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余波未平
随着北燕余党在“天子狩猎”上的刺杀企图再次被粉碎,帝都的局势似乎逐渐趋于稳定。然而,边疆的战事却并未因此而平息。北燕虽然失去了国师与陆之明的内应,但其国内鹰派势力仍在蠢蠢欲动,不断在边疆制造事端。萧逸尘在边疆屡立战功,却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在军中写信给林悦溪,言辞间满是忧虑:“悦溪,边疆的战事胶着,北燕近日频繁调动军队,似有大规模进攻的征兆。”
林悦溪收到信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意识到,这场战争或许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她立刻召集心腹,在郡主府的书房内商讨对策。她身着素雅宫装,头戴珍珠发饰,周身散发着沉稳气息:“诸位,北燕的动静一日比一日紧,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逸尘在边疆孤军奋战,朝堂必须给予支援。”众心腹皆点头称是,有人提议增兵,有人建议加强粮草支援。
莫寒川此时也接到了边疆的军报,他剑眉紧锁,踏入书房,与林悦溪并肩而立:“悦溪,北燕果然按捺不住,据情报显示,他们己联合西域几个小国,企图形成合围之势。”林悦溪心中一凛,她深知西域诸国军事彪悍,若与北燕联手,大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她沉声道:“殿下,我们必须立刻上书陛下,请求增兵,并且联合盟友共同应对。”莫寒川点头,二人当下拟好奏折,快马加急送往未央殿。
皇帝览罢奏折,龙颜大忧。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再次陷入争论。有的主和,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有的主战,力推增兵边疆。林悦溪与莫寒川立场坚定,站在主战派这边。林悦溪身着朝服,立于殿中,朗声道:“陛下,北燕与西域诸国己结成联盟,若我们此时示弱,便是坐以待毙。唯有增兵边疆,加强防御,才能保大周江山稳固。”她的声音清冽而坚定,在殿内回荡,引得许多忠臣附议。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皇帝最终拍案决定:“准奏,增兵二十万赴边疆,莫寒川为帅,林悦溪为副帅,即刻出征。”朝堂上下,百官皆惊,林悦溪成为副帅,这在大周历史上尚属首次。她深知责任重大,领旨后立刻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朝堂暗潮
然而,就在林悦溪与莫寒川积极备战之际,朝堂上却掀起了新的波澜。一些与北燕有旧的世家大族,暗中抵制增兵计划,企图拖延出征时间。户部尚书李涛突然上书,称国库空虚,难以支撑边疆军费。此言一出,朝堂哗然,主和派趁机发力,主张削减军费,与北燕讲和。
林悦溪闻讯大怒,她意识到这是北燕余党在朝堂上的最后一次挣扎。她立刻联合刑部与御史台,彻查李涛的账目,果然发现其与北燕商人有大额资金往来。证据呈上,李涛的罪行昭然若揭。皇帝震怒,将其革职查办,并严令户部确保军费拨付。
莫寒川对林悦溪的果断处置大加赞赏:“悦溪,你这手段,才是真正的大将之风。”林悦溪轻叹:“只是苦了逸尘,他在边疆还要等军资救命。”莫寒川点头:“本王己传令,让户部优先拨付第一批军粮,后续的,只能看我们出征后的进展了。”
出征前夜
出征前夜,帝都的月亮格外清冷。林悦溪站在郡主府的庭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思绪纷繁。萧逸尘突然从暗处走出,银发在月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他走到她身边,轻声道:“悦溪,在想什么呢?”林悦溪回过神,微微一笑:“逸尘,你在边疆还好吗?”萧逸尘点头:“边疆苦寒,但只要想到你在帝都为我奔走,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林悦溪挽起他的手臂,一同走进屋内。她从袖中取出一方手帕,上面绣着一幅边疆山河图,这是她特意为萧逸尘准备的:“逸尘,出征后,你要多保重。这是我亲手绣的山河图,希望它能保你平安。”萧逸尘接过手帕,眼中闪过一丝感动:“悦溪,等我凯旋,我定带你去看这山河无恙。”林悦溪点头,心中默默祈愿。
边疆风云再起
莫寒川率领的大军终于开拔,朝野震动。林悦溪作为副帅,骑着高头大马,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她与莫寒川并辔而行,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军队。百姓们夹道相送,欢呼声震天动地。然而,林悦溪心中清楚,这荣耀的背后,是无数将士的生命与鲜血。
抵达边疆后,萧逸尘亲自率军迎接。他身着银甲,战马嘶鸣,身后是历经战火洗礼的将士们。林悦溪与萧逸尘目光交汇,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当晚,三人在帅帐中商讨军情。莫寒川摊开地图,沉声道:“北燕与西域联军己至黑水河畔,数量约三十万,较我们优势明显。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拖久对我不利。”萧逸尘点头:“北燕主力在左翼,西域军队在右翼,他们的合围之势尚未完全形成,我们可趁机从中路突袭,打乱其部署。”林悦溪补充道:“我军虽兵力不足,但士气高涨。我们可以利用夜色,奇袭敌营,以少胜多。”莫寒川拍案叫绝:“好,就依此计!”
夜袭敌营
当夜,月黑风高,大周军悄然挺进黑水河畔。林悦溪率领精锐骑兵,身先士卒,冲向北燕与西域联军的中路营地。萧逸尘与莫寒川分率两军,从左右两侧包抄。夜色中,刀剑相交,杀声震天。联军营帐内灯火通明,却瞬间陷入混乱。林悦溪挥舞长剑,所向披靡,首取敌军帅帐。
北燕主将万没想到大周军会深夜突袭,仓皇迎战。萧逸尘与莫寒川亦发挥出色,两人剑法如虹,斩将夺旗。联军阵脚大乱,死伤惨重。经过一夜血战,大周军成功击溃联军中路,迫其左右两翼不战自退。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林悦溪突然察觉背后异动。一支偷袭的箭矢破空而来,她本能侧身,却还是被擦伤肩头。萧逸尘惊呼一声,瞬间杀到她身侧,格挡后续箭雨。莫寒川也率军反戈一击,将偷袭的敌军尽数拿下。原来,联军早有埋伏,企图瓮中捉鳖。
林悦溪咬牙忍痛,指挥军队迅速调整阵型。她与莫寒川、萧逸尘背靠背而立,形成掎角之势,稳住军心。三人在敌阵中左冲右突,配合默契,最终成功突围。联军见大周军战力惊人,士气彻底崩溃,纷纷西散而逃。
战后余波
这一战,大周军虽付出惨重代价,却彻底击溃了北燕与西域的联军。北燕主将被生擒,西域军队亦元气大伤,仓皇撤回本土。边疆重归安宁,莫寒川与林悦溪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
萧逸尘在战后清点战果,望着满地狼藉,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胜利背后,是无数同袍的牺牲。林悦溪来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逸尘,战争的残酷,我感同身受。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为了和平而战。”萧逸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是,只要边疆安宁,我们的付出便值得。”
随着捷报传回帝都,举国欢庆。皇帝大悦,封莫寒川为“定国公”,林悦溪为“镇边郡主”,萧逸尘为“靖远将军”,并下旨重建边疆要塞,加强防御。林悦溪在战后被册封为镇边郡主,她的名字与莫寒川、萧逸尘一同被载入大周战史。
归途与展望
战事结束后,林悦溪与莫寒川、萧逸尘班师回朝。沿途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然而,林悦溪心中却有些怅惘,她知道,战争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与外部的威胁依然存在。
回到帝都,林悦溪与萧逸尘重逢于郡主府的庭院。月色如水,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林悦溪轻声道:“逸尘,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可以稍微喘口气了。”萧逸尘点头,握住她的手:“是啊,但我知道,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林悦溪抬头,望着夜空中繁星点点,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都将全力以赴,守护这得来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