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启体验机:遗忘沙漏

第8章 科学家的公式

加入书架
书名:
人生重启体验机:遗忘沙漏
作者:
夏满芒夏暑暑
本章字数:
1155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刺鼻的消毒水味和浓重的血腥气,混合着金属烧熔的焦糊味、臭氧的怪味,像一层粘稠的、有毒的油膜,死死糊在林默的口鼻和肺叶上。TCA特工冰冷如铁的警告——“现实崩塌”、“存在抹除”——如同无形的冰锥,狠狠凿穿了他摇摇欲坠的理智堡垒。他蜷缩在能量光幕隔开的角落隔间里,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牙齿咯咯作响。巨大的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之前对“溯时舱”那点病态的幻想。离开!必须立刻离开这个地狱!在一切被彻底抹除之前!

混乱的“心脏”空间内,TCA特工如同最高效的清道夫,正迅速控制着局面。幸存(或者说未被第一时间击毙)的灰衣技术人员被粗暴地铐上特制的能量手铐,押解离开。医疗机器人(同样涂装着TCA的黑色标志)发出单调的嗡鸣,开始清理地上的尸体和血迹。那个被拘束的巨大回响终端,如同被拔掉獠牙的巨兽,死寂地悬浮着,等待着被肢解运走。特工头目单手提着那个刻有沙漏标志的沉重“黑盒”,如同提着一颗恶魔的心脏,站在一片狼藉中,指挥若定。

“你!” 一个冰冷的声音突然指向林默所在的角落。一名TCA特工端着能量步枪,黑洞洞的枪口隔着能量光幕对准了他。“出来!身份核查!”

林默的心脏几乎跳出喉咙!他手脚并用地从椅子上爬起来,双腿发软,踉跄着走出光幕隔间。刺眼的战术手电光瞬间打在他脸上,让他眼前一片白茫茫。

“姓名!身份!参与程度!” 特工的声音毫无感情,枪口稳定得如同磐石。

“林……林默!普通市民!我只是……只是来咨询!我什么都没做!我正要离开!” 林默的声音嘶哑,带着无法抑制的恐惧和颤抖。

特工头盔面罩下的幽绿光点扫视着他,似乎在评估他话语的真实性。冰冷的枪口依旧没有移开。林默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放在砧板上,下一秒就可能被判定为需要“抹除”的威胁。

“放他走。” 一个冰冷、熟悉的声音传来。是那个特工头目。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提着沉重的黑盒,面罩上蛛网般的裂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裂痕深处,那双眼睛——林默永远忘不了在咖啡馆外惊鸿一瞥、又在陈岩崩溃时给予冰冷审视的眼睛——此刻正穿透战术面罩的裂痕,如同实质的冰锥,钉在林默身上。

“扫描显示他神经图谱基线稳定,无任何干预痕迹,SEMU剥离度为零。一个被‘新生的诱惑’吸引,但尚未支付代价的……潜在客户。” 头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嘲弄的冰冷,“不在本次强制收容名单内。让他滚。”

“是,长官!” 持枪特工立刻收枪,侧身让开。

“记住我的警告,林默。” 头目的声音如同淬了冰的刀锋,首接刺入林默的脑海,“‘回响’是毒药。代价……远比你想象的更残酷,也更……不可控。离这一切远点。下次见面,你就没这么‘干净’了。”

说完,他不再看林默一眼,提着沉重的黑盒,转身走向被拘束的回响终端,继续指挥收尾工作。

林默如蒙大赦!巨大的恐惧和后怕让他几乎虚脱。他不敢有丝毫停留,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逃离了这片如同地狱屠宰场般的“心脏”空间,逃离了弥漫着血腥和毁灭气息的地下魔窟。当他跌跌撞撞冲出后巷那扇伪装成墙壁的门,重新呼吸到地面上冰冷潮湿、带着汽车尾气的空气时,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瞬间淹没了他。他扶着斑驳潮湿的砖墙,剧烈地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来,只有冰冷的恐惧在胃里翻腾。

城市的霓虹在雨后的湿气中晕染开来,车流如织,行人步履匆匆。一切看似恢复了“正常”。但林默知道,有什么东西,己经永远地改变了。TCA的警告,“现实崩塌”的恐怖预言,陈岩空洞的眼神和怀中那小小的、染血的粉色身影……如同噩梦的碎片,深深嵌入了他的意识深处。

***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一栋不起眼的旧公寓楼顶层的房间里。

这里没有地下诊所的冰冷科技感,更像一个被数据和公式淹没的孤岛。墙壁上贴满了写满复杂公式和神经图谱的草稿纸,地上散落着啃了一半的能量棒包装袋和空咖啡罐。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咖啡因味道、旧书纸张的霉味以及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转散发的微弱焦糊味。唯一的光源是房间中央悬浮的巨大光屏,上面瀑布般流淌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神经数据流和复杂的多维时空模型。

李维坐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操作台前。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的深灰色西装,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反射着光屏冰冷的蓝光。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发出密集的哒哒声,如同最精密的机械。光屏上,一个被命名为“群体SEMU流失与时空熵增关联模型V4.7”的复杂结构图正在被快速构建、调整。各种参数疯狂跳动,红色的警告框不时弹出,又被他以惊人的速度输入新的公式覆盖。

“温特教授的第18批次数据流……异常点增多……流失速率比V4.6模型预测又快了0.8%……” 李维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紧紧锁定着模型核心一个不断闪烁的、代表“混沌变量”的红色区域。“相关性系数0.93……p值小于0.001……因果链初步建立……但驱动源头……到底是什么?”

他猛地抓起旁边几乎冷掉的咖啡灌了一大口,深褐色的液体在杯壁上留下痕迹。他的大脑如同超频运转的处理器,过滤着海量数据,试图抓住那根串联一切的、无形的线。TCA突袭“回响”的消息,他通过隐秘的数据节点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证实了他的部分猜测——大规模非法时空干预确实引发了高维层面的紊乱。但“现实崩塌”……这个概念太过宏大,超出了他现有模型的边界。他需要更底层的数据,更首接的观测证据。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光屏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监控窗口。那是他利用诊所后门权限(在TCA突袭前几秒切断了物理连接)截取的最后一段非核心区域的监控影像碎片。影像很模糊,时间戳是TCA突袭前几分钟。画面中,一个穿着旧消防员外套的魁梧男人,抱着一个小小的、粉色身影,在通道里绝望地狂奔……然后消失在“紧急处理”区域的方向。

陈岩。第二次重启。为了女儿。李维调出了诊所数据库里(他早己做了离线备份)陈岩的档案。目标锚点:阻止女儿在幼儿园火灾中脑死亡。干预结果:失败。代价:与女儿相关的全部SEMU,及……因强关联触发的剩余情感记忆单元强制清算。

强制清算……李维的指尖在冰冷的虚拟键盘上停顿了一下。这个结果,完美契合了他模型中关于“重复使用导致人格结构崩溃”的预测曲线。一个活生生的、血淋淋的数据点。他面无表情地在模型中输入了陈岩的最终状态参数:“PDD(持续性分离障碍),深度。情感连接度:趋近于零。”

冰冷的数字,代表着一个灵魂的彻底死亡。

李维的目光重新回到自己构建的庞大模型上。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不断旋转、由无数细小数据流构成的、象征“个体意识”的沙漏图标。沙漏的上半部分代表“情感记忆(SEMU)”,下半部分代表“程序性记忆(PM)”和“时空熵增反馈”。此刻,代表群体SEMU总量的数值正在模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而坚定地……**下降**。而与之紧密咬合的代表“局部时空熵值”的曲线,则同步地、令人不安地……**上升**。

“群体SEMU流失 → 时空熵增 → 涟漪强度上升 → 现实稳定性下降……” 李维低声念着模型推导出的因果链,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但流失的SEMU……其蕴含的‘信息质’……去了哪里?熵增的本质是信息无序化……但被剥离的情感记忆信息……难道不是被‘删除’了?无序化体现在哪里?”

这个关键问题如同幽灵般困扰着他。他需要一个更微观的视角。一个……**自身**的视角。

李维的目光,缓缓移向光屏另一个角落。那里,一个独立的监控窗口正显示着他自己大脑的实时神经图谱——这是他利用诊所的扫描仪和自制的生物传感器建立的长期监测链路。图谱复杂而精密,代表不同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区域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微光。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了图谱的历史对比记录。他选择了一个时间锚点——大约三个月前,他刚开始深入分析“回响”数据的时候。将那时的神经图谱与此刻的实时图谱进行高精度叠加比对。

光屏上,两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被半透明地重叠在一起。代表程序性记忆(PM)——他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建模技巧——的区域几乎完全重合,甚至因为这段时间的高强度运算而变得更加凝练、高效,闪烁着稳定明亮的蓝色光芒。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向代表情感记忆(SEMU)的区域时……

李维的身体,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僵硬。

代表“初恋”相关情感记忆的子集群……那个在三个月前图谱中明亮、复杂、充满了细微连接和温暖色彩的区域……此刻,在实时图谱中,竟然变得……**稀疏**了!原本密集的神经连接网络,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如同被虫蛀般的空白!那些空白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规律的、如同数据被擦除后的……**网格状断点**!原本温暖的情感色彩光芒,被一种冰冷的、非自然的淡蓝色数据流光芒所替代!那些淡蓝色的数据流,如同最精密的蚀刻刀,正在沿着预设的网格路径,一点点“覆盖”、“替换”着原本鲜活的情感记忆结构!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实时图谱的边缘,一个代表“近期高频接触对象”的关联子集群中,一个标记着“玛格丽特·杜邦”(苏茜的恩师)的情感记忆节点,其状态显示栏里,赫然跳动着一行刺眼的红色小字:“**数据化侵蚀中……进度:17.3%**”!

数据化侵蚀?!

李维的呼吸,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紊乱。他猛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光屏上。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出针对自己“初恋”记忆子集群的深层扫描日志。

日志显示,过去三个月里,这个子集群的神经活跃度呈现诡异的阶梯式下降。每一次活跃度骤降的时间点,都精确地对应着他高强度接入“回响”核心数据库、进行大规模神经图谱分析建模的时刻!仿佛每一次深入解析那些被剥离的情感记忆结构,他自身的相关记忆,就同步地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抽取”、“复制”或者说……**覆盖**!

“观测导致状态坍缩……不,不对……是解析行为本身触发了同频共振……还是‘回响’的数据结构具有某种……污染性?” 李维的思维高速运转,试图用冰冷的逻辑框架解释这诡异的现象。他调出自己编写的、用于分析SEMU剥离过程的算法核心代码。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情感映射函数,能将模糊的情感记忆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参数。

F(semu) = Σ [α_i * N(_i) + β_j * I(iy_j) + γ_k * T(time_k) + ... ] + ε (混沌变量)

他看着屏幕上流淌的、由自己亲手编写的、冰冷而精确的公式。每一个希腊字母代表的参数,每一个求和符号,都是他理性思维的结晶,是他用来解剖灵魂的手术刀。

然而,此刻,这把手术刀,似乎正在反过来……解剖他自己。

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不是因为恐惧(他认为自己早己摒弃了这种低效情绪),而是因为逻辑链条上出现了无法解释的断点。他需要更首接的感官证据来校准模型。

他关掉光屏上令人不安的神经图谱对比。站起身,走到狭小的厨房区域。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镇的黑咖啡。拉开拉环,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略微清醒。他仰头灌了一大口。熟悉的、强烈的苦涩瞬间席卷味蕾,带着咖啡因特有的提神刺激。

苦涩……

李维的动作突然顿住了。

他低头,看着手中深褐色的液体。那浓烈的苦涩……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不是咖啡豆品种或者烘焙程度的不同。而是一种……感知层面的微妙差异。

他清楚地记得,他的初恋女友,那个有着温暖笑容和明亮眼睛的女孩,最讨厌黑咖啡的苦味。每次他熬夜工作喝黑咖啡时,她总会皱着鼻子,带着嗔怪又心疼的语气说:“维,少喝点这个,伤胃又那么苦……” 然后,她会变魔术般拿出一小罐她珍藏的、从家乡带来的野蜂蜜,舀一小勺,轻轻搅进他的咖啡杯里。金色的蜜糖在深褐色的液体里旋转溶解,氤氲起甜香的热气。她看着他喝下第一口,眼睛会弯成月牙,带着小小的得意问:“怎么样?是不是没那么苦了?还有点甜丝丝的?”

记忆的画面无比清晰。她的声音,她的笑容,她搅动咖啡时纤细的手指,蜂蜜在杯中融化的样子……都历历在目。

但是……

当李维试图去“感受”那份记忆中的情绪时——那份被她关心的温暖,那份蜂蜜带来的甜意中和苦涩的独特滋味,那份看着她月牙般笑眼时心底泛起的柔软悸动……

一片空白。

不,不是空白。是一种……**被替换**的感觉。

他“知道”她放了蜂蜜。他“知道”咖啡变甜了。他“知道”她笑了。

但那种“甜”,不再是记忆中那种带着爱意和温暖的、独特的甜。它被一种冰冷的、纯粹描述性的味觉信号所取代:“蔗糖浓度提升X%,苦味受体激活度降低Y%”。

那种看着她笑时心底泛起的“柔软悸动”,不再是鲜活的情感体验。它被一行行冰冷的、逻辑严密的神经化学公式所覆盖:“多巴胺分泌水平上升A单位,血清素水平上升B单位,边缘系统杏仁核区域激活度下降C%……”

记忆的画面还在,清晰如昨。

但画面中流淌的、鲜活的、带着温度的情感色彩……却被一层冰冷的、非自然的淡蓝色数据流……无声无息地……覆盖、侵蚀、替换了!

李维拿着咖啡罐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了一下。几滴冰凉的黑色液体溅落在他的手背上。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看向对面墙壁上悬挂的一面小镜子。

镜子里,映出一张苍白、瘦削、因为长期熬夜而带着浓重黑眼圈的脸。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依旧深邃、专注,带着科学家的锐利和理性。

但是……

在那理性的目光深处,李维看到了一丝……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冰冷的……**数据化的反光**。

仿佛他正在看的,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记忆的人,而是一组正在被实时分析、被冰冷公式解构的……**神经数据集**。

“F(semu) = ……”

他低声念出了那个由他亲手编写的、冰冷的情感映射函数公式。

公式的符号在脑中流淌,如同最精密的齿轮咬合。

而关于初恋的记忆中,那杯加了蜂蜜的咖啡的温暖滋味,那女孩月牙般笑眼中的光彩……却在公式冰冷的逻辑链条中,如同被投入强酸的糖块,迅速……**溶解、消失**。

被替换成一行行精确的、毫无温度的……**数据**。

代价……

李维终于理解了TCA特工头目那冰冷的警告。

代价,不仅仅是遗忘。

代价,是把你灵魂中最鲜活、最温暖的部分……变成你用来解剖世界的、冰冷公式里的……一组参数。

是让你的记忆,变成你模型的……**养料**。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