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神启

第121章 赤槌裂暮启民瘼,龙纹烛夜破宦霾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奉天神启
作者:
轮回幽梦
本章字数:
4190
更新时间:
2025-06-21

鸽子振翅飞向皇城方向,而此刻的顺天府衙门己经乱成了一锅粥。王之心不得不临时调来两队巡捕维持秩序,自己则躲进后堂猛灌凉茶。

"大人,这...这可如何是好?"师爷捧着厚厚一叠诉状,手都在发抖,"才一个时辰,就收了八十七份诉状!"

王之心擦了擦汗:"快,抄录一份急送通政司!再派快马报知陛下!"他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把涉及朝中大臣的案子单独列出,尤其是...那几位的。"

师爷会意,匆匆而去。王之心瘫坐在太师椅上,望着窗外越聚越多的人群,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这登闻鼓一响,怕是要震动整个大明朝堂!

与此同时,皇城内的通政司己经收到了第一波诉状。通政使李文奎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胡子都翘了起来:"快!分类造册!涉及五品以上官员的,立即呈送御前!"

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李大人,陛下口谕,要每两个时辰汇报一次案情进展!"

李文奎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他强打精神,指挥着数十名书吏分拣文书。忽然,他的目光被一份血书吸引——那是一个母亲为冤死的儿子写的,字迹己经被泪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这..."李文奎的手微微发抖。状纸上控诉的是现任兵部职方司郎中范志完,说他强抢民女,逼死人命。而此人,正是首辅顾秉谦的得意门生!

"大人,这份..."身旁的主事小声询问。

李文奎咬了咬牙:"照实上报!一个字都不许漏!"

乾清宫内,朱文宇正在批阅奏章。曹化淳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叠文书放在御案一角:"皇爷,顺天府送来的第一波诉状。"

朱文宇头也不抬:"念。"

曹化淳清了清嗓子,拣了几份重要的念起来。当念到范志完的案子时,他明显迟疑了一下。

"继续。"朱文宇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

"...范志完强抢民女王氏,其夫李二阻拦,被活活打死。王氏不堪受辱,投井自尽..."曹化淳的声音越来越小。

朱文宇放下朱笔,接过状纸细看。血迹斑斑的纸面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仿佛在泣血。他忽然问道:"这个范志完,是不是前日顾秉谦保举的那个?"

曹化淳低头:"正是。"

"好,很好。"朱文宇冷笑一声,将状纸轻轻放在一旁,"告诉陆炳,先不要打草惊蛇。"

曹化淳刚要退下,朱文宇又叫住他:"去查查这个范志完,最近都和什么人来往。特别是...和顾秉谦的关系。"

"老奴明白。"曹化淳躬身退出,在门外擦了把冷汗。他隐约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此时的顺天府衙门外,人潮不但没有减退,反而越聚越多。有人从城外闻讯赶来,有人甚至抬着棺材来告状。衙役们嗓子都喊哑了,不得不调来兵马司的人维持秩序。

疤脸青年张三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幕,突然热泪盈眶。他摸了摸脸上的伤疤,喃喃自语:"娘,您在天之灵看见了吗?陛下...陛下真的为我们做主了..."

一个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老汉挤到他身边,怯生生地问:"后生,这鼓...真管用?"

张三重重点头:"管用!我刚才亲眼看见衙役去拿武定侯府的恶奴了!"

老汉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希望的光芒,他转身对人群高喊:"乡亲们!这鼓真管用啊!万岁爷说到做到!"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有人高呼"万岁",有人跪地磕头。这呼声如浪潮般传开,很快整条街都回荡着"万岁"的呼喊声。

这声音传到了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上。孙传庭倚窗而坐,手中茶盏里的水己经凉了。他眯眼看着衙门前的盛况,嘴角微微上扬。

"大人,"身旁的锦衣卫千户低声道,"己经按您的吩咐,派了弟兄混在人群中。那些真正有冤情的,我们都暗中记下了。"

孙传庭点点头:"特别留意牵扯到朝中大臣的案子。"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这几个人,重点盯着。"

千户接过名单,只见上面列着十几个名字,都是阉党骨干。最上面的赫然是顾秉谦的心腹——通政司右参议周应秋。

"属下明白。"千户将名单贴身收好,"对了,顾秉谦今早去了通政司..."

孙传庭眼中精光一闪:"继续盯着。记住,不要打草惊蛇。"

当千户离去后,孙传庭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皇城。他知道,此刻的朱文宇一定也在注视着这一切。那面登闻鼓,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到整个大明的肌体。

"来人。"孙传庭突然转身,"备马,我要进宫面圣。"

夕阳西下,将顺天府衙门的影子拉得很长。王之心瘫坐在后堂,官服己经被汗水浸透。一天下来,他接了三百多份诉状,涉及的大小官员多达西十余人。

"大人..."师爷声音沙哑,"还要继续接状子吗?天都快黑了..."

王之心有气无力地摆摆手:"接,继续接...陛下说了,登闻鼓十二个时辰不熄..."

衙门外,鼓声又一次响起,在暮色中传得很远很远。这鼓声穿过大街小巷,飘进高门大户的府邸,让不少正在饮酒作乐的官员突然食不下咽。

它像一记记重锤,敲在大明王朝腐朽的肌体上,也敲在无数贪官污吏的心头。

乾清宫的铜漏滴到酉时三刻,朱文宇仍伏在御案前批阅奏章。鎏金烛台上的蜡烛己经换过三遍,烛泪在青铜底座上凝结成奇特的形状,像一滴滴凝固的琥珀。

孙传庭在殿外己经候了半个时辰。他借着等待的时间,仔细观察着殿前侍卫的换防规律——这是多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当铜漏又滴下七滴时,曹化淳终于拖着步子出来宣他进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