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渐次亮起的城市灯火。面试己经结束,但他的思绪还在那些应聘者身上盘旋。尤其是那位穿着白T恤的女生,她提到的“星辰科技”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瑶发来的消息:“我在你公司楼下。”
他微微一怔,旋即迈着快步朝楼下走去。夜色中,苏瑶站在路灯下,微微仰头看着这座刚起步的小楼,神情安静而坚定。
“你怎么来了?”林风走近,语气带着几分惊讶。
“来看看你。”她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脸上,“听说你们最近在招人?”
“嗯。”林风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论坛上的帖子我看了。”她笑了笑,“挺有意思的,创始人亲自回帖,比那些大公司的HR都认真。”
林风嘴角微扬,“总得让人看到诚意。”
两人并肩走进大楼,电梯缓缓上升时,苏瑶忽然开口:“其实,我想帮你。”
林风侧头看她,眼神里透着一丝谨慎,“你帮我的方式……我知道是什么,但我不想你因此承受太多压力。”
“我己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听从家族安排的苏瑶了。”她语气平静却坚定,“我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选择。”
林风沉默了几秒,轻声道:“谢谢你。”
“别急着谢我。”她抬眼看他,“我给你介绍一位商业伙伴,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人脉很广,资源也丰富。如果你能和他合作,对你的项目会是个极大的助力。”
“听起来像是个机会。”林风挑眉,“但他愿意见我吗?”
“我正在协调。”苏瑶拿出手机翻了翻日程,“他己经答应了初步见面,时间定在下周三下午,在他办公室。”
“这么快?”林风有些意外。
“因为他对你感兴趣。”苏瑶微笑,“他说看过你在学院时期的论文,觉得你有潜力。”
林风轻笑,“没想到还能被老一辈注意到。”
“他们看重的是成果。”苏瑶认真道,“你现在的项目,己经不只是一个学生创业那么简单了。”
林风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合作的机会,更是对他实力的一次考验。
几天后,林风如约来到那间位于城市中心的写字楼。对方的助理接待了他,带他进入一间布置简洁却不失格调的会议室。
不一会儿,门被推开,一位年近五十的男人走了进来,西装笔挺,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和。
“林先生,久仰。”他伸出手,“我是陈立峰。”
林风起身握手,“陈总客气了。”
两人落座后,寒暄几句,很快切入正题。林风将项目的整体架构、技术路线以及市场前景一一讲解,陈立峰听得十分专注,偶尔点头,偶尔记录。
等林风讲完,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你这个项目,技术含量很高,而且方向也很有前瞻性。不过,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
“目前我们己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也拿到了部分投资。”林风如实回答,“但在后续推广和规模化方面,确实需要更多资源。”
陈立峰点头,“我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你有没有考虑申请政府扶持项目?这类项目现在有不少补贴和优惠政策。”
林风眼前一亮,“当然想过,但流程复杂,我们这边人手紧张,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
“这件事交给我。”陈立峰微笑,“我认识几位相关部门的朋友,可以帮你走绿色通道。”
林风心中一动,立刻明白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那就拜托您了。”他郑重地点头。
临走时,陈立峰递给他一张名片,“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
林风接过名片,走出大楼时,阳光正好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斑。他眯了眯眼,心里有种预感——这场风暴,也许真的要来了。
回到公司后,林风第一时间找到了苏瑶。
“谢谢你。”他真诚地说,“如果不是你牵线,我可能还要多绕不少弯路。”
苏瑶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真正打动他的,还是你的项目本身。”
林风笑了,“可我还是想谢谢你。”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到她面前,“这是给你的。”
苏瑶怔住,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手工打造的银质徽章,上面刻着一行小字:“致最聪明的天才少女。”
她忍不住笑了,“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林风挑眉,“当年你说以后谁敢自称天才,你就拿这个徽章砸他。”
“那你是不是打算第一个砸自己?”她调侃。
“我嘛……”他耸肩,“最多算半个天才,还得靠你罩着。”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温暖而自然。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在苏瑶的帮助下,林风成功申请到了一笔政策性补贴,并获得了税收减免资格。这对正处于扩张期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财务室的小雨兴奋地跑来报告:“林哥,咱们这次省下来的开支,足够再建两个测试实验室了!”
李铭也在旁边拍掌:“苏瑶真是我们的贵人啊!”
林风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暖意涌动。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苏瑶的号码。
“晚上一起吃饭?”他问。
“好啊。”她在电话那头轻声应下。
林风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望向窗外。经过与陈立峰的洽谈和补贴申请的成功,城市的暮色似乎多了几分希望的色彩,但他也深知前路依旧充满未知挑战。
身后,电脑屏幕还亮着,一封未读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
主题栏写着:关于“量子优化算法”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