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惊雷
恢弘大殿之中,一条悬浮独桥延伸至大殿中央,其上有一石台,石台上除了倒插的一柄古剑之外,空无一物。
大殿顶端有一个圆形缺口,缺口处有光束直泻而下,一白发老者站立跟前,在光束下显得十分庄严而神秘。
老人身后站着三男两女,只见老人手持筊杯双眼紧闭,嘴里念着模糊咒语,老人往复几次丢出筊杯,交错之声响起,两片筊杯在石台上的形态最终呈现一正一反才停歇。
盏茶的功夫石台其上出现一水幕,一幅不知名的俯瞰小山村图像悬浮空中,图像右边还悬浮有一行文字:缘起东南,祸福相依。
老人拔出古剑,对着身后最左边的男子说道:去吧。“弟子领命”,男子拱手回应道,随即与古剑一同消失原地。
古剑乃补天石所炼化,具有缩地成寸的特长,剑名五彩,其速度比修士穿行空间还要来的快,而且还悄无声息,老者名为玉玑子,是几人的老师,消失的男子名为李弗,师兄弟中排行老大。
视线来到龟背山,此山隶属于横断大森林一隅,因形似龟背而得名。
山中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历来都是采药人最喜欢的地方,荒野,在金色的阳光下,也自有一番韵味。
林荫下一清瘦老者独行,看上去倒也慈眉善目,一袭白色长袍,手持拂尘头挽道髻,腰间系着的葫芦叮当响,也不知里边装的是酒还是水。
虽身负背篓,看上去却也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此人名为朴南子,此刻正在山中寻药。
阳光透过树荫而下,就像一把把金色剑雨洒入林间,清风拂面鸟语花香。
今天的天气似乎格外的好,天空中还飘着五彩祥云,这可是不多见的景象。
朴南子不时的咀一口葫芦嘴,哼着小曲独自穿行山林间,看上去显然今天他的心情也还算不错。
山对面,与龟背山遥相呼应的烟火气息处,有一小村庄,若是走近了看,村口的石碑上显赫的镌刻着洛家村几个大字。
那字迹工整且落落大方,也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农夫们都忙碌的穿梭于田间地头,唯独有一户农家,房门口围了三五人,其中一男子搓着手来回走个不停,不时的把耳朵贴近窗户聆听里边的动静,看面色是一副焦急难安的表情。
不对,那表情好像又透着几分期待。
朴南子在密林中认真搜寻着,突然,只见一道流光破空而下,流光裹挟着一声声惊雷在空中张牙舞爪,那耀眼的电弧,就算烈阳当空也如此的刺眼。
盏茶的功夫,流光斜着没入远处消失不见,而后只见远处浓烟滚滚直上云霄,流光消失的地方,是洛家村!
突生异象,思虑一番,朴南子决定还是去探个究竟,只见他手掐法诀随即祭出腰间葫芦,葫芦迎风渐长一下子就变得十余丈长,他纵身一跃驭葫飞身而去。
眨眼的功夫便到了洛家村,朴南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放眼望去,这哪里是一个村落,这明明是一片火海,残垣断壁,到处是被烧焦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散落着。
扫视一圈过后,一处废墟房舍门前站立着的尸体吸引了朴南子的视线,他飞身过去,看体型应该是一中年男人,还保持着死前搓着手的动作。
旁边,只见一石塌上躺着一具女尸,小腹之下还俯躺着一卷缩的老妇人,之所以判断是老妇人,因为看身形这是一个驼背老妪。
天可怜见,这一家子可真是飞来横祸,即将为人父却逢此大难,哎...朴南子一声叹息。
正当朴南子准备离去的时候,“哇~~”一声婴儿的哭啼声打破了宁静,随着声音的出处,朴南子才注意到驼背妇人俯身之下,竟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他撕下道袍一角,包裹着抱起眼前的孩子。
这说来也奇怪,一直啼哭的婴儿,当朴南子抱起来的时候,居然也不哭了。
一双乌溜溜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好像也正在好奇的打量着他一般,眉清目秀气宇非凡。
看着眼前的孩子,朴南子又是一声叹息。
这般大的动静,外出的农夫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农夫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咆哮大哭,众人聚拢一团,泣不成声。
许久才发现灰烬中有一白袍道人,“你是谁?为何屠我村庄?”有胆大者手持锄镰上前斥问。
吾乃莹山朴南子,于对面龟背山中采药,见此浓烟滚滚,这才过来查探一番。
莹山距离此有些脚程,估摸着此村落虽不说与世隔绝,但也是人迹罕至之处了,所以朴南子没有过多介绍自已,而是把事发过程做了重点介绍。
众人气愤的看着他,朴南子也不生气,还是有条有理的做着解释,他省去了天生异象的环节,而是晴天霹雳,村子被电弧击中,因为跟凡人讲修士的世界恐怕只会越讲越迷糊。
见众人半信半疑,他又补充道:探查一番未见异常,却在灰烬中发现了此遗孤,语毕低头看向怀中的婴儿。
众人见状才发现朴南子怀中还抱着一婴儿,因为裹着道袍的缘故所以不太显眼,也才注意到朴南子的道袍缺了一角,以及朴南子身上背篓里装着的一株株草药。
道家人从古至今给人的印象都是极好的,再加上此人看上去也是一身正气,大家伙开始相信朴南子的话。
道长莫怪,遭此变故,我们被悲痛迷了心智,这才误会了道长,一中年男子跨步向前,拱手说道。
此人名为洛大壮,家中排行老大。朴南子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是一个面容黝黑,身形消瘦,一双眼睛深陷框中却神采奕奕的中年男人。
洛大壮依旧拱手补充道,道长手中所抱婴儿,乃我老三之子,可怜我老三一家如今却命丧火海,语毕忍不住颤抖着哭泣起来。
既如此,这孩子便交付于你,朴南子便托着孩子朝着大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