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特征可是直观得多了,
啧,果然,这就是有着地头蛇的厉害之处。
仅仅一日的光景,连围观之人的身份都给查了出来,还让他完成了作画。
风声堂在这儿终究是新立,论起对于中下层的渗透来,比之这些盘踞了几百年的地头蛇差得着实有点远。
白沅心中感叹着,随手递给了严青,而后起身,往后边走去。
“将之画影图形,四处张贴。我先去看看凌洪。”
第五十一章 朝廷
一炷香的时间后,白沅见到了躺在床榻上的凌洪。
房间之中,青烟袅袅,满是草药味道。
凌洪是一个年约四十余岁的汉子,看着颇为精瘦。此时胸口处用白布裹着,面如金纸,神色委顿,一双眼睛深陷在眼窝之内,很显然,伤得颇重。
“白夫人。”
“你伤势太重,还是好生歇着。”
见着白沅进来,凌洪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被白沅拦下了,转头看向边上的大夫。
“凌堂主伤势如何?”
“那行凶的贼人极为恶毒,还留了一股真气在体内,日夜侵袭,偏生又极为顽固。以凌大人眼下的境况,哪怕辅以针法,怕是需要半月时光,方才能消磨殆尽。在此期间,凌大人每日都需对抗这股真气,还得防着心脉受损,此中分寸拿捏,委实艰难。”
刚刚施完针灸,正在收拾银针的大夫叹了口气。
“哦?给我看看。”
白沅心中微微一动,也不等凌洪动作,素手伸出,轻轻按在了的那裹着白布的胸口。
确实有着一股极为阴毒的真气在胸口处徘徊。
虽然被周遭凌洪的力量压制着,但却十分顽固,始终如同跗骨之蛆一般,难以清除。甚至,倘若凌洪稍稍急切,力量大些,还会躁动起来。两下对冲之际,很容易就会损伤心脉,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
确实……颇为恶毒。
不过,在白沅眼中,却是只能说一句——当真是,太好了。
留下了这股真气,这刺客在她的面前,无异于插标卖首,直接将自家的身份行踪,摆在了明面上。
“你稍稍忍着点儿,放松,不要抵抗。”
白沅吩咐了一句,而后,一股柔和的真力吐出,很快地,便沿着凌洪的筋脉,在他的身体内转了一圈。
这股力道看着绵柔,然而,当真接触起来,却仿佛奔涌的潮水,层层涌起,无可阻挡。
眨眼之间,那股原本极为顽固的真气,便被摧枯拉朽地一般被潮水覆盖而过,而后包绕、分割、逐一碾压、粉碎,一应的躁动反制,尽皆被消弭得一干二净。
“噗——”
一口淤血喷出,凌洪只觉得自家胸口一阵轻松,下意识地运转真气,却发觉,那股盘踞于心脉附近的恶毒真气,竟然只剩下丝丝缕缕的残余,被自家体内的真气冲刷、搅动,很快就消磨殆尽。
顷刻之间,他便觉得,自家精神已然好了许多。
“多谢白夫人相助。”
他感激地看向白沅,就要起身谢过。
“无妨,你刚刚受伤,还是再好好调养几日。”
白沅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躺着,同时双眼微微眯起,神意运转,开始仔细分辨这那股刚刚自凌洪体内摄取的气机。
有点儿意思……除了正统的武道修行之外,居然还夹杂了一些龙气,以及……巫门法咒?
不对,这是经过改良后的,并非纯粹的巫法,而是以龙气为基……
心念微动,内景之中,那座巍然坚城之上,巨炮旁的玉镜之内,一抹残影已然被牢牢定住。
明镜照影之法,用在此刻,却是正好。
短短的几个呼吸之后,白沅忽的转过头,看向外边。
“那一处,东南方向,二里之外的那个宅子,是哪里?”
她抬手遥遥虚指。
“那边?”
跟在后边,一直没有出声的柳随风一怔,面色微微有些变化,但还是立刻就给出了答案:“应当是……马家。”
“马家?”
上回来阳州不过匆匆两日时光,白沅对这儿的家族不怎么熟悉。
“是,马家是百多年前从冀北搬来此地的,一直在本地经营马匹、煤炭生意。他家在冀北那边有些路子,听说和朝廷还有些联系,加上素来乐施好善,在民间风评不错,因此几代下来,一直发展得不错。我记得,他家有个庶出的女儿,嫁给了张乃为妾。”
张乃是曾经的阳州主簿。河东士族领袖张家的长子,因为跟随李澈献城得力,得了杨玄赞许,许了如今阳州刑法堂主事的位子,地位虽然较往日稍减,但在如今的一干降人中,却是属于最为拔尖的那一拨。
要真说起来,中土神州之中,能屹立百多年不倒的世家,除了家族传承武功之外,要么有着足以支撑的独门产业,要么有着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手段,要么,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几座靠山。
这马家看来也是,能力不缺,靠山也有。
只是,背后的神武朝廷,倒是一个有些出乎意料的势力。
而且刚好也和那股子龙气对应上了。
白沅眉头轻轻一挑——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到了眼下这个关头,这个统辖范围只剩下燕云六州地盘的朝廷,居然还想要继续搅风搅雨?
要从名义上算起来,既然冠着“朝廷”的名头,神武朝自然是中土神州理所当然的统治者——不过,那已经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了。
千载之前,五大魔主会于华阳峰顶,神州霸主玄天宗于一夕之间倾覆。天下秩序随即崩坏,由此陷入长达百余载的黑暗动乱之年。
当其之时,道消魔涨,魔门凶人肆虐横行,又有无数英杰枭雄拔剑奋起,或欲争夺一方势力,或欲平定天下,彼此攻杀不休,令得无数生灵涂炭。
最终,神武朝廷太祖凭借着其炼化、掌握的万载之前帝秦所遗的半截龙气之柱,加上三寸不烂之舌,以及纵横捭阖的手段,终于联合道门佛宗,以及各地世家、门派,驱逐妖魔,重定河山。
不过,也正因其得国之时得到天下世家、门派,以及道门、佛宗之助,立国之后,便不得不割舍诸多利益,最终构成了“天子与世家、门派共治天下”的天下格局。
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放眼天下,不说自帝秦时代便已有所传承的道门佛宗,以及听剑阁这等巨阀,便是盘踞各地的世家门派,也多有传承古老者,比之神武皇室底蕴更加深厚,有着不为人知的底牌。
以神武朝廷本身的武力,根本不足以逐一完全镇压,故而,只能居中转圜,凭借着各种手段,维持着均衡之势。
而后数百年间,朝廷之令不下县,州省衙门只能和大族帮派协商赋税,刑部与六扇门更是成了协调追捕跨州省贼人的机构。
如此的格局自然不能够令天子满意,历代神武帝王,不乏有着想要收藩镇之权,以一人操持天下权柄的想法,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
甚至随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