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是宜修,我也不信,这一切都是巧合,明明从一开始,她什么都有,可是,自从纯元来了之后,她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纯元要是还活着,她绝对不会是白月光,而是白饭粒了吧!】
【宜修应该让纯元活着,让她体会从无到有,年老色衰的感觉……】
【情节:雍正驾崩
随着紫禁城内的夜色渐深,雍正皇帝的寝宫内灯火通明,却难掩一股沉重的氛围。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帝王,此刻正躺在病榻之上,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与无奈。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后宫与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雍正皇帝的病榻旁,甄嬛静静地守候着。她的目光复杂,既有对过往恩怨的释然,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自从叶澜依联手甄嬛,暗中给雍正使用暖情香并骗其服下含有慢性毒药的丹丸后,雍正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直至如今这油尽灯枯之境。甄嬛深知,雍正的死亡,不仅是她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后宫乃至朝堂格局的重塑之时。
在雍正弥留之际,甄嬛终于决定揭开所有真相。她缓缓开口,将雍正新宠孙答应与侍卫私通一事添油加醋地告知雍正,又提及了叶澜依如何暗中下手,使得雍正病情雪上加霜。雍正听后,怒不可遏,病情更是急转直下,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锦被。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甄嬛,仿佛要从她的眼中寻找一丝谎言的痕迹,但终究还是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甄嬛望着这个曾经自已深深爱过、又深深伤害过自已的男人,心中五味杂陈。她轻声说道:“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这句话,既是对过往情感的告别,也是对雍正一生权谋与算计的讽刺。她轻轻地帮雍正合上了眼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终究没有落下。她知道,自已不能哭,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她去完成。
雍正皇帝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紫禁城,后宫与朝堂之上顿时风起云涌。皇后宜修、众嫔妃、朝臣们各怀鬼胎,都在为自已的未来打算。然而,在这混乱之中,甄嬛却显得格外冷静与决绝。她深知,此时正是她扶持四阿哥弘历登基的最佳时机。
甄嬛利用自已在后宫中的影响力与苏培盛等心腹太监的支持,开始着手准备四阿哥登基的事宜。她深知,虽然四阿哥弘历出身卑微,但其聪明睿智、心机深沉,正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而她自已,也将通过扶持四阿哥登基,进一步巩固自已在后宫乃至朝堂上的地位。
在雍正的丧礼上,甄嬛的意图愈发明显。她执意让四阿哥弘历站在最显眼的位置,接受群臣的朝拜。苏培盛作为雍正身边的红人,自然心领神会,立刻迎合甄嬛的想法,宣布四阿哥为皇位继承人。群臣虽心中各有盘算,但在甄嬛的强势之下,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四阿哥弘历的登基大典隆重而庄严。他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站在高高的龙椅之上,接受着群臣的朝拜。这一刻,他仿佛从那个出身卑微的皇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甄嬛站在一旁,望着这个自已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帝,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感慨。她知道,四阿哥弘历的登基不仅是对自已多年心血的回报,也是她在这场深宫权谋斗争中最终胜利的象征。
然而,甄嬛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她深知,虽然四阿哥登基为帝,但后宫与朝堂之上的斗争依然激烈。她必须继续运用自已的智慧与手腕来巩固自已的地位并保护自已的亲人与盟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甄嬛始终保持着清醒与冷静的头脑,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四阿哥弘历的登基不仅改变了后宫与朝堂的格局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他继承了雍正皇帝的权谋与智慧同时也展现出自已独特的领导才能与治国理念。在他的统治下大清帝国将迎来一段新的繁荣与稳定时期而甄嬛作为他的生母与登基的重要功臣也将继续在后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最后是被甄嬛和叶澜依这两个深爱果郡王的人给害死的……】
【他后宫里的那些妃子应该很开心吧!毕竟,他的薄情寡义可是害死了不少人……】
【皇后,华妃,惠妃,齐妃,鹂妃,丽嫔,襄嫔,富察贵人,祺贵人,芳贵人,叶贵人,瑛贵人,淳常在,一个接一个,都没了……】
【甄嬛不是赢家,她只是活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