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天下枢纽。
城外百里,青石驿道蜿蜒入城,马车如织。那天清晨,一辆简朴却整洁的驿车驶入长安西门,车身上绘着一个别致的竹叶纹样——“悠然庄”初入长安。
车内坐着一男一女。女的自然是林悠然,一身略施改良的儒裙,外罩短褐轻甲,显得干练又不失女子风姿。男子二十出头,青衫书生打扮,文质彬彬,名为“沈知秋”。
“知秋兄,第一次走我这条路线,怕不怕江湖上的人?”她开玩笑道,手中却在随意转着一块嵌铜匕首。
沈知秋推了推鼻梁上的木质眼镜,微笑不语,只淡淡回了一句:“他们怕我才是。”
林悠然挑眉:“哟,还挺狂。”
她不知道的是,这位“书生”,正是朝廷密探潜伏在民间查探江湖组织的卧底,而他的下一个任务,正是——监视她。
三日前,林悠然在村中召开第一次“商路布展会议”。她在一块大帆布上画出商道蓝图,标注出几个关键节点:
村庄→林西镇:生产中枢
林西镇→长安南郊:货物集散
长安南郊→宫市/坊市:入宫供货与市井销售
她指着布图说:“从今天起,我们不只是做村货生意,要进长安,和贵族玩玩合作——我要做皇家商队的幕后老板。”
“可长安的坊市被贵族世家把控,小商人根本挤不进去。”村长担忧道。
“所以我们不挤,我们绕。”林悠然眼神微冷,“先找长安城中的下三路渠道——青楼、药坊、赌馆,走民需,然后通过他们对接高门贵胄。”
众人面面相觑,她却笃定:“乱世之中,最值钱的不是钱,是‘人脉’和‘供需节奏’。”
这也是她找来沈知秋的原因。传言此人曾在洛阳文会中与礼部尚书争锋辩道,又在草原客商中化解十万金银之债,能文能计,疑似“文市间商贾第一人”。
当然,那是传言。真实的沈知秋,比传言更冷静,也更危险。他眼神清澈如水,思维严密如网,从第一眼看林悠然起,他就知道:“这个女人,不止是商人,她是变量。”
他们进长安的第一站是“靖夜坊”,一个被宫市排挤、却聚集了各路异人奇贩的黑市。
林悠然随身带了几卷“新染布”,一款绛紫渐青的布匹,在靖夜坊立刻引来哄抢,一位油头粉面的贵妇甚至当场甩出五十两银票,只为抢到两尺布。
“做商人,先做稀奇。”林悠然边收银边对沈知秋说,“只有让人觉得你拿到的是‘不可替代’,你才能自己定规则。”
“可稀奇的东西命也不长。”沈知秋淡淡回了一句,“你有后手?”
林悠然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角落,那里有一位黑袍男子盯了她一眼。她轻声道:“你说的对……而这后手,就在他们身上。”
黑袍人名叫“乌影”,是“不良影”江湖组织在长安分支的线人之一。近日多次见到林悠然出现在靖夜坊,早己上报总部。
不良影,脱胎于隋末旧日秘卫,表面经商,实则手眼通天。长安城内三分之一的黑市,都有他们的影子。
乌影第一次和林悠然正面对话,是在一间名为“夜雨茶寮”的茶楼。那日夜色如墨,茶楼仅余寥寥几桌。
“林老板女扮男装闯市,果然有点本事。”乌影端茶而坐,目光犀利。
“你也女装试试,也许生意更好?”林悠然笑得坦荡。
乌影冷笑,“江湖不是靠嘴赢的,你的铺子抢了我们两条线,我们可以容你一次,再犯……”
“再犯呢?”林悠然端起茶杯,忽然将茶泼在案上,水渍宛若山河地图。
“再犯,我会让你在江湖失去供应权。”乌影的声音仿佛藏着利刃。
林悠然站起,转身离开,留下一句:“你可以毁我货,但毁不了我‘货场逻辑’——我在长安卖的不是东西,是趋势。”
那夜之后,“不良影”决定派第二层级杀手组接近她。
与此同时,她暗地联络起义军,提供稳定粮草支持,换来军方南部几个据点的庇护。
她也与一个即将入京述职的唐家三房庶子搭上线,计划以“田间生药”“改良农具”打入宫廷礼部供需系统,第一次尝试与贵族打通合作链。
沈知秋对这些计划看在眼中,内心波澜不惊。但当他回到驿馆向密使禀告时,却第一次用了这样的形容:
“她不是普通商人,她构建的是系统。”
“如果我们不站在她那边,她迟早成为朝廷的敌人,或者……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