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浮生劫

第18章 论陌刀

加入书架
书名:
宋时:浮生劫
作者:
望着天空歇一歇
本章字数:
5190
更新时间:
2025-07-09

林远坐在书案前,捧着一本《武经总要》,仔细翻读,眼神专注。厅中的气氛压抑而安静,只有书页沙沙的翻动声和侍女倒茶的声音。

正当琢磨书中兵法陷入沉思时,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常西郎走了进来,干练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疲惫。

“少爷,家丁告诉我,您有急事找我?”

林远放下兵书,抬眼看向常西郎,微微一笑:“常叔,您来的可真快,快坐。”摆手示意旁边的侍女给常西郎倒茶。

“常叔,我这正翻着这本武经总要,有些不懂的地方正无处问答,您就来了!”

常西郎瞧见林远手中的书,答道:“若是武学、兵法,我倒是能为少爷解答一二。”

“常叔,我看这书中记载掉刀的样式,刃首上阔,长柄施鐏,很是疑惑。我近几日瞧见了一把武器,跟这掉刀的样式很是接近,同样是刀尖开两刃,刀刃约摸五尺长但手柄很短约摸一尺半。”林远将叶君成身边长刀的外形描述给常西郎。

常西郎右手划过下巴,沉思了一会回答道:“根据这番描述,这把刀听起来不是掉刀,反而是唐朝时期的陌刀。”

“陌刀?”

“这种武器,在书中有所记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常西郎眼角微眯,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郁,“我曾经的师父倒是有这陌刀的传承,不过这种武器现在基本己经断绝了。在步兵与步兵的交战中,这种长刀可以灵活攻防,甚至对上骑兵部队,依靠劈砍可以达到人马俱碎的效果,但缺点是对使用者的身体素质有着较为苛刻的条件。但排兵布阵才是行军打仗中的重中之重,士兵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只有依靠阵型将其组织起来,最大发挥其势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陌刀的优势便没有了,反而现在的掉刀很适合。”

林远不解,继续等待着常西郎的回答。

“比如说,你手中的这本武经总要对于协同的记载,认为在兵阵中的弓手要西成以上。在面对辽国或夏国的骑兵时,在如此高的弓手部署下,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持阵型的稳定,给弓手们创造远距离消耗射杀敌人的位置。阵型的外侧将会是第一批受到敌方骑兵冲击的部分,而此时兵器越长其能够达到的拒马效果就越明显。而且开双刃的长柄提刀更适合在密集的阵中,找到支点进行戳刺从而达到杀敌的效果。因此,陌刀自然比不上提刀。”

“当然,兵贵变,武器只是一种工具,若想要杀敌取胜,还是要靠灵活的判断。”

林远起身打躬作揖,恭敬地对常西郎行了个“师傅礼”。心中有了想法,看来这叶姑娘的长刀还是唐朝流传下来的陌刀,颇有来头,到时候定要让她心甘情愿地交出武器,让我耍耍这陌刀。

“那常叔,你再给我详细讲讲刀,顺便有没有什么兵器颇为克制长刀的?”

“世上常见的武器,刀、剑、枪、棍、槊、斧、钺、矛等等,我认为刀是可以排在这些武器之首的。有人觉得剑是百般兵器之首,但刀易用,剑难学。剑虽然好看,但兵器作为防身或者杀敌的工具,实用性为首。所以对于士兵来说,刀在面对骑兵或是步兵的长兵器时,无论是劈砍、拍击还是格挡,都有适当的使用方法来应对。

“若是取巧对付陌刀的话,首先是长兵器中的戟、钩枪甚至是套索等,可以利用距离优势和兵器的特殊将其缴械。其次是限制用刀之人的发挥空间,若是在窄巷中,刀的大力劈砍便没有了发挥空间,只能对敌以戳刺,刀的威力大打折扣。”

林远尴尬的挠了挠头,“额...常叔,还有其他的办法么?”心中想的是,叶君成搞不好会拿那把陌刀追着砍自己,不如趁机询问常叔有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制服。

常西郎一脸正经地答道:“有,用弓或者弩,首接从远处解决掉持刀之人便可以了。”

林远哈哈一笑,果然便捷。随即转移了话题,正色说道:“常叔,家里的生意最近遇到麻烦了没有?”

常西郎微微一愣,坦然地开口:“没有,生意上面一切正常。除了昨夜有贼人闯了别庄,打伤了家丁打算偷窃,但经过一番搜索,并未发现有什么财物丢失。”

林远皱了皱眉,他虽然对自家的买卖不太上心,也知道常西郎心思紧密并且对自己父亲忠心耿耿,若是真有问题也不会瞒着不说,但今日常西郎含糊其辞的回答让林远心中升起几抹怀疑。

“常叔。”林远目光深沉地看着常西郎,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我知道生意方面的细节都是由您在处理,但最近父亲出了远门,而且您没跟着同去,反而要照顾近期的生意,我对这批生意的内容很好奇,这批生意的货物是什么...人么”

常西郎的面色微微一变,似乎在体会林远这番话的意思,是这位林家小少爷想要趁老爷不在的时候想要“掌握”些家族的生意?可依着林远平常的表现和性格,对自家隐秘的生意十分不仅不上心,更是厌恶。让人很难往这个方向上思考。但林老爷在出门的时候吩咐过,这批生意的内容,不容许林远过问。

常西郎沉默片刻开口:“少爷,这批生意只是一些异国的珍稀物件,不是奴隶的买卖。”

见常西郎如此回答,林远装作轻松便知晓很难从面前这位的口中问出些许来,不能从林家生意是否有异来判断,叶君成的妹妹被绑、王明的幕后之人和林家生意的牵扯。

林远抿了口茶,笑嘻嘻地说道:“既然常叔您不愿多说,我猜自然有你的道理。我这边有个事情,要同您商量一下。”

“少爷,您尽管说,若是方便,我定会全力去办。”

“泉州新上任了一个巡检使,您也知道,这个官职主要是对咱泉州城的防务、剿匪和治安方面的管理,和咱林家的生意关系还挺大的。所以我想着找个由头,去拜会一下。”

“少爷,若是平常的生意勾兑,曾管家就能办,有什么需要用到在下的地方么?”

林远眉毛微挑,抿了一口茶水,笑着问:“常叔,市舶司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不敢对林家的生意指手画脚,但这新上任的巡检使若是脑子不太好使,对咱们林家的生意有威胁的话...该怎么办呢?”

常西郎眼神略显犹豫,“明白了,少爷。我会先派人,对这个巡检使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若是此人对咱们的生意有潜在的危害,我会找机会给他解决掉......但这个事情,也要等老爷回来后决断吧。”

“当然,这个事情不急,而且这也是后话,毕竟巡检使这种职位要是出了意外,还是太惹人耳目。我想让常叔您去联络一下海寇,对着咱们自家的商船劫掠一番。我需要一个巡检使办事不力的理由,来和他做笔生意。”

常西郎心中有些疑虑,但毕竟林远的这番安排对林家生意并未有什么实质的伤害,自己无法反驳他,只好点头答应去做好这件事情。

“少爷,您交代的事情,我今晚就会吩咐手下去办,但此事事关重大,毕竟现在老爷不在家,还望少爷您谨慎些。”

林远努了努嘴,倒也不生气,反而淡然一笑,“常叔您说的对,我自有分寸。”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