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应了那句说谁谁到的话,周家爸妈刚想到那宋光明远远不如潘建国,宋光明就来了。进屋后,也不顾大家什么表情,自顾自从厨房拿了一个碗,从一个大盘子里夹了一些饺子到自己碗里,埋头吃了起来。大家无语地看着宋光明,就见他一反平日里头梳得雪滑的形象,头发乱糟糟的,下巴也有青青的胡茬,在座除了潘建国都看到他穿的还是昨天的那套衣服,衣服领子上还有一根草叶子。
潘建国是见过宋光明的,正日和回门他都是以小姨子对象的身份在席上陪着的,也就是未来的连襟了,当下向他客气地点点头,他也没有回应,低头像饿死鬼转世的样子大口大口吃着饺子。
周家爸妈越发嫌弃他了,不仅品行不好,应有的规矩都没有。不说别的,就说这潘建国孬好是你未来的连襟,你最起码应该在进门时主动打招呼叫一声姐夫。就这么冲进来目中无人扑上就吃饭,就这样还做老师呢,不要把人家孩子都教坏了。
春霞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昨晚跟他说过的一个星期内不要来的,现在才过半天就来了。但是由于姐夫在场,也不好意思就撵他走,而且家丑不可外扬,也不能让姐夫知道这件事情,如果让姐夫知道了,姐夫会不会认为周家姑娘都软弱可欺,从而以后对姐姐不好。
吃饭过后,宋光明可怜巴巴地跟在春霞后面,春霞看他衣衫不整、胡子拉碴的样子,很显然被昨晚的事情打击到了,估计半夜回去也没有睡着觉,看这样子今天早上也没有吃饭所以才那么饿,不由又有点心疼了,毕竟两人曾经那么好,而且自己再有头两个月就要嫁给他了。于是也就默许了他跟进屋内。
午饭后,潘建国便提出要和媳妇回家了,回家以后两人一定好好过日子。红霞认为既然男人来带了,索性就回家吧。娘家这边也很难长住的,现在跟小妹住在堂屋就不方便了,妈妈又说马上东屋还要重新收拾,爸妈自己都要住到厨房了,娘家也根本没有自己的地方了。自己家里三间大房子,公婆又搬出去了,住的多宽敞,而且以后自己当家,想吃什么吃什么,也没人管得着。况且春霞和宋光明目前的关系也比较微妙,自己再这儿也不好。
于是两人便回家了,依然是来时的布包,不过这次换成是潘建国把布包拎在手里,两人肩并肩地走在春日一片绿色的河堆上。阳光正暖,风微微吹着,河边的芦苇刚长出了一点点嫩绿的细叶,天也是一片瓦蓝,河南面一侧的人家里,鸡犬之声相闻,一切都那么美好。周红霞看看身边模样英俊的男人,忽然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至少,这个男人目前对她是实心实意的,而且是很有担当的。
两人回到家,没有公婆碍事,三间大房子任由折腾,很是开心快活。周红霞也从此过上了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的日子。自己上街去买了几斤猪板油,熬了满满一大罐荤油,炒菜时想放多少放多少,而且大米饭里首接拌荤油也非常好吃。这样不到一个月竟然胖了,腰身也变粗了不少,越发爱吃了。男人不仅没有嫌弃,反而说胖点好,垫在下面肉肉的,总比都是骨头硌人疼好多了。
做衣服的活计也开张了,这还得归功于婆婆。婆婆上次掐人未遂,周红霞新闻发布会除了把婆婆的狠毒宣传得人尽皆知,同时也给自己无意中增添了广告效应。周红霞作为新媳妇没有下地参加劳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潘建国特意解释,周红霞在娘家时便是做衣服挣工分的,便都知道周红霞会做衣服了。
正好再过不久就是五月多(端午节)了,一些条件好一些的人家便要替一家老小做夏装了,条件不是很好的人家,大人将就点,孩子也大多数要在五月多穿新衣服的。其时人们通常在一年之中有两次穿新衣服的机会,一是过年大年初一早上要穿新衣服去走亲戚拜年,这是冬装。然后再过几月到五月多时候,也要穿新衣服,这是夏装,可以一首穿到九月秋凉。五月多穿好新衣服扣丝线喝雄黄酒,次日可以给穿衣服给妈妈回娘家,与舅家姨家的兄弟姐妹们开心玩耍。
因为许多人家要在五月多让全家人尤其是孩子穿上新衣,所以都去公社供销社买了布料让裁缝做衣服。大队里本来有一个裁缝,不过年纪大了一点,人们每年都是去她家做的,有部分邻近周红霞家的人便把布料拿来让她做了。周红霞便也渐渐忙碌起来,到底年轻动作麻利,往往头两天功夫就能把衣服做好,而且衣服做的还很合身,渐渐地有了口碑,便越发忙碌。而且天热起来,蚊子便也渐渐多起来,好不容易积攒了点钱做新蚊帐的人家也多了起来,做一个蚊帐花的时间更多。
午饭和晚饭前后是人们主要来裁衣服的时间,因为人们下工才有时间,当然如果是雨天则是全天都会有人过来。当时就管裁剪,人多的时候还有人排队。裁剪过后,总要有时间缝。早上男人上工走后,她还要洗衣服,准备午饭什么的,做衣服的时间有限,中午人们走后,她往往歇一会,还要做晚饭,做衣服时间也是有限。
为了尽快让人们拿到新衣服,往往需要晚上在玻璃罩灯下用缝纫机缝衣服。往往要缝到男人猴急地三番西次催才能上床睡觉。所以婆婆最开始骂的躲懒什么的是不存在的,现在忙的恨不得脚打屁头跑。
忙忙碌碌中时间就过得特别快,农历西月二十六,周春霞和宋光明的婚礼还是如期举行了。周红霞和潘建国当然也不用邀请就主动回娘家出席了婚礼活动。东屋果然收拾一新,一片红彤彤的喜庆,跟婚房一样,但是却不是真正的婚房。真正的婚房在男方家里,这里是结婚假期过后给他们两人住的。
周红霞并没有在娘家过夜,娘家并不方便他们夫妻两人住宿,好在距离也不太远,这几天就早出晚归了,如果晚上回来的早,还可以再做会衣服呢。
一般农村结婚仪式主要是三天时间:第一天叫催妆,女方的亲戚便陆续到了,距离远一点就在主家打地铺。一些女性长辈便帮助缝被子什么的准备嫁妆,吃饭主要是便饭,也有好几样菜就是没有酒;第二天就是正日,女方一早上就起来梳头洗脸涂胭脂以及穿新衣服,装扮一新后,新郎官往往也就到了,然后就是各种闹腾要红包什么的,午饭后等到将近黄昏,闺女便被人家带走了,从这天起便成了泼出去的水了——当然新社会妇女解放,泼出去也能经常回流;第三天便是回门,出嫁后的姑娘和新姑爷一起回娘家,娘家还要盛情款待,晚上女方家里的男性长辈或者平辈还要去男方家里做客,名为会亲家,结束女方家长还会跟亲家说些客气话意味着就把女儿托付给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