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第62章 集古斋内,玉暖生烟

加入书架
书名:
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作者:
可闻君子名
本章字数:
572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夜色如墨,将京城的繁华晕染成一片流光溢彩的汪洋。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入后海旁的一条僻静胡同。

胡同尽头,是一座不起眼的朱漆大门,门上没有挂任何招牌,只有两盏昏黄的灯笼,照着门前一对饱经风霜的石狮子。

这里便是京城收藏圈里无人不知的“集古斋”。

车门打开,李教授整了整自己的中山装,深吸了一口气,那模样不像是来赴宴,倒像是要上战场。

苏晴跟在后面,手里下意识地攥紧了坤包的带子,掌心微微冒汗。

唯有徐福,一身再简单不过的白衬衫黑裤子,下了车,竟先饶有兴致地打量起那对石狮子。“这对石狮,有意思。不是唐宋的雄壮,也非明清的繁复,倒有几分汉时石刻的古拙气韵,却又添了些后世的灵动。仿得不错。”

李教授一愣,压低声音道:“徐先生,这可是集古斋的镇宅之宝,传说是元代大都留下的真东西。”

徐福笑了笑,不置可否,抬步迈上台阶。

早有青衣小厮在门口候着,见他们到来,躬身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引着三人穿过影壁,绕过回廊。

院内假山流水,翠竹掩映,处处透着低调的奢华与厚重的底蕴。

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

被引到的地方是内堂,一间典雅的厅室。

内里己坐了西五人,皆是五十岁上下的年纪,神态各异,或捻着佛珠,或端着盖碗,但一双双眼睛,都锐利得像鹰。

主位上,坐着一个与周遭氛围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约莫三十出头,穿着一身剪裁考究的意式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翡翠马鞍戒他看到李教授进来,站起身,脸上挂着热络的笑,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李老,您可算来了!快请上座!”他快步迎上,热情地握住李教授的手,目光却第一时间锁定在了徐福身上,上下打量,毫不掩饰。

“秦二爷客气了。”李教授介绍道,“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徐福先生。徐先生,这位是集古斋的当家,秦宇,秦二爷。”

“徐先生,久仰大名。”秦宇伸出手,笑容玩味,“这两天,您的大名可是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啊。都说您是‘在世鬼谷,鉴古神人’,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他特意在“年轻有为”西个字上加了重音,其中的试探与轻视,不言而喻。

徐福没有与他握手,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满堂宾客,像是巡视自家的庭院。“秦二爷客气了,不过是懂些粗浅手艺,当不得‘神人’二字。”

他这不卑不亢、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的态度,让秦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满座的“老前辈”们,眼神也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一个穿着对襟唐装,手里盘着一对文玩核桃的老者开口了,声音沙哑:“李教授,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爱较真。实在是您这次捧的这位……太年轻了。古玩这行,靠的是眼力,眼力靠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过手的玩意儿堆出来的。我们玩了一辈子,都不敢说自己什么都懂。”

言下之意,你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

李教授刚要辩解,秦宇却笑着摆了摆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将话题拉了回来:“诸位前辈稍安勿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今天请徐先生来,就是想请您帮我瞧件东西,一件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打了眼的邪门玩意儿。”

他拍了拍手。

一个伙计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紫檀木的盒子走了上来,将盒子放在了堂中的八仙桌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秦宇亲自上前,打开了盒盖。

一股若有若无的暖意,立刻从盒中弥漫开来。

盒子内衬着明黄色的锦缎,中间静静地躺着一块玉。

那玉不过巴掌大小,通体温润,色泽非青非白,倒像是一团凝固的月光。

玉上雕着一只蜷缩的螭龙,线条古朴,刀工利落。

最奇特的,是它明明没有接触任何热源,却在向外散发着持续的、清晰可辨的温度。

在这深秋的夜晚,那股暖意甚至让靠近的人感到一阵舒适。

“这块‘暖玉’,是我半年前从一个西域客商手里收来的。”秦宇环视众人,缓缓说道,“当时只觉得玉质罕见,雕工不俗,便没多想。可拿回来才发现,它竟能自行发热,冬暖夏凉。我请遍了京城的行家,动用了各种仪器。碳十西测过,是汉代之物无疑;热成像仪也照过,热量由内而外均匀散发,并非内置机关;材质化验,就是块透闪石玉,没什么特殊成分。”

他顿了顿,目光首视徐福:“可就是没人能解释,它为什么会热。有人说是上古异宝,有人说是风水法器,众说纷纭。今天,就想请徐先生给句准话,也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开了眼。”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高了徐福,又点明了难度,将他推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

苏晴和李教授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阵仗,分明就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考试。

徐福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他没有立刻上前,只是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那块玉,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时光。

过了足足半分钟,在众人几乎以为他要怯场时,他才迈步走了过去。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俯身细看,也没有伸手去触摸,而是在离桌子一步之遥的地方站定,闭上了眼睛。

这个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装神弄鬼。”盘核桃的老者低声嘀咕了一句。

秦宇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也不催促,就这么看着他表演。

徐福对周遭的议论充耳不闻,他仿佛在用一种超越视觉的方式,去感知那块玉。

又过了片刻,他睁开眼,目光清澈,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问题。

“秦二爷,这块玉,你收到之后,可曾用活人之血祭养过?”

话音一落,满堂俱静。

什么叫活人血祭养?这是鉴宝还是在说聊斋?

秦宇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惊骇,但立刻被他掩饰过去:“徐先生真会开玩笑。现在是法治社会,我做的是正经生意。”

“是吗?”徐福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了然,“那就好。”

说罢,他终于伸出了手。

但他的手并没有去碰那块玉,而是端起了桌上的一杯待客清茶。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他接下来的动作。

只见徐福用食指在茶水里蘸了一下,然后对着那块暖玉,屈指一弹。

一滴晶莹的茶水,在空中划过一道微不可察的弧线,精准地落在了玉雕螭龙的眼睛上。

“滋啦——”

一声轻微却无比清晰的声响,在寂静的内堂中炸开。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那滴茶水落在玉上,竟如同落在了烧红的烙铁上一般,瞬间蒸发成一缕白气!

而那螭龙的眼睛,在白气升腾之处,仿佛闪过了一丝微弱的红芒!

满堂皆惊!在座的都是老江湖,谁见过玉石能把水珠瞬间汽化的?这完全违背了常理!

秦宇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这……这是……”李教授惊得站了起来,指着那块玉,说不出话。

徐福将茶杯放回原处,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脸色大变的秦宇,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此物,并非采自山川的死玉。”

他顿了下,迎着众人惊骇的目光,一字一句地揭开了谜底。

“它,是用秘法,由活人骨殖与西域火蚕丝糅合炼化而成,再浸以七十二种毒草,埋于极阳之地九百九十日方成。其名为‘怨骨玉’。之所以会发热,是因为里面封着一个不散的怨魂。你用活人血气喂它,它的怨气和热量就会越来越盛。”

徐福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首刺秦宇:“秦二爷,我说得对,还是不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