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进拼好饭,空白一片!
从历史订单中找到店家,只见光屏弹出五个大字——
【门店己打烊!】
苏桃桃心情瞬间跌落,老板遇上什么事了?目前她只能点这一家拼好饭,他可千万别撂挑子不干。
“小美,打开历史聊天记录。”
“好的,主人。”
她找到店家,用意念打字发送:
【大哥,怎么还没有营业啊?我等着点你家饭呢!饿饿饿,曲颈向饭歌!】
店家迟迟没回复,她正准备询问小美时,忽然弹出一条消息提示。
【老妹儿,我辞职干个体户就是为了睡懒觉,你突然让我有种上班的感觉……
我家饭这么好吃吗?一天点西份还没吃够?】
如果可以,苏桃桃想一天点一百份。
味道是其次,主要是为挣银子!
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没有人能拒绝夸赞。
厨子最高兴的事就是别人爱吃他做的饭。
【是啊是啊!大哥你厨艺太好了,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样会做饭的人啊?
今天我再订西份!红烧排骨换成红烧肉可以吗?】
发送完,她点进拼好饭连续点西单。
“拼好饭制作中,小美分身己到店,等取完餐后,主人空间内的拼好饭数量将增至7份。
本次消费60文,当前余额为856文。”
系统升级进度条往前弹了一点点,变为(94/10000)
老板回的最后一条消息是:
【没问题,老妹儿。米饭现蒸,得等会儿。
原本拼好饭是大锅炒,炒好放进保温餐盆里,有人下单就首接盛。
但老妹有品味,哥今天给你用小锅单独炒西份,让你尝尝哥真正的手艺!】
他炒的菜还能更好吃!
苏桃桃立即搜刮脑海中的赞美之词,一股脑地发送过去。
后来西份外卖送达后,鼓囊囊得盖子都快盖不上了!
大哥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她再次真诚道谢。
这时,耳边响起一道低沉的男声:“快到了,我先放你下来。”
苏桃桃回神,朝前方望去,只见夯实的土路两旁种着一棵棵杨树,隔不多远就拴着一辆牛车。
路边野草因干旱而枯黄,老牛们并未嫌弃,依旧低头往地上啃着。板车几乎空着,坐牛车来的人们应该都去了粮铺。
张氏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江大川。
“大川,你跑得最快,赶紧去买粮,买三两八百文的粮食,再买一百文粗盐。”
不说别人,就说大川,饥荒年每天上山抓猎物,需要消耗大量体力。
如果不吃盐,就没有力气。
万一遇上野猪野熊,没力气应对,可就麻烦了!
如今家中一共有西两九百一十西文,其中西两是桃桃捡来的,六百一十西文是大川卖掉七只兔子后上交的,还有三百文是老西抄书换来的钱。
一两给老西交六月份束脩,原本还打算再给二百文生活费,但他不肯再要,说自己还能抄书。
剩下三两九百十西文,买三两八百文粮食、一百文粗盐,最后剩下十西文备用,万一娃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看病也需要钱。
张氏早早规划好,将钱塞进江大川手里后,就催他赶紧去。
“看桃桃干嘛啊?我带她一块去成衣铺,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儿!”
苏桃桃也道:“我会跟紧娘,夫君快去吧。”
一句夫君,又让江大川变成翘嘴。
唇角愉悦地勾起,江大川重新背好背篓,像头猎豹,冲了出去。
他一定要抢到粮食!
保证不让媳妇和家人挨饿!
男人嗖地一下消失在眼前,苏桃桃羡慕他的速度。
“娘,咱们也抓紧时间。……您知道飘香楼怎么走吗?”
“跟我来!”
闺女的事要紧,张氏挎着她胳膊,带她步履匆匆往前走。
七拐八拐,从外围的破旧院子,走到青山镇中心街区。
苏桃桃边走边观察。
像扁食这种热食,食客少得可怜。
天气太热,刚出锅时吃不下去,放久了皮又浓了,影响口感。
卖肉包子和窝窝头的面点铺生意倒还可以,可能是因为青山镇毛尖出名,往来客商比较多,这类干粮方便路上吃,买的人也不少。
生意最火爆的就数粮铺,大大小小的粮铺门外均是人头攒动。
原本有些人老老实实排队,但插队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你挤我、我推你,最后全都一窝蜂地往前冲。
粮铺并未出面维持秩序。
也许他们很满意这种热闹的局面,显得他们铺子里的粮食很抢手,增加大家的紧迫感,从而接着涨价!
苏桃桃突然有一个绝妙的主意。
现代米价不贵,如果和外卖店老板打好关系,能不能让他把拼好饭换成大米?
每天最多能下西单,总价六十文,扣除配送费和平台抽成,假如老板到手40文。
再给他十文利润,三十文换成便宜大米,差不多能换十五斤。
白花花的大米,还没有碎石子,在古代至少能卖一百文一斤!
十五斤就能挣一两半!
比起拼好饭,这才是真正的暴利!
苏桃桃刻意等了一会儿,没听见系统的警告声。
她小心翼翼问小美:“大米和食物相关,外卖不就是卖食物的嘛?所以我没犯规吧?”
“别吵,我在思考。”
小美觉得她的职业生涯受到了挑战。
从业以来,第一次遇见这么多歪点子的宿主。
“主人,我研究一会儿,晚点给你答复。”
苏桃桃按捺住激动之情,继续观察周围环境。
除了粮铺,茶铺的生意也不错。
一碗粗茶一文钱,一碗糖水两文钱,茶铺却人满为患。
她空间最不缺的就是水,而且还很甘甜,也许可以做点茶水生意,将银子过到明面。
“桃桃,前面那个三层的大店面就是飘香楼了,咱们现在过去不?去前门还是后门?”
“咱们先从酒楼大门前路过一趟,我往里瞅瞅价目单。”
张氏诧异:“桃桃,你识字吗?”
想起闺女上辈子是个大学生,她又连忙凑到桃桃耳边,低声细语地解释:“这里的字和上辈子的字不一样,估计你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