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鸢也注意到了众人的神情,依旧心无旁骛地演绎着这钟灵毓秀的百里山河,边城古镇。
“偶然读几出才子佳人俱是纸上欢,羡煞那苗家姊妹从来不用翻西厢。”
“恰巧有阿哥寨下寻访,好个俊模样。赶忙将银饰穿戴,尽朝那望。”
伴随着歌声的流淌,白清焰美眸微张,脸上的惊讶之色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画笔描绘不出灵秀山水的绿意千丈,文字记录不详边城古镇的旧日时光。”
“苗家姑娘,河岸俊郎。引山水为墨,画眉眼低垂。”
她感觉紫鸢的创作水平更上一层楼了,同时也不由得为顾离捏了一把汗。
场景变幻,旋律跌宕,紫鸢悠扬婉转的歌声继续在演艺厅里回荡。
“月落天白,船动莲开。水流山黛,风卷云来。”
“消片刻天地宽,哪稀罕什么扬名千万载。”
“妾知漓江雨同是男儿泪,幸而能为君铺开百里山水……”
恍然间,画面定格,余音绕梁,众人仍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里流连忘返。
顾离率先回过神来。
紫鸢那柔婉如莺啼的嗓音,空灵、独特又清新,让人有一种被清泉洗涤心灵的感觉。
之前他就觉得此情此景莫名有些熟悉,听完才反应过来,这里竟是漓江胜景。
“漠漠漓江,孤舟蓑翁;远山含黛,渔舟唱晚。紫鸢,没想到你一出手就如此不凡!”
顾离此时己经大致猜到主题了,不禁感到一丝压力。
其余众人也纷纷如梦初醒,紧接着便是难言的震撼。
没想到能在这演艺厅里体验一把纵情山水的感觉,全程都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之中。
“清酒一壶,寄情于山河错落,品一日悠闲,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啊。”陆成江心生感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本以为是夸张的说法,此时才发觉竟是如此贴切。”白清焰美眸开阖之间,不禁心驰神往。
“山色溟濛,烟雨漓江,竹筏碧波,江畔渔火,边城古镇……”
一旁的魏景瑶也诧异不己。
身为演艺厅技术统筹总监,她主要负责人员安排,比如刚才的投影、伴奏等等,对节目内容相对了解得比较少。
在她看来,这首新作在紫鸢所有作品里都算得上名列前茅。
“你这首新歌叫什么名字?”陆成江好奇不己。
紫鸢巧笑嫣然:“此歌名为——泼墨漓江。”
“好一个‘泼墨漓江’,短短几分钟营造出这么唯美的意境,一度唱得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词达意,曲悠扬,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对了,有智脑评分吗?”陆成江继续问道。
紫鸢摇头轻笑:“这又不是正赛,没有第二阶段的观众投票环节,没必要用到智脑。”
“我心中自有评判标准,只要顾离能得到我的认可,就可以代表乐府出战了。”
好家伙,没有标准,才是最严格的标准。
陆成江不禁有些同情顾离了,若是平时还好,但此时是非常时期。
想要得到紫鸢认可,至少不能比《泼墨漓江》这种级别的作品差。
毕竟一旦开赛,攻擂者的最低门槛,是单平台作品累计播放量破十亿,想想都头皮发麻。
哪怕紫鸢亲自守擂,结果都犹未可知。
所以只能把标准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这次的主题是?”顾离问出了众人心中所想。
演艺厅一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望向紫鸢,带着些许好奇。
紫鸢也不再卖关子,嘴角浮起一抹浅笑:“这次的主题——风景如画。”
众人恍然,刚欣赏完漓江胜景,这个主题再贴切不过。
许是数万万年前,某位天仙狂醉才挥毫画下的世外奇观,今天紫鸢一曲就演绎得淋漓尽致。
白清焰和陆成江知道顾离的作词实力非同凡响,但是紫鸢又何曾差了。
前尘抛却,兴衰看淡。
半生倦懒,谪仙泼墨。
月落天白,船动莲开。
水流山黛,风卷云来。
这己经不只是歌词,而是绝美的现代诗。
而且他们也知道比赛规则,一方准备充足,另一方即兴发挥。
这本就是一场不平等的竞争。
面对开局即巅峰的紫鸢,顾离拿什么来赢?
“你需要多长时间进行创作?”紫鸢看了看顾离,开口询问道。
“可能需要一上午。”顾离沉吟片刻道。
“一上午?你是准备摸鱼吗?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紫鸢打趣道。
昨天顾离即兴填词,几乎都没花时间思考,这会儿加上作曲竟然要一上午,她还以为顾离是在开玩笑。
面对紫鸢的调侃,顾离有些哭笑不得:“没办法,实在是你的《泼墨漓江》太惊艳了。”
话说回来,他花一上午的时间可不是为了即兴作曲。
对他来说,即兴作曲花费的时间反而更短,依靠灵感的即时涌现,根本用不了一上午。
由于比赛机制的不公平,要在短时间内即兴创作出超越紫鸢的作品,顾离也没有绝对把握。
而且此时此景,他更不想看到明珠蒙尘。
相比于自己创作,还原地球那些名曲的曲谱更加有意义。
这里的还原,和那些依靠“金手指系统”的还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还原曲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可不是照着旋律哼几句歌词就行了。
真正实践起来可比即兴创作要困难得多。
需要精确捕捉和判断每一个音高、时值等信息,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一般人来说,即便熟悉歌曲旋律,想要完美地谱出来,几乎是天方夜谭。
除非拥有超高的音乐素养和先天绝对音感。
虽然蓝星的“他”具备这样的特质,但顾离现在没有任何音频作参考,只能凭借最原始的记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较幸运的是,因为记忆融合的缘故,他现在记忆力超乎常人,用过目不忘都难以形容。
曾经脑海中,关于那首歌,尘封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纤毫毕现。
那首歌,可是众多音乐生的减速带,或者说是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