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瑟是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的嫡女,自幼便受到乾隆的宠爱和溺爱。
作为富察家族的唯一血脉,璟瑟在宫中地位尊贵,也因此养成了娇纵任性的性格。
她自诩为中宫嫡出,看轻其他妃嫔及其所出的子女们,这种性格在宫中显得尤为突出。
富察皇后对璟瑟极为疼爱,母女感情深厚。
在富察皇后失去两个儿子永琏和永琮后,璟瑟成为了她唯一的依靠和精神寄托。
因此,当蒙古科尔沁部提出和亲的要求时,富察皇后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蒙古科尔沁部向清廷提出和亲的要求,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也是乾隆巩固边疆的策略。
乾隆本不愿意舍弃自己的爱女,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做出牺牲。
然而,这场和亲背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动机。
富察家族作为清朝的权贵,也有自己的野心和算计。
富察皇后的兄长富察傅恒,一首想要借助皇后的地位提升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
他知道,如果璟瑟不出嫁,那么富察家族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筹码,也会让乾隆对他们有所怨恨。因此,他极力劝说富察皇后同意璟瑟的出嫁,以延续富察氏的荣耀。
同时,太后甄嬛也卷入了这场和亲的风波中。
她不想让璟瑟出嫁,因为璟瑟是她的亲人,也是她的助力。她想要保住璟瑟,让她嫁给自己的孙子,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然而,如懿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平衡。
如懿作为乾隆的妃子,与璟瑟有着深厚的姐妹情谊。
她深知这场和亲对璟瑟和富察皇后的意义,也明白其中的政治利害关系。因此,如懿决定站出来,为这场和亲出谋划策。
她首先恳请太后甄嬛造势,让朝臣力陈恒媞公主和亲的好处。然后,她亲自去求见乾隆,自愿将恒媞公主远嫁。
这一计策看似简单,却巧妙地利用了乾隆的疑心病和太后甄嬛的私心。乾隆担心两姐妹联合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最终决定将璟瑟嫁给科尔沁部。
如懿的计策不仅解决了甄嬛和琅嬅的婆媳矛盾,也为璟瑟的出嫁创造了最好的结果。
她让璟瑟明白了出嫁的利弊,也让璟瑟得到了乾隆的同意和赏赐。
同时,她还让璟瑟的丈夫色布腾巴勒珠尔对璟瑟产生了好感和尊重,为璟瑟未来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璟瑟在得知自己即将被远嫁他乡时,宛如遭受晴天霹雳一般,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那一刻,绝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瞬间淹没了她所有的希望;而愤怒则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在她心中肆虐着。
她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前方,仿佛想要透过那层层宫墙看到决定自己命运之人。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痛苦和不解。
璟瑟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自己的人生要被他人随意摆布。
她自幼生长于宫廷之中,早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母妃的慈爱关怀、宫女们的殷勤侍奉以及那些奢华精致的宫殿楼阁……如今却被告知要远离这片熟悉的土地,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这让她如何能够甘心?
然而,无论璟瑟怎样反抗挣扎,现实依旧残酷无情。
就在她陷入深深的绝望之际,富察皇后来到了她的身边。这位温柔端庄的女子轻轻握住璟瑟的手,眼中满是疼惜之色。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富察皇后与璟瑟相对而坐,开始了一场母女间的深情对话。
皇后轻声说道:“孩子啊,我知道你心中有诸多委屈和不舍,但这门亲事乃是为了我们富察家族的荣耀,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
身为皇后,我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有些事情纵使无奈,也不得不为之。”
璟瑟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话语,泪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她深知母亲所言不假,可心中那份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离别的悲伤仍旧难以释怀。
但看着眼前一脸憔悴的母亲,璟瑟又怎能忍心再让她为难呢?
终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璟瑟缓缓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望向富察皇后,哽咽着说道:“母亲,女儿明白了……我愿意听从您的安排。”
尽管此刻她的心依然在滴血,但为了家族和国家,她还是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份沉重的命运。
出嫁当天,璟瑟身着华丽的嫁衣,在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紫禁城。她回头望了一眼熟悉的宫殿和母亲的身影,泪水夺眶而出。
富察皇后也早己泪流满面,她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内心充满了空虚和绝望。
璟瑟远嫁蒙古科尔沁部后,虽然生活上与宫廷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她依然保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作为乾隆的嫡女和科尔沁部的王妃,她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尊敬和欢迎。
然而,璟瑟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母亲和宫廷生活。她对如懿充满了怨恨和不满,认为如懿的计策导致了她的不幸命运。
因此,在如懿成为继皇后后,璟瑟一首处处与她作对,时不时在乾隆面前诋毁如懿。
乾隆对璟瑟的远嫁也充满了愧疚和思念。
他时常想起璟瑟在宫中的点点滴滴,也担心她在蒙古的生活。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乾隆特许璟瑟在京城建造驸马府,让她和驸马可以常住京城。
这一举动不仅让璟瑟感到欣慰,也让她在宫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唉,其实,璟瑟不用远嫁的,要不是太后为了不让姮娖远嫁,把诱饵放出来,璟瑟也不会远嫁了!】
【太后,你还不知道嘛?那可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高大人在朝堂提议把姮媞远嫁,她不就报复到他女儿身上了?】
【胤禛:都是小家子气!】
【高斌:太后果然是个狠人!】
【高晞月:太后,为什么?为什么?】
【富察琅嬅:早知道,就不下手了!还留下了把柄。】
【金玉妍:真是狠心哪!】
【弘历:皇额娘果真是狠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