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您回答一下,为何两极开始升温而赤道地区却开始降温……”著名的气象研究专家亚历克斯正在被记者围堵在家门口。
各国的科学家在不断的研究,把这种现象成为洛克现象,而它的形成因素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就好像突如其来一样。
画面一转来到了泰国,“本台记者报道,泰国首次出现零度以下的冬天,当地人称从未见过……”
转而是俄罗斯,一位俄罗斯女士在镜头之前说到,“这个冬天是如此的温暖,这里的温度比平常的冬天高了很多,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下雪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个奇迹……”
我正看着新闻,杨松抢过遥控“啪”的一声把电视给我关了。
“你干什么……”,我话还没说完,杨松就一脸凝重的坐在我面前。
“你看看这个”,他打开他的手镯,就是那只与他父亲联系的那只。
“杨松,你赶快和木云一起往北方撤离,最好能到达北极,我在美国有一个气象研究的朋友,他告诉我洛克现象会持续的加重,最后南极冰川会融化,而赤道地区将会像两极一样冰封千里,你们要赶快往北方走,不要呆在西双版纳了”,画面一转就看到了北极冰雪融化的厉害 已经漏出了冻土层,而一些耐寒植物已经开始生长了。
“我去,有这么玩人的吗?”,心中一万句卧槽说不出口。
“快收拾东西,咋们快走啊”,他赶快往房间窜,拿起包就开始往里面塞东西。
“这天都黑了,怎么走啊,而且这几天温度低,路上肯定被冰封了”,耽搁一晚上明天再走也不迟,毕竟在冬天的晚上行车是极不安全的。
“好好好,我急昏头了,收拾东西咋们明天早上走”,他拍拍自己的额头,扶着我的手说。
“先别收拾东西,咋们出去买些东西”,物资是否充足极大的决定了他们出行的速度。
“来到五金市场,买了一台手摇的小型发电机,然后去买了一麻袋的木炭,去超市买了些泡面和面条,这些东西容易储存也容易食用”,其他的倒是不必要买了,我早就备好了,因为与杨松约定好开春就要去西藏,所以我备了很多东西。
第二天早上六点拉开窗帘一看,外面已经下雪了,这是西双版纳的第一次大雪,他刚想过去喊杨松,结果那小子就来敲他的门了,这恐怕是他第一次起那么早。
大包小包的物资塞满了越野车,甚至连后排座椅上也堆满了东西,天气越来越冷,越早走路上麻烦越少,我昨晚给二叔打了个电话,让他赶快带着家人往南走,老家前几天下雪封路了,我也进不去,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因为西双版纳的天气过于寒冷,高铁、机场都停运了,只能开车前往昆明机场,直接飞到东北,再从东北跨过俄罗斯,如果是要办手续,直接申请与科考队一起前往北极,这点倒是不难办,有杨松在。
可关键是他们首先要到得了昆明,不然时间拖长了,冰雪到达昆明,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