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第39章 若玉姑娘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作者:
现代物语
本章字数:
57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话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里住下了。这日,众人围坐一处,刘姥姥为讨贾母欢心,便信口开河讲起故事来。

刘姥姥道:“我们庄子上,有个十七八岁的标致姑娘,叫若玉。这姑娘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姑娘一病死了,老爷太太便盖了个庙,供奉着她。昨儿夜里,我还见那姑娘出来,在院子里抽柴草呢。”

正说着,忽然外面火光冲天,原来是南院马棚走水了。众人赶忙去救火,好一会儿才将火扑灭。

贾母心有余悸,便让刘姥姥接着讲。刘姥姥便换了个故事,说雪天里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吃斋祷告,感动了上天,得了个孙子,如今己经十七八了,长得眉清目秀。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贾宝玉却对那抽柴草的姑娘念念不忘,散了后便拉着刘姥姥细问那若玉姑娘的事,还打听那庙在哪里。

刘姥姥胡诌说在庄子西北上,离城二十里有个玉皇庙,那若玉姑娘的庙就在旁边。宝玉信以为真,便要派人去画图塑神像。

到了晚上,袭人笑着问刘姥姥那故事是真是假。刘姥姥笑道:“哪里有这些事,不过是哄老太太开心罢了。”袭人把这话告诉宝玉,宝玉虽有些失落,但也未多计较。

次日一早,宝玉便叫茗烟去寻那庙。茗烟出去半日,回来告诉宝玉,在西北上找了一圈,根本没有什么玉皇庙,更别提若玉姑娘的庙了。只找到一个破庙,里面供着个瘟神爷。贾宝玉听了,心里不免烦闷。

这边,李纨、贾探春等姐妹正与刘姥姥聊天,问起庄稼地里的事。刘姥姥便说起乡间的种种趣事,什么南瓜、倭瓜、扁豆,还有野菜,说得众人兴致勃勃。探春便要刘姥姥回去时带些种子来,刘姥姥满口答应。

正说着,平儿来了,说奶奶请刘姥姥过去呢。原来,王熙凤想让刘姥姥帮忙给巧姐取个名字,说是怕孩子娇嫩,借借刘姥姥的寿。刘姥姥思索一番,道:“就叫巧姐吧,这‘巧’字好,日后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上来。”王熙凤听了,十分欢喜,重重赏了刘姥姥。

这刘姥姥在荣国府几日,见识了富贵奢华,也给众人带来了不少欢乐。此后,这一庄一府之间,倒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情谊。

这天,苏聪童突发奇想,想买些土地以备不时之需。于是,他向林如海请了假,来到郊外刘姥姥女婿所在的庄上。

苏聪童来到刘姥姥女婿的家时,天己经黑了,好在晴空万里,月亮明净,王狗儿、刘氏、板儿、刘姥姥都在家。王狗儿的家很穷,只有几间土瓦房,院墙也只是简单的低矮篱笆,篱笆也就一尺来高,院子里有一堆柴草,没有院门。

刘姥姥见过苏聪童,笑眯眯的问:“苏公子,这庄子穷的很,你来到这里干什么?”

苏聪童回答:“姥姥,我想在这庄子买二十亩良田。”

“买田?苏公子你想种地吗?”王狗儿疑惑的问。

“不,我买田只是想给自己置办一些家业以备不时之需。”苏聪童回复。

刘姥姥更疑惑了,喃喃的说道:“不种地却要买良田,好好的地浪费了……咦——苏公子莫非是想要对外出租,收租子?这样吧,要不我种你买的田,给你交租子行不?”

苏聪童笑着回答:“可以,要不我为何来这个庄子买地?”

板儿高兴的跳起来,说道:“太好了,有这么多地种,以后再也不饿肚子了。”

大家都笑了。

当晚,苏聪童住在刘姥姥家里。半夜,苏聪童睡不着觉,穿上衣服来到院子。

苏聪童突然发现一个红衣女子正在院子里抽柴草,那女子见了苏聪童也不害怕、不说话,抱了柴草就走。苏聪童吓了一跳,以为见到鬼了。

好奇心驱使,苏聪童竟然跟着红衣女孩走,想看她到底是人是鬼?

苏聪童跟着红衣女子来到庄子外西北处,这里只有一户人家住的房子,那红衣女子打开门进去了。

苏聪童不敢进,只是站着静静观看。过了一会儿,那红衣女子出来了,对苏聪童说道:“进来吧,我是人,不是鬼,不用怕。”

苏聪童竟然胆大的走了进去,那红衣女子关了门,领苏聪童到了点着蜡烛的客厅。

苏聪童这才发现那女子非常貌美,一时间发了呆。

那红衣女子笑了,说道:“你很好奇我为何会去王狗儿家抽柴草?说句实话,我昼伏夜出,很多人都怕我,只有刘姥姥不怕我,还敢跟我说话。”

苏聪童懵了,昼伏夜出?信息量有点大啊……

红衣女子接着说:“我是若玉,今年22岁。许多人都以为我五年前年生病死了。其实我没死,只是家人让我躲起来,自生自灭罢了……这户院子如今在我的名下,我也是独立户口……”

原来若玉姑娘是白虎,五年前许配人家,新婚夜,新郎得知若玉是白虎,碰都没有碰,第二天就把若玉给休了。古代,有的地区的人认为白虎克夫,不祥……穿越之前,苏聪童查过资料,中国成年女孩白虎的比例大概在5%左右。白虎是少毛症,不影响女孩的健康,不影响生育,跟克夫什么的没有关系。

两人聊了一会,苏聪童说道:“若玉姑娘的遭遇让我同情,你若愿意,我愿聘你为我的书童可好?”

若玉立即下跪,恳求的说道:“苏公子,我愿意做你的贴身丫环永远侍奉你,只恳请您带我离开这个地方。”

苏聪童扶起若玉,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刘姥姥家休息了,明天办完事,我再来找你。”

说完,苏聪童告别了若玉,回到了王狗儿的家,歇息了。

天亮之后,苏聪童在刘姥姥家吃了早餐,小米粥,黑面馒头,咸菜。苏聪童便委托王狗儿在庄上花200两银子买了二十亩良田,在里正那里办了地契,上税缴费过户,于是苏聪童名下有了二十亩地。

一切顺利,苏聪童又给了刘姥姥15两银子,让她有时间去买一头牛,耕地、拉粮食、进城就方便多了。刘姥姥一家非常高兴,千恩万谢。事实上,苏聪童也没要什么租金,让刘姥姥每亩地每年上交30斤粮食而己。

苏聪童告别了刘姥姥一家,临走时向王狗儿要了一身男人穿的衣服,刘氏赶紧找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给了苏聪童。

苏聪童来到庄子西北部的独居小院,让若玉姑娘穿上男人的衣服,打扮了一下,就带着若玉离开了这个地方。

路上,苏聪童遇到了一僧一道,苏聪童对他们说道:“高人,请为我的书童看看运势如何?”

跛脚道人说:“富贵平安,家庭幸福。”

苏聪童继续问道:“那我呢?”

僧人回答:“看不穿,猜不透,应该是富贵吉祥的命运。”

苏聪童弯腰感谢,说道:“多谢大师指点。”

一僧一道转身离去。

苏聪童又带着若玉来到灵恩寺,见了得道高僧弘一法师,问道:“大师,请看我是否印堂发黑?”

弘一法师瞅了一眼苏聪童,说道:“施主容光焕发,一切甚好。”

苏聪童指了指若玉,说道:“大师,请为我的书童指点一下迷津。”

弘一法师看了一眼若玉,说道:“姑娘将来婚姻美满,前程似锦。”

苏聪童很高兴,连忙说道:“多谢。”

离开灵恩寺,苏聪童又带着若玉来到了京城著名的楼观台道观,参观旅游,和里面的天一道长谈笑风生,感悟人生。

之后,苏聪童又带着若玉找到了一个教堂,给奉献箱投了12两银子,两人接受了牧师的祝福便离开了。若玉知道苏聪童在做什么,一首不吭声。

确认若玉是正常的真人,苏聪童便带着若玉高高兴兴的回了林府。

苏聪童把若玉姑娘介绍林如海,告知若玉是他的贴身丫环,林如海赏了若玉一个玉石手镯。

苏聪童很高兴,若玉也很高兴。

正所谓:“

苦历寒霜梅韵幽,尽尝风雨志难休。

甘滋终至云霞灿,来引春风解万愁。

若破阴霾光满路,玉经磨砺彩盈眸。

重开画卷描新景,生绽芳华誉九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