六这个看似老实巴交的小工头,竟然还有这一手。
他开始有些后悔,不该把石小六逼得太紧。
就在赵监丞犹豫不决的时候,石小六又派周秀才,将一份整理好的、关于赵监丞部分贪腐行为的“节略”,匿名送到了赵监丞的案头。这份“节略”虽然没有列出所有的证据,但也足以让赵监丞心惊肉跳。
赵监丞彻底慌了神。他知道,石小六这是在向他摊牌。如果他不妥协,石小六很可能会鱼死网破。
最终,赵监丞不得不派人私下里联系石小六,表示愿意“商谈”。
一场秘密的谈判,在一个偏僻的酒馆里展开了。
代表赵监丞前来的是他的一个心腹幕僚。石小六则带着王师傅和孙猴子一同赴会。
双方唇枪舌剑,讨价还价。赵监丞的幕僚一开始还想威逼利诱,但石小六寸步不让,坚持要求将自己的名字从征调名单中撤下,并且保证日后不再找他们的麻烦。
最终,在石小六确凿的证据和强硬的态度面前,赵监丞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他答应,会设法将石小六的名字从第一批征调名单中剔除,但作为交换,石小六必须将手中的证据销毁,并且保证日后对此事守口如瓶。
石小六虽然心中不甘,但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能做到这一步,己经实属不易。他答应了赵监丞的条件。
一场危机,似乎暂时化解了。
然而,石小六心中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他知道,这次虽然侥幸过关,但也彻底得罪了赵监丞。日后,赵监丞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报复他们。黄河工地,己经不再是他们的久留之地。
而且,祸不单行。
就在石小六与赵监丞达成“交易”后不久,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朝廷负责西北边防工程的钦差大臣,竟然亲自来到了黄河工地,巡查并挑选工匠!
这位钦差大臣姓杨,据说是一位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酷吏。他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挑选有真才实学的工匠,更是为了整顿黄河工地上那些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
杨钦差的到来,让黄河工地上下的官员们都是人心惶惶,如临大敌。赵监丞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自己的那些勾当被杨钦差查出来。
而对于石小六来说,杨钦差的到来,却让他看到了一线新的希望。
他听说,杨钦差为人虽然严苛,但却赏罚分明,尤其器重那些有真本事、肯实干的人。如果能得到杨钦差的赏识,或许就能彻底摆脱赵监丞的控制,甚至……洗脱他们“逃犯”的身份!
石小六决定,再次冒险一搏!
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黄河大堤修筑的详细建议书,其中不仅指出了当前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隐患,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比如他发明的“蛙式夯”和一些改良的堤坝结构图纸。
然后,他通过王师傅在官场上的一些老关系,设法将这份建议书,辗转呈送到了杨钦差的案头。
杨钦差看了石小六的建议书,果然大为赞赏。他对石小六的见识和才华颇为惊讶,立刻下令召见石小六。
在杨钦差的行辕之内,石小六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酷吏。杨钦差虽然面容威严,不苟言笑,但与石小六交谈之时,却颇为和蔼。他详细询问了石小六关于治河的各种想法,对石小六的许多见解都表示赞同。
“史六啊,”杨钦差最后说道,“你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这黄河工地,埋没了你的才华。本官此次奉旨督办西北边防工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可愿随本官一同前往西北,为国效力?”
石小六闻言,心中又惊又喜。他没想到,幸福竟然来得如此突然!
他连忙跪倒在地,叩谢道:“承蒙钦差大人赏识!小人……小人万死不辞!”
杨钦差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便下令,将石小六破格提拔为“将仕郎”(一种低级武官的虚衔),并任命他为督办西北边防工程的“随军工匠总管”,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宜。
这个任命,不仅让石小六摆脱了赵监丞的控制,也让他拥有了一个合法的官方身份!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将仕郎”,但对于他们这些曾经的“逃犯”来说,己是天大的恩赐!
赵监丞得知此事,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他不敢得罪杨钦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石小六一步登天。
王师傅、孙猴子和周秀才,也因为石小六的举荐,被一并调往西北,成为了石小六的助手。
一场“祸起萧墙”的西北调,最终却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让石小六等人绝处逢生,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然而,他们心中也清楚,西北边疆,并非乐土。那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挑战。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段更加艰苦卓绝的征程。
但无论如何,他们终于暂时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拥有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不安,石小六一行人,辞别了黄河工地,跟随着杨钦差的大队人马,踏上了前往西北的漫漫长路。
而那座充满了罪恶和隐患的黄河大堤,依旧在浊浪中矗立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