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一块艮岳石

第22章 黄河岸边的“力夫”

加入书架
书名:
汴京一块艮岳石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5064
更新时间:
2025-06-04

离开龙潭镇的血腥战场,石小六一行西人,昼伏夜行,一路向北,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赵铁柱的死,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他们不敢走官道,专挑荒僻的山路和小径。为了躲避官兵的盘查和摩尼教残余势力的追查,他们也担心被当作叛徒,他们甚至不敢轻易进入城镇,只能在野外露宿,靠着采摘野果和打些野味果腹。

王师傅毕竟年事己高,身体本就虚弱,加上连日的奔波和惊吓,很快便病倒了。他发起高烧,咳嗽不止,行走也越来越困难。

石小六和孙猴子轮流背着王师傅,周秀才则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他们心中都清楚,如果王师傅的病再不好转,他们恐怕很难走出这片荒山野岭。

幸运的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们遇到了一位心地善良的老郎中。老郎中见他们可怜,不仅免费为王师傅诊治,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草药和食物。

在老郎中的精心照料下,王师傅的病情渐渐好转。石小六等人也得以休整了几日,恢复了一些体力。

临行前,石小六将身上仅存的一点碎银都给了老郎中,作为答谢。老郎中推辞不过,只得收下,并嘱咐他们一路小心。

告别了老郎中,他们继续向北。经过数十日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远远地望见了那条传说中浊浪滔天的黄河。

此时的黄河,正值秋汛刚过,水位虽然有所回落,但河面依旧宽阔,水流湍急。河岸两边,旌旗招展,人声鼎沸,无数衣衫褴褛的民夫,在官兵和监工的驱使下,正在修筑和加固河堤。

这里,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黄河大堤的修筑工地。

石小六等人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却又充满了压抑和苦难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里虽然能暂时躲避追捕,但也绝非善地。黄河工程,历来都是朝廷搜刮民脂民膏、压榨百姓血汗的重灾区。

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工地附近一个负责招募民夫的官衙。官衙门口,挤满了前来应募的百姓。他们大多是附近的贫苦农民,或者是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流民。对他们来说,能在这里找到一份活计,混口饭吃,己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负责招募的官吏,态度倨傲,对这些前来应募的百姓吆五喝六,挑挑拣拣。

石小六上前,谎称他们是逃荒至此的手艺人,懂得一些石工木活,希望能在此谋一份差事。

那官吏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虽然衣衫破旧,但都还算精壮,尤其是石小六和孙猴子,看起来孔武有力,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都去那边登记画押,领了号牌,自然有人安排你们的活计。”

石小六等人心中一喜,连忙道谢。他们顺利地登记了假名(石小六化名“史六”,王师傅化名“王老根”,孙猴子化名“孙大力”,周秀才化名“周文”),按了手印,领到了一块刻着编号的木牌。

从此,他们便成了这黄河大堤修筑工地上数万“力夫”中的一员。

工地的生活,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苦。

他们被安排在简陋的工棚里,与数十个民夫挤在一起,空气污浊,臭气熏天。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一首要干到天黑才能收工。伙食更是差得难以想象,只有两顿稀粥和一些发霉的窝头,根本填不饱肚子。

监工的官吏和兵丁,更是凶神恶煞,对民夫们非打即骂,稍有怠慢,便是一顿皮鞭棍棒。工地上,时常能看到有民夫因为劳累过度或者不堪虐待而倒下,然后便被像拖死狗一样拖走,不知下落。

石小六他们虽然有手艺,但在这里,也与其他民夫无异,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要搬运沉重的石块,夯实松软的堤坝,挖掘淤塞的河道。每日下来,都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

王师傅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又未痊愈,干起活来更是力不从心。石小六和孙猴子便尽量多分担一些他的活计,不让他太过劳累。周秀才则因为识得几个字,偶尔会被一些小吏叫去帮忙记录些东西,倒也能稍微轻松一些。

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石小六他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抱怨。他们知道,这里虽然是地狱,但至少暂时是安全的。他们必须忍耐,必须活下去。

在繁重的劳动之余,石小六也开始留意观察工地的各种情况。他发现,这黄河大堤的修筑工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庞大。不仅涉及到土石方、水利等诸多技术难题,更牵扯到无数官员的利益和勾心斗角。

负责工程的各级官员,大多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他们克扣民夫的口粮和工钱,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许多本该用于加固堤坝的石料和木材,都被他们偷偷倒卖出去,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而那些真正懂技术、有经验的工匠,却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他们的合理建议,也常常不被采纳。

石小六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知道,这样修建出来的大堤,根本就是豆腐渣工程,一旦遇到大的汛情,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力夫”,人微言轻,自身难保。

他只能将这些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同时更加努力地干活,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手艺,引起一些管事工头的注意,从而改善一下自己和兄弟们的处境。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一日,工地上一段正在修筑的堤坝,因为地基不稳,突然发生了小规模的垮塌。负责此段工程的工头,急得焦头烂额,却又束手无策。

石小六恰好在附近干活。他仔细观察了垮塌的情况,又结合自己以往在采石场和“石字营”积累的经验,很快便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大胆地向那工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指出地基处理不当,以及夯土方法存在缺陷。

那工头本来不以为然,但听石小六说得头头是道,又见他言语之间颇有几分自信,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去处理。

石小六也不客气,当即指挥着几个相熟的民夫,按照自己的方法,重新处理地基,改进夯土工艺。

经过一番努力,那段垮塌的堤坝,竟然真的被他修复加固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稳固。

此事很快便传到了负责整个标段工程的“都水监丞”(一个主管水利工程的低级官员)耳中。那监丞亲自前来查看,对石小六的手艺和见识颇为赞赏,当即便将他从普通的“力夫”中提,任命为一个负责技术指导的“小工头”,手下管着几十号人。

这个意外的提升,让石小六等人的处境,稍微有了一些改善。他们至少不用再从事那些最繁重、最危险的体力劳动了,伙食和住宿条件也略有好转。

然而,石小六心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知道,这黄河工地,就是一个巨大的旋涡,充满了各种明枪暗箭。他一个小小的“工头”,虽然有了一些说话的份量,但也更容易成为别人嫉妒和算计的对象。

前方的路,依旧充满了未知和凶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