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最终没有被立刻停职。
来自“海洋之心”钻石所有方——E国王室的巨大压力,以及全城媒体的聚焦,让上层不得不暂时把他这个最了解“魔术师”的人,留在了案发现场。
但他现在负责的,不再是追捕。
而是拆弹。
环球金融中心,地下西层停车场。
这里己经被彻底清空,拉起了数百米的隔离带。
明亮的探照灯,将B4停车位照得如同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到凝固的气氛。
秦峰穿着厚重的防爆服,站在隔离带的最前端。
他通过高倍望远镜,死死地盯着那个车位上,一辆黑色轿车底部的那个东西。
那东西,被固定在汽车的底盘上。
一个精巧的,半透明的聚合物外壳,包裹着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装置。
红蓝两色的电线,像蛛网一样交错,连接着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部件。
一个装满银色液体的玻璃管,那是水银平衡装置。只要车身有超过0.5度的倾斜,就会触发。
一个对着外部的微型麦克风,那是声控引信。任何超过80分贝的噪音,都会触发。
几个闪烁着微弱红光的探头,那是红外感应器。任何有热源的物体靠近,都会触发。
甚至,还有一个微型的液晶显示屏。
屏幕上,没有显示简单的倒计时数字。
而是在实时演算着一套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函数图像。
“这是艺术品。”
“魔术师”最后的那句话,在秦峰的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现在理解了。
这东西,确实是一件艺术品。
一件由死亡和智慧,交织而成的,完美的艺术品。
“队长,王总工他们出来了。”
副手老张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秦峰放下望远镜,转过身。
几位穿着同样防爆服,但胸口印着“市爆破工程研究所”字样的专家,正向他走来。
为首的,是海城最顶尖的拆弹专家,王总工。
一个五十多岁,经验丰富的老人。
此刻,他摘下头盔,露出的那张脸,却是一片惨白。
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怎么样?”秦峰问道,声音有些干涩。
王总工看着秦峰,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
他接过助手递来的水平,猛地灌了几口。
然后才喘着气说道:“疯子……设计这个东西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指着远处的那个装置,声音里带着一丝后怕。
“我们用排爆机器人,抵近观察了半个小时。”
“它的所有引爆机制,都是相互关联,互为保险的。”
“你看那个水银平衡装置,你想拆它,就必须抬升车身,但车身一旦移动,声控引信的灵敏度就会瞬间提升一百倍,你喘口气都能引爆。”
“好,就算你屏住呼吸。你想剪断声控引信的线路,红外感应器就会判定为有物体入侵,立刻引爆。”
“那用液氮冷冻呢?”旁边一个年轻警员忍不住问道。
王总工看了他一眼,苦笑道:“我们想到了。但你看那个液晶屏上的函数,我们分析过了,那个函数,和周围的温度,湿度,气压,甚至光照强度,都是联动的。”
“一旦周围环境参数发生剧烈变化,比如你用液氮导致温度骤降,函数会立刻崩塌,结果,还是引爆。”
“它就像一个完美的闭环。”
“一个死局。”
王总工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说道:“它所有的部分,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的,那就是爆炸。”
“你拆解任何一部分,都会立刻触发另一部分的引爆程序。”
“它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可以操作的空间。”
“它不是一个等待被拆解的炸弹。”
“它是一个……在安静地等待死亡的艺术品。”
指挥中心里,所有听到这段话的人,都感到了背脊发凉。
秦峰沉默了。
他看着那个“艺术品”,仿佛能看到“魔术师”那张隐藏在面具后的,带着嘲讽的笑脸。
这不仅仅是一个炸弹。
这是一个宣告。
一个向全世界宣告他智商碾压的,嚣张的宣言。
……
“现在怎么办?”
临时指挥部里,一名领导拍着桌子,对着王总工吼道。
“难道我们就看着这个东西,一首摆在这里吗?”
“这栋楼,这周边几个街区,就永远这么封着?”
“每天的经济损失,你们算过吗!”
王总工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没办法。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复杂的,带有“逻辑判断”能力的爆炸装置。
秦峰坐在一旁,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烟灰缸里,己经堆满了烟头。
他没有参与争吵。
他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他试图把自己代入“魔术师”的角色。
如果我是他,我为什么要留下这么一个东西?
仅仅是为了炫技?
为了羞辱警方?
不。
不对。
以对方那种极致的实用主义风格,他做的每一步,都应该有其更深的目的。
这个炸弹,一定还有别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宣言。
它还是一把钥匙。
一把,解开“魔术师”这个谜团的,关键的钥匙。
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峰的脑海里,闪过“魔术师”出现以来的所有细节。
那封挑衅的预告信。
那场全城交通瘫痪的奏鸣曲。
那句“你的领带歪了”的问候。
还有这个,完美的“艺术品”。
嚣张,自信,冷静,残忍,却又偏偏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
他像一个行走在秩序边缘的幽灵。
嘲笑着规则,又坚守着某种奇怪的底线。
这是一个矛盾的,无法被定义的人。
秦峰掐灭了烟头。
他突然意识到。
他们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他们一首在用传统的犯罪心理学,去分析一个根本不属于传统范畴的对手。
他们想搞清楚“他是谁”。
但更重要的问题,或许是……
“他想成为谁?”
就在这时,一名技术警员,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他的神色,激动,又带着一丝古怪。
“秦队!秦队!”
他跑到秦峰面前,把平板递给他。
“我们……我们收到了一个邮件。”
“一个无法追踪来源的,匿名邮件。”
秦峰接过平板。
屏幕上,是一封非常简洁的邮件。
没有多余的问候,也没有任何落款。
只有一张图片,和一段文字。
图片,是那个“艺术品”炸弹的,一张手绘的内部结构草图。
比他们用最先进设备扫描出来的,还要精准,还要详细。
而那段文字,更让秦峰的瞳孔猛地一缩。
那段文字写道:
“致海城警方:”
“我是魔术师犯罪手法的长期研究者,一个民间的爆炸物爱好者。”
“关于B4停车场的那个装置,我或许,有办法拆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