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第36章 邻里好奇探秘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6306
更新时间:
2025-05-26

一连着好几天,苏清颜都跟长在了地里似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是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那些“病号”的情况,哪个叶子上的斑点淡了些,哪个新发的嫩芽看着精神了些,她都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就背上陆时野特制的那个宝贝喷雾器,挨个给她的试验田“喂药”。

灶心土的粉末,她是在清晨露水最重的时候撒的。那些细密的黄色粉末,附着在湿漉漉的叶片上,像是给它们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甲”。苏清颜琢磨着,这玩意儿吸潮性好,应该能让叶片表面干爽些,不给那些讨厌的霉菌留可趁之机。

苦艾熬出来的药汁,则是等到日头升高,露水散去后才喷洒。那股子浓烈的苦涩气味,连苏清颜自己闻着都有些冲鼻子,但她却甘之如饴。她想着,这么“霸道”的味道,那些病菌肯定也不喜欢。

至于那“柳下黑土”的浸出液,她则是隔三差五地用。她觉得这玩意儿更像是“补品”,能给作物增加些抵抗力,让它们自己强壮起来,更好地跟病害作斗争。

陆时野依旧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他话不多,但苏清颜需要什么,他总能提前准备好。比如,苏清颜抱怨喷雾器里的药水用得太快,来回装填麻烦,第二天,陆时野就用一个更大的竹筒,改进了喷雾器的储液量。苏清颜说有些高杆作物的顶端喷不到,陆时野就默默地削了根更长的竹竿,接在了喷杆上。

承安和灵儿也成了苏清颜的小跟班。他们虽然帮不上大忙,但会在苏清颜休息的时候,给她递上一碗晾凉的开水,或者用小手给她捶捶酸痛的肩膀。灵儿还会奶声奶气地给那些生病的作物“加油打气”:“小山芋,小土豆,你们要快快好起来哦!姐姐给你们喷了神仙药水啦!”

说来也怪,或许是苏清颜的精心照料起了作用,又或许是那些“土方子”真的有奇效,几天下来,地里那股子令人心慌的霉烂味儿,竟然真的淡了不少。

最先看到变化的,是那几垄喷洒了苦艾药汁的土豆。那些原本迅速蔓延的黄褐色病斑,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不再疯狂地扩张了。一些病情较轻的叶片上,病斑的边缘甚至出现了一圈淡淡的、像是愈合留下的痕迹。新长出来的嫩叶,也比之前看着要精神一些,颜色也更翠绿。

“姐姐!姐姐!你看!这个小叶子是不是好一些了?”承安眼尖,指着一株土豆苗顶端新发的嫩芽,兴奋地叫道。

苏清颜凑过去仔细一看,那片嫩叶果然挺拔舒展,上面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病斑的踪迹。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托了一下,瞬间轻松了不少。

“嗯!是好一些了!”苏清颜的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看来,这苦艾水还真管用!”

紧接着,那些施用了灶心土和“柳下黑土”的作物,也陆续传来好消息。虽然效果不如苦艾水来得那么立竿见影,但病情的蔓延速度明显减缓了。尤其是那些撒了“柳下黑土”的山芋,叶片似乎变得更加肥厚油亮,透着一股子勃勃的生机。

苏清颜心中大喜,这无疑证明了她的方向是对的!本土的智慧,结合现代的分析,果然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立竿见影。比如,那些病情最严重,几乎己经枯萎的植株,即便是用了各种法子,也回天乏术,只能忍痛拔除。还有一些零星的植株,依旧在顽固地抵抗着,病斑时好时坏。

但总体来说,情况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让苏清颜看到了希望,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苏清颜家田地里的这些动静,自然也瞒不过村里人的眼睛。

杏林村就这么大,谁家有点风吹草动,不出半天就能传遍全村。苏清颜家那几亩“金贵”的洋芋、山芋染上了怪病,眼看着就要颗粒无收的消息,早就成了村民们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少人都在背地里等着看苏清颜的笑话。毕竟,这丫头又是引溪水,又是沤肥,还弄些稀奇古怪的种子,折腾得风风火火,要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可就成了村里最大的笑柄了。

然而,这几天,却有眼尖的村民发现,苏清颜家的田里,情况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哎,你们瞅瞅,清颜丫头家地里那些蔫了吧唧的秧子,好像……好像精神了点?”一个正在自家地里除草的妇人,伸长了脖子往苏清颜家的方向瞅着,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是吗?我瞧着还是那样啊,黄不拉几的。”旁边一个汉子不以为然地撇撇嘴,“那些外来的玩意儿,金贵得很,哪有那么好伺候的?我看啊,八成是回光返照!”

“可我咋瞅着,那叶子上的斑点,好像少了些呢?”另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农,眯着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也有些疑惑,“前几天看着还跟要死绝了似的,今儿个瞅着,是有了点活气儿。”

一时间,关于苏清颜家田地里作物“起死回生”的传闻,就在村里悄悄地流传开来。有人不信,觉得是苏清颜故弄玄虚;有人好奇,想知道她到底用了什么“神仙法子”;还有人则暗暗佩服,觉得这丫头年纪轻轻,倒真有几分能耐。

最先坐不住的,是王婶。

王婶是个热心肠,平日里跟苏清颜家走得也近。她早就听说了苏清颜家作物生病的事,心里也替她捏着一把汗。这会儿听到风声,便寻了个空,提着一小篮子刚从自家鸡窝里掏出来的热乎鸡蛋,溜达着就往苏清颜家地里去了。

“清颜丫头!忙着呐?”王婶人还没到,爽朗的嗓门就先传了过来。

苏清颜正蹲在地头,仔细观察着一株山芋的叶片,闻声抬起头,看到是王婶,连忙笑着站起身:“王婶,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这地里的宝贝疙瘩!”王婶说着,把手里的篮子往苏清颜手里一塞,“喏,刚下的鸡蛋,给你和承安灵儿补补身子。瞧你这几天,都累瘦了。”

苏清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暖烘烘的。“王婶,您太客气了。”

王婶也不跟她见外,径首走到田边,伸着脑袋往里瞅,嘴里啧啧称奇:“哎哟喂,清颜丫头,你这可真是神了!前几天我路过,瞧着这些秧子还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今儿个怎么就跟换了个样儿似的?你瞅瞅这叶子,绿油油的,精神着呢!”

苏清颜抿嘴一笑,心里也有些小得意:“也就是瞎琢磨了些土法子,没想到还真管了点用。”

“土法子?啥土法子这么灵验?”王婶顿时来了兴趣,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问道,“丫头,跟婶子说说,你这是得了哪路神仙的指点?”

苏清颜知道王婶是真心关心,便也没藏私,捡着能说的,大致讲了讲自己用灶心土、苦艾水还有那柳下黑土的事。当然,关于“微缩农科院资料库”的事,她是半个字也不会透露的,只说是从一些杂书上看来的,再加上自己琢磨的。

王婶听得一愣一愣的,不住地点头:“哎哟,原来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还有这等用处哩!那灶心土,咱们平时都当柴火灰给扫了。还有那苦艾,漫山遍野都是,谁能想到它还能治病?”

她又指着陆时野放在田埂上的那个竹筒喷雾器,好奇地问道:“丫头,你手里拿的那个竹筒子是啥玩意儿?我瞅着你往里头灌了水,一按就能喷出雾来,怪稀奇的。”

苏清颜笑着解释道:“这是时野哥帮我做的,叫喷雾器,能把药水喷得匀一些。”

“陆家小子做的?”王婶更惊讶了,上下打量着陆时野,眼神里充满了探究,“真没瞧出来,这闷葫芦还有这等巧手艺!这东西可比咱们用瓢洒水强多了!”

正说着话,又有几个闻讯而来的村民,也三三两两地凑了过来,都是一脸好奇地打探着苏清颜的“秘方”。

苏清颜倒也不藏着掖着,对于那些真心请教的,她都耐心地解释几句,但对于那些明显是来看热闹或者想套话的,她便只是淡淡一笑,敷衍过去。她知道,人心复杂,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她倾囊相授。

但无论如何,苏清颜用“土办法”治好了自家作物怪病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杏林村传开了。一时间,苏清颜这个原本在村里有些“特立独行”的丫头,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又多了几分神秘和能干的色彩。

而苏清颜自己,则在心中暗暗盘算着,等这次病害彻底控制住,或许可以尝试着,将一些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村里小范围地推广一下。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她的小家才能更安稳。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眼下,她还得继续跟那些顽固的病菌作斗争,首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