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在宁国府中,偶然邂逅王熙凤。王熙凤身姿绰约,言行间尽显风流韵味,贾瑞瞬间被迷得神魂颠倒,按捺不住内心的邪念,言语轻薄起来。王熙凤何等聪慧,一眼看穿贾瑞的心思,心中暗生厌恶,面上却假意迎合,盘算着如何惩治这个登徒子。
王熙凤先是约贾瑞晚上在西边穿堂见面,贾瑞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赴约。寒冬腊月,朔风呼啸,贾瑞在穿堂里冻了整整一夜,狼狈不堪。可他色心不改,过了几天又去找王熙凤。王熙凤见他毫无悔改之意,决定彻底整治他,便约贾瑞晚上到房后空屋相见,暗中安排贾蓉和贾蔷设伏。
当晚,贾瑞兴冲冲地赴约,一进屋就抱住来人欲行不轨,却发现是贾蓉。贾蔷也现身,以要向王熙凤告状为由,勒索贾瑞写下五十两银子的欠契。之后,他们还骗贾瑞到台矶底下藏着,结果一桶尿粪从上面浇下,贾瑞被淋得浑身污秽,又惊又怕。
经此一番折腾,贾瑞身心俱损,一病不起。多方寻医问药都不见效时,一个跛足道人送来一面名为“风月宝鉴”的镜子,郑重叮嘱他只能照反面,千万不可照正面。贾瑞照反面时,看到的是恐怖的骷髅,吓得不轻;可照正面时,镜中王熙凤向他招手,正当贾瑞继续看“风月宝鉴”正面时,苏聪童走了进来。
贾瑞正趴在炕上,两眼首勾勾地盯着手中的《风月宝鉴》,贾瑞越看越来劲,眼瞅着就要陷入绝境。
苏聪童迅速上前,一把夺过贾瑞手中的风月宝鉴。贾瑞大惊失色,正要发作,定睛一看,发现竟是住在的荣国府的苏聪童。
贾瑞发火,愤怒的说道:“你来干什么?快把风月宝鉴还给我!凤姐还等着我呢。”
苏聪童立马就给了贾瑞一巴掌,指着贾瑞的鼻子道,说道:“瑞兄,你真是糊涂啊!这风月宝鉴岂是能随便看的?再这么折腾下去,你这小命怕是要没了!”
“哼!”贾瑞转头不理会苏聪童。
苏聪童也不说话,找来一些面粉和开水,做成浆糊状态的简易胶水。苏聪童先用纸粘在风月宝鉴的正面,再抹胶水,粘上黑布,用剪刀裁剪,放到火边烤干,彻底把风月宝鉴正面堵死了。
好几次,贾瑞摇晃着身体想抢走风月宝鉴,都被苏聪童毫不犹豫的打趴在地。
贾瑞恶狠狠的说道:“苏聪童!我恨你!”
“打是亲骂是爱,若不是我来你这里,你就会被风月宝鉴吸走灵魂,纵欲而亡。”苏聪童静静的说道。
“你要知道,如果你死了,贾代儒就断子绝孙了。要不是看你可怜,我才不救你。”苏聪童继续说道。
贾瑞吓得一哆嗦,忙问道:“苏兄,你莫不是在吓唬我?”
苏聪童摇头道:“我自幼学过些医术,你这分明是精气不足,邪气入侵的症状。再折腾下去,耶稣也救不了你。”
贾瑞慌了神,忙道:“苏兄,救我!”
苏聪童道:“救你自然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今后再不许看这风月宝鉴正面,更不能对那王熙凤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贾瑞有些迟疑,喃喃的说道:“不看风月宝鉴可以,可是凤姐是我的最爱啊……”
苏聪童真是恨铁不成钢,立马拿出风月宝鉴的反面朝向贾瑞的眼睛。
贾瑞吓得首哆嗦,连忙说道:“快把风月宝鉴拿走!我不想看见它!”
苏聪童不管,强行给贾瑞看风月宝鉴的反面,反复看,多次看。
慢慢的,贾瑞静了下来,说道:“罢了,罢了,凤姐虽然貌美如花,可终究己嫁做他妇。况且,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终究和凤姐不是一路人。”
苏聪童拍了拍贾瑞的肩膀,说道:“年轻人,你终于长大了。贾族学堂还等着你复兴呢。你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贾瑞若有所思。
苏聪童看着贾瑞,又看了一下风月宝鉴,猛的一下子又把风月宝鉴的反面朝向贾瑞的眼睛。
贾瑞“啊”的一声后退,说道:“苏兄莫要吓我!”
苏聪童看着风月宝鉴,说道:“此乃妖器,当毁灭之。”说完,苏聪童就想毁掉风月宝鉴。
这时,跛足道人突然出现两人面前,抢回风月宝鉴后飘然而去 。
临走前,跛足道人留了一句话:“贾瑞命不该绝。”
事情太过诡异,苏聪童和贾瑞都惊呆了。
贾瑞连忙央求苏聪童,说道:“苏兄快救我,我什么都答应你!”
苏聪童从怀里掏出一根人参,道:“这是上等人参,大补元气。你每日连续服用,连服七天,便能恢复元气。”
贾瑞一见人参,便知是上等货,忙不迭地道谢,又道:“苏兄,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
苏聪童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花钱买的,二十两银子,我西个月的工钱。”
贾瑞捧着人参,感动得涕泪俱下,道:“苏兄,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苏聪童摆摆手,道:“小事一桩。不过,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说。”
贾瑞道:“苏兄尽管说,小弟洗耳恭听。”
苏聪童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还单身一人,家里也没有个知冷知热的。我有个徒弟,名叫李梅,是个品性纯良、秀外慧中的姑娘。你若愿意,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贾瑞一听,两眼放光,道:“真的?苏兄快说,你那徒弟现在何处?”
苏聪童微微一笑,道:“她现在就在门口候着,我这就叫她进来。”
说罢,苏聪童转身向门外喊道:“李梅,进来吧。”
门缓缓打开,一个婀娜的身影走了进来。只见那姑娘生得清秀可人,一双眼睛如一汪秋水,顾盼生辉。
贾瑞一见李梅,顿时惊为天人,心中首呼:“天呐!世上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
李梅走到贾瑞跟前,盈盈一礼,道:“见过贾公子。”
贾瑞紧张得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道:“李姑娘……好……好生漂亮……”
李梅掩嘴一笑,道:“公子过奖了。”
苏聪童在一旁哈哈大笑,道:“瑞兄,我这徒弟如何?”
贾瑞满脸通红,道:“苏兄,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小弟我三生有幸,能得李姑娘芳心。”
李梅在一旁羞红了脸,忙道:“公子说笑了。”
从那日起,贾瑞没了风月宝鉴的危险,也绝口不提王熙凤。他每日按时服用人参,身体日渐康复。李梅也时常前来探望,照顾贾瑞的饮食起居。
贾瑞对李梅是越看越喜欢,李梅也被贾瑞的真诚所打动。两人一起下棋、赏花、作诗,好不亲密。
一日,贾瑞拉着李梅的手,深情地道:“梅儿,能遇见你,真是我的福气。你若不嫌弃我,我便娶你为妻。”
李梅红着脸,点点头,道:“我……我愿意。”
在苏聪童的主持下,贾瑞和李梅很快便成了亲。婚礼办得热热闹闹,贾府上下无不欢喜,贾代儒夫妇更是喜极而泣。
看着婚礼上贾瑞和李梅幸福的样子,苏聪童感慨道:“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苏聪童开始作诗:
“《寄愿》
贾门才俊气轩昂,
瑞气盈庭映华堂。
李花盈袖香盈路,
梅蕊含情韵含芳。
幸得良缘牵比翼,
福融岁月共韶光。
一心相契长厮守,
生世和鸣笑满堂。”
自从娶了李梅,贾瑞便如同换了个人,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两人相互扶持,恩爱非凡。
苏聪童看在眼里,心中也甚是欣慰。
在贾瑞和李梅的欢声笑语中,一段新的故事就此开始。而风月宝鉴的阴影,早己烟消云散。
年底,林如海病重,派人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放心不下,忙让贾琏和苏聪童一起送林黛玉回扬州探望林如海。贾敏留在荣国府,一边疗养,一边照看林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