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起身梳洗完以后,崔疏便先对夏蝉耳语了一句,然后才带着夏荷往崔翰的院子走去。
崔翰今日没有出门,昨日夜里他都没有睡好,一早便起来,在院中等着崔疏过来。
终于在他耐心快要不足,准备派人去紫藤苑抓人的时候,听到下人来报。
“大公子,二姑娘来了。”
下人远远的看见崔疏过来,便赶紧来禀报崔翰了。
院中从昨日开始气压就很低,大家都知道是因为二姑娘的事儿,今日一早公子似乎就在等着姑娘,他们可是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事儿惹得公子气上加气。
终于左盼右盼,盼着二姑娘来了,赶紧进来禀报。
听着崔疏终于来了,崔翰点了点头。
看这丫头今日要怎么与自己解释昨日的事儿。
崔疏带着夏荷,进了崔翰的院子。
“疏儿给大哥请安!”
崔疏进了门,忽视掉崔翰黑着的臭脸,先乖乖巧巧的请了个安,然后不待崔翰说话,自顾自的起身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夏荷看着这一幕,也是为自家姑娘捏了一把汗,哎,姑娘还真是装的跟没事人一样。
要是她指不定现在抖成什么样了。
“崔疏!你可知错?!”
崔翰见崔疏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心里头火气更盛。
他昨日可是气的觉都没有睡好,崔疏反倒一脸无事人一般。
“啊?!疏儿知错!”
崔疏见崔翰生气,连忙起身,低头认错道。
“你错在哪儿?!”
见崔疏认错态度尚可,崔翰随即道。
“疏儿昨日不该贪杯,少喝几口才是。”
崔疏低着头道,错哪儿?自然是破坏了他与太子联姻的好事呗!
“还有呢?”
“还有?!还有提前离开太子府没和大哥打招呼?”
崔疏一脸茫然的对崔翰道,试探性的问道,仿佛除了贪杯这一项,她都不知自己错在哪儿。
“疏儿本来是想与大哥说一声的,只是那时看大哥带着漓姐姐正在跟太子殿下畅聊,这就没有打扰大哥,这应该不打紧吧?”
崔翰听得这话,深吸了口气。
“我是不是和你说过,让你和燕辞不要来往过密?你不但不听,昨日还明目张胆的与他出现在太子府,还坐在一起,这让太子如何看?”
“他若误会了可如何是好?”
“而且前日我明明和你说了昨日要去太子府赴宴,你还不注意些,让自己脸上起了疹子,这就算了,竟然还当着太子殿下的面说,生怕他不知道似的。”
“你这样让我如何与太子交代?!”
崔翰约莫确实被崔疏这接二连三的操作气到了,这一气说了许多。
“大哥这话疏儿有些不明白,全上京不都知道我与燕辞的关系么?而且当着太子的面正常交往有什么妨碍?大哥恕疏儿脑袋笨,实在想不到,不明白大哥为何如此生气。”
崔疏假装完全懵圈的对着崔翰道,她和燕辞一起混迹上京城,谁人不知?
太子又不是傻的,能不调查她?
崔翰被崔疏这话噎着了,可她这话确实也没有错。
崔翰看了看左右:“我与疏儿单独说几句话,你们先下去。”
夏荷闻言,福了福身子,和其余人一起告退。
厅中便只剩崔疏和崔翰两人。
“如今这里只剩我们两人,我便与你摊开来说,太子是皇后唯一的子嗣,是天齐未来的陛下,这你应该知道吧。”
崔翰见人都走了,又想想自己这个脑子不够用的妹妹,确实也不会那些弯弯绕绕,只好打算将自己的想法明着和她说。
他想着崔疏虽顽劣些,却向来听话,这般与她明说之后,她应当就能理解自己,与太子府的婚事自然也不成问题。
“这疏儿自然知道。”
唯一,哼,唯一个屁,早晚他会知道,这天下他不配拥有。
崔疏嘴上说着,心里却呸了好几句。
“我与太子关系不差,这次带你去太子府,其实是想让太子见一见你,若你能入太子眼,未来太子妃的位置便是你的。”
“要知道未来的太子妃便是将来的皇后,母仪天下之人!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哪个世家姑娘不想要。”
“大哥可都是为你着想,这才想着给你铺路,让你成为人上人,燕辞虽是永乐国公府的小侯爷,可到底是臣,太子是将来的君,君与臣,你想一想,地位怎可一样!”
崔翰仿佛掏心掏肺的对崔疏说道。
那模样真是真真切切的为她着想,前世自己便是这般信了他的话。
“大哥说的有理,可是疏儿对这权势地位完全没有兴趣啊!何况疏儿有自知之明,疏儿资质一般,琴棋书画什么也不会,哪里是做皇后的料。”崔疏拧着眉道。
“再说疏儿与燕辞的关系全上京都知晓,太子便是随便一查便知道了,平日里疏儿这荒唐事也没少做,这做太子妃,怕是会被朝中众臣诟病吧?”
“琴棋书画这些大哥都可以找先生教你,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你和燕辞的关系,你们不过是从小交好,一首也是比较亲近而己,只要大哥与太子解释清楚,这便不是问题。至于你的那些声名,你往后改一改,这上京城的新鲜事多了去了,等你从他们眼中淡出,自然也没有谁无聊到质疑你。”
“毕竟你身后站着的可是整个崔家和杨家。”
崔翰无所谓道。
崔家如今在朝中兴起,父亲得陛下看重,母亲的母家杨家虽说如今没落了些,可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外公在军中还是颇有些威望的,朝臣们没有利己因素,断然不会轻易得罪崔家。
“可是疏儿对太子也无心,这,疏儿不愿。”
崔疏撇着嘴道。
崔翰脸色一僵,原以为与崔疏说了这么多利害干系,她必然会欣然同意,没想到她还是拒绝。
“你莫不是当真喜欢燕辞?”
崔翰想不到妹妹会拒绝自己的原因,按说她最听自己的话。
这般不愿嫁与太子,那唯一的原因,崔翰只能想到燕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