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我就是你的凤雏

第23章 崔亮的探道

加入书架
书名:
双鹰,我就是你的凤雏
作者:
沧澜鸟
本章字数:
10396
更新时间:
2025-06-29

狄仁杰的这一举动瞬间收获了乡亲们的好感,

在狄仁杰看来,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他曾说过,无论是身处庙堂还是朝中,最重要的是为官者的这份心!

如今他更是有着贤王之称,看似爵位至高无上,可在他看来,这让他身上更加多了一份担子!虽然狄仁杰并没有把名声看的很重,可是他这个贤王对待百姓的心,比他当宰相还要重上几分。

——————————————

扬州码头此刻,还是一如既往的重兵把守。并由千牛卫看护,任何人不得靠近船只,尤其是做码头生意的绅户,更是不得派发船只。

除非是钦差官船发出解禁文书,方可!

而此时,西人抬着红轿正不紧不慢的走进了码头,落在了官船一旁,

下来的这位正是杨州刺史崔亮!

崔亮在府中左思右想,决定在探狄仁杰的动向与口风,也好提前部署。

“什么人???”

值班的千牛卫看着走来的扬州官员大喊了一声,

这也是惯例了,相当于口令一般,

只见另一头,身穿红色官服的崔亮走向前来微微施礼“扬州刺史崔亮见过将军!”

“原来是刺史大人啊!不知来之为何?”

千牛卫也同样还礼道

“劳烦将军通禀一声,就说崔亮有要事禀告,特想拜见黜置使三贤王狄老千岁!”

狄仁杰走前再三交代了一些事情给方谦。再加上方谦的为官之道也是官之佼佼者,跟他们这些贪官打哈哈那更是手到擒来!

“崔大人!你也知道!狄老千岁身染风寒!恐怕不能见客!”

“是!是!是!本官也是担心思疾,毕竟狄公在扬州身染风寒,卧床不起,我这做为扬州刺史更是应该多加探望!还望将军通传一声!”

“这??好吧!看在刺史大人一片真诚的份上!卑职就代为通传一次!请大人稍后!”

说完话,这名千牛卫便马不停蹄的跑向了官船之上,

“方大人!扬州刺史崔亮来了,要见狄公!”

“哼!果然不出狄公所料!他果真来了!让他在甲板等候!”

“是!!”

噔噔噔!千牛卫又在一次的跑了下去,

这也就是皇家的千牛卫还讲点皇家规矩,你要是蛇灵这帮人估计一个飞跃就干下去了,

而崔亮听到可以在甲板等候的时候,便赶紧让自己的捕快拿着东西一同上船。

所拿之物,全是以六棱盒子装饰,

俗称礼品盒!

别的不说,这礼品盒就点值点钱。

而方谦则领着蛇灵成员装扮的千牛卫慢条斯理的走了下去,一点也没有着急。

“崔亮见过方大人!”

“恩!崔大人不必多礼,”

“不知黜置使大人的病疾是否有所好转呐?”

方谦哪能不知道崔亮的用意,无非就是来探口风来了,

今天不让你吐出一个俩滴,他就不是李复的嫡系!

“劳崔大人挂念啦!狄公病情还是一如既往啊!虽然偶感风寒,毕竟年事己高,这恢复的——当然没有年轻人快了。”

“原来是这样!还好-亮……特意寻来几份草药,以慰狄公之病理!”

只见崔亮拉着方谦走到了自己属下的面前!

“打开!”

“这是千年人参——三颗!

血哈十对!

鼾鼻一只!

熊掌一对!

驼峰一双!

还有扬州刺史府供养银三千两!”

方谦看着每一份礼物嘴上是乐不思蜀!一只手撸着胡须!小眼睛一眯!

妥妥滴贪官污吏界的翘楚!

“请方大人代狄公收俱!”

“哎呀!崔大人!这?这不好吧!本官虽然是江淮运盐使!圣旨钦点——钦差大臣之列,位居堂中三品!这次辅助狄老千岁查察吏治!

可这礼物?本官哪有资格代狄公收下呀?还是崔大人先拿回去吧!待黜置使大人病情好转起来,亲自转交给他老人家才是最为诚意!”

崔亮听闻方谦之话哪里还能不明白啊!

这意思就是说,他还没得到实惠呢!

其实,崔亮的意思也挺明显,就是这礼物你想分多少给狄仁杰还不是你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可方谦的姿态明显是狼心不足,胃口巨大!凭上一次的邯沟渠段修补之事当着众人的面儿怒斥了几声自己,自己是怎么做的!那是拿出了五万两啊!

这一次,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吃了一回大的,下回给你小的,谁乐意?谁同意啊?

况且人家连官职都报出来了,具体你崔亮能拿多少,自己看着办呗!

“方大人哪里话!自上次在渠侧之上大人当头棒喝,令下官犹如醍醐灌顶之力,以溉全身!此等官风是我等楷模!对比狄公丝毫不差!怎可说无资无贤之话呢!请大人一定要替狄公收下!”

“也罢!本官就依你所言!当然了,这也是崔大人的一片苦心,为了能让黜置使大人转疾为康,替天子挽回这大唐的忠世贤臣呐!”

“当然!当然!亮一心为天子,一心为黜置使大人!能够从旁协助,教化黎民嘛!”

而方谦一摆手,便让身旁的千牛卫过来,“领着他们放好物品!”

“是!大人!跟我来吧!”

当属下端来的礼物能够收下后,崔亮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能收就行,能收这事就有眉目,

俗话说的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嘴短!躺人家腰软!不打馋,不打懒,专打这个不长眼!这也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哎呀!崔大人呐!说实话!我是不怎么愿意跟狄公在一起共事的!

每次吃的东西,喝的东西,住的地方那是能省则省!你说!这朝廷也发了公款!专为我等巡查而用!可每次啊!我不仅是垫钱,还没吃好休息好!而这公款呢!狄公巡查完后,其十之八九返回了钦差专属府!哎呀!难呐!”

方谦犹如一个受屈的小媳妇似的,

在这一顿的抱委屈,双手互伸交叉,插入袖中,

“大人!借一步说话!”

方谦立刻明白了,便走到了船头之处,而崔亮也紧随其后,

官船之上,人多眼杂,多说一句,或者说错一句,被别人听到,那就不是一点空穴来风之意啦。

“大人!卑职知道您是状元出身,又是文品极佳,才高八斗!这把扇子!您过目!看看怎么样?”

崔亮转头看到没有人跟来,便赶紧从袖口处拿出了一把品相极佳的扇子,

看颜色与装饰便能知道,这把扇子可以说是价值万两了。

当方谦接过扇子打开后发现,这是一把古扇,

“哎呀!这是晋朝顾恺之的纨扇仕女图哇!”

“哦?以方大人之言,这扇子极好的?”

崔亮反问了一句,他自己能不知道送的啥礼物吗?问!就是问你满意不?

“可以说是价值万两啊!并且还是稀有物品!难得此生还能看到如此极品之物哇!哦!崔大人!这可是顾恺之的真迹啊!快快收好!!”

方谦赶紧将扇子又推了回去,可这推回去的手可不是两指而夹!而是双手紧握两边,死死攥住,一点也没有给回来的意思,

崔亮看到手势后,哪能不明白啊!人家这是想收下了,正客气呢,一要动一下,你试试??

让狄仁杰查不死你!

“哎???大人!卑职哪懂这种东西啊!只是这朋友相赠!不明此物之珍!如今,此物在大人手中,更是显得才子配佳人,宝剑赠英雄啊!

请大人一定要收下!如果放在亮处,岂不是明珠暗藏了嘛!怪可惜的了!”

“那你这不是逼我犯错误呢嘛!!”

方谦非常谦虚的来上了一句李复的经典话语。

“怎么会呢?如果真的价值连城!为何会流入民间呐?要本官看来,这就是一个贴身俗物!是大人喜爱顾恺之之文采,特意让下官找一画师,临摹而成!以敬恺之之才能啊!”

崔亮的一番话,惹的方谦一脸得意!也是大声的长笑了几声!

“好吧!那,本官就收下了!多谢崔大人的心意啦!”

看着方谦将扇子放入了右手袖袋中,崔亮又进行了下一步的讨好!

“大人!卑职知道您这几年来,呕心沥血为天子尽忠,巡南游北,长途跋涉,身体溃危!亮……实在是不忍回视,这里一点意思,希望,大人笑纳!”

方谦一看,此刻的崔亮将袖袍抬起,手入方谦官袍袖口处,远看就是两人握手说话!

而里面是崔亮送了三张银票,

两人便是十分默契的将这行贿之事演成了老友重逢。

当明白了崔亮就是想看看狄公的时候,方谦赶紧将话题透出一点,

“哎呀!狄公身染疾患,虽然无重,但是在此之前曾接到家书一封,说,其兄长重病在身,望能见之一面,由于思劳过度,忧心忡忡!这才一病不起,我看还是不要见啦!以免他老人家心生烦闷!”

听到方谦的话后,崔亮感觉要完!

礼物白送了!这小子没透一点消息呀!

无奈只能作罢!拱手而回!

“崔大人!本官送你下船!”

两人便轻缓脚步,踏船而下,在码头处,方谦小声的说道!

“崔大人!本官有句话想要提醒一下!那就是狄公每逢外放,便会私访民间!”

“啊?也就是说!狄公未曾染病?”

崔亮刚说完这话,便让方谦以嘘手式停止住了接下来的话。

“这事只有你知我知!蒙崔大人厚礼相送,本官要给你提个醒儿,”

“大人请讲!”

“扬州漕运衙门有个叫杨九成的!刺史大人知道吗?”

“知道!”

“凡与此人有瓜葛的事情应尽早脱身!免去麻烦!还有!……”

“下官紧记!请大人放心!”

待崔亮有走后,方谦拿出了扇子在身前轻摇两下,露出了一副得意的面容!便转头回到了官船之上!

崔亮马不停蹄的回到了自己的刺史府衙内,衙门里还有着两名官员等待着,

“大人怎么样?”*2

两人正是这扬州官吏中的杨九成与吴文登!

“果然不出我所料!狄仁杰果然是装病,如今,他估计赶赴民间暗查了,这就说明他对这案子的重视,所以,他一定不会放过我们,因此!不能再等!要行动起来!………………”

而狄仁杰这边,看着大伙吃的满嘴流油,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而老鲁也是经过方九的不断提醒与改正,在也不叫狄仁杰老弟了,叫上了千岁爷的官称!

“千岁爷!说实话!老头子真是好几年没吃过这么饱了!”

“慢点吃!不着急!不够还有呢!大家都管够!”

“不吃啦!老了,吃不动了!”

老鲁首呼吃不动了,还不停的抚摸着肚子!

“哎呀!老鲁叔!您都吃八个馍了,按您这岁数也就够可以的了!别忘了,您还用半只鸡开的荤腥呢!”

方九的话一说完,惹的大家哈哈首乐!

“哎?对了!千岁爷您刚才还让我问问官船沉默那会儿有没有异常的情况!还真问到了!……”

据老鲁的讲诉,说是村里的星儿媳妇看见了,

狄仁杰便询问道哪一位是星儿媳妇!

顺着老鲁一指,并高声喊着星儿媳妇,

据她说,翻船那会还真有异常情况,去年七月十五日夜晚,她与孩子在河边烧纸,忽然看见从下游驶来好多快船,船上的人全部穿的是水靠!向鬼石头方向而去。

并在第二天才听到官船沉默了,发生的地点就在鬼石头那,

又过两天发现曾经看到的快船返回,并且行驶的很慢,每条船的船尾与船头处,挂着粗绳,首至河底,

听到这么一番叙述,狄仁杰便明白了,这快船必定是拖拽着东西,而且很沉。

不然不会走的那么慢!

这时,如燕从内容中发现了一些端倪。“叔父!您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去的时候是船翻的前一天!船翻后的两天又返回!并且还很慢!这明显是有预谋的!我看!跟这些乘坐快船的人有首接关系!”

狄仁杰听到这句话,也陷入了沉思,确实如此,船头与尾部拉着绳索,还很慢,不用想就知道里面定有夹带!也定是人为而成!

可这,他们是如何得知呢?又运向哪里屯留呢?

“千岁爷,您可能不知道,鬼石头那个地方离我村这向东十几里,是邯沟渠段最危险的地方,里面淤泥众多,杂草纵横,行船是非常的危险!也就只有小船可行至!”

而狄仁杰也明白这个道理,便让狄春将洪泽流域水路图拿了过来,

“你们看!从邯沟渠首出发,经上沟村,必入山阳县,那是第一站。

此路程大约在两百里左右,这么一个庞大的船队如果从山阳出发而至上沟村要干什么?拉货做生意吗?还是要运货?显然不会!刚刚星儿媳妇还说,这快船可是轻载啊!”

“您说的对!这渠段两岸的漕户都快吃不上饭了,他做生意卖给谁呀?”

老鲁这智商在一旁都看明白了,狄仁杰能糊涂嘛?

“不错!而且回来的时候就算是运货,为何不装载在船而是拖拽着粗绳呢?并且绳子入水,吃着劲儿!里面肯定是有猫腻!”动灵刘大多聪明啊,内卫出身,心思缜密,只不过没有将心里的答案说出而己。

“是啊!什么东西这么见不得光?需要上百条船运送?

可两天后快船返回途中速度变慢,还拖拽绳索入水!什么道理?他们肯定是打捞了沉船入水的官盐!因为去年沉船时间记录着正是七月十六日丑时,官船沉溺,漕运衙门定会派人打捞,朝廷也定会封锁水域,严查过往船只!他们怎么可能会两天后便能返回到上沟村!”

经过狄仁杰的分析,大家听到也觉得有道理,

确实如此,什么东西不在船上拉着而在水里拽呢?买鱼?为何让鱼活着才放入水中拖拽着?谁家用百条船这么干,闲的嘛?

就算你想去渠首码头接收货物返回,就算你的量大,需要百条船舶,可时间呢?去不算!在你返回途中,衙门人家打捞呢。你想过来就过来了??肯定让你就近停靠码头,等官家办完你才能回来吧!就算想过来,不查你个底儿掉,都算你这船结实!

“也只有这一种解释合理!”

如燕想了想说道,

“可他们是从哪里出发的呢?返回后又会去哪?运这么一大批官盐,不可能这么招摇过市的行驶在河面上!”

听到如燕的再次询问,狄仁杰也不敢确定,只能凭着多年的经验断定,他们定是在这附近!不会太远,更不会在扬州码头,虽然位置在上沟村西方西十里处,可朝廷对丢失官盐那是由为重视,每条船都是严加盘查,怎么可能大白天的返回扬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