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弃女,我有系统风生水起

第 75 章 县令夫人和儿子来避难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农家弃女,我有系统风生水起
作者:
知而知之
本章字数:
434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此时地里的草正是长的茂盛的时候,得抓紧时间去拔了喂鸡。

要不然到时候小麦和稻米都长不高,那全家老小都要挨饿。

徐夏夏和赵安又带着十几个人往镇上跑了一趟。

这次他们买了各种需要的药材。

赵宽说的话提醒了徐夏夏。

往后村里要生孩子的人肯定不少,各种生产用的东西都得备上。

今日沈时玉家没有任何动静,肯定是他们还没有商量好。

徐夏夏也没有去问。

但陈潥今日等在商行门口。

“夏夏姐,安哥。”

少年颓废的打着招呼:“你们来啦!”

“到时候还会回来吗?”

徐夏夏拍了拍少年的头:“什么时候走?”

“今天。”

“今天就走了?”

徐夏夏惊讶道:“原本不是说明日?”

“叔伯家传来的消息,南方的战乱己经开始往这边蔓延了。”

陈潥一张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惶恐不安:“我爹说得早日去北方,我家在北方还有点基业,能护得住我们全家。”

徐夏夏从赵安怀里接过赵煜云:“不是说有礼物送给哥哥吗?”

陈潥这才注意到赵煜云:“夏夏姐,这真的是你和安哥的孩子?”

徐夏夏点了点头。

赵煜云将一个小包袱递给陈潥:“这是护身符,不能丢哦。”

“谢谢小煜弟弟。”

陈潥笑着抱了一下三岁的幼童,而后在身后众人的催促声中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足足三十几辆马车,从镇上一路往北而去。

徐夏夏对着车辆远去的地方喊道:“保重!”

往后再见,不知道是何年了!

离别的情绪蔓延了开来。

随着镇上最大的陈氏商行一夜之间关门,其他的商铺药铺也陆陆续续关了起来。

能去乡下避难的早早就走了,没地方可去的整日整日跑到县衙哭诉。

沈县令的头都快秃了!

镇上的兵力有,但是遇到战乱,这点兵力聊胜于无。

更何况沈县令也清楚,若是战乱真的蔓延到这方小镇上,那他将会是第一个被开刀的人。

若是遇到明君,镇上的百姓可能安然无恙。

但若是遇到土匪攻城,只怕整个镇上的人,都无一活口。

沈县令听闻赵安二人来了镇上,立马差人将人请到了县衙。

“草民拜见县令大人。”

赵安和徐夏夏进来后行礼。

沈县令赶紧将人拦住:“赵安和徐夏夏是吧,快请坐。”

沈县令头疼道:“眼下我那妻儿,只能先托付给你们二人了。”

徐夏夏问道:“县令大人有什么打算?”

“我?”

沈县令起身背对着他们。

“朝廷派我来此做一方县令,我自然是要与百姓同在,与次方地界同在。”

赵安愈发敬佩沈县令了。

他在服兵役的期间,遇到过很多不作为的官。

大官小官都有,像沈县令这样将百姓放在心上的,寥寥无几。

徐夏夏也不再多劝,有小煜在,自是能保住沈县令的命。

“那我今日就将夫人和时玉带回去。”

徐夏夏对着沈县令说道:“县令大人想什么时候来看他们都是可以的。”

沈县令对着二人深深鞠了一躬:“还请护我妻儿平安!”

“这是自然。”

徐夏夏和赵安立马将沈县令扶起来:“您为百姓着想,那我们照顾好夫人和时玉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时玉称呼我一声姐,我更应该护他无虞。”

徐夏夏开口道:“县令大人若是遇到什么事,也可派人来赵家村说一声,我们村现在有一百五十人,可分出一半来帮助大人。”

沈县令拍了拍赵安的肩膀:“娶到如此贤妻,是你之福!”

赵安赞同的点点头,此话说的对极了!

沈县令来不及与他们二人说太多。

外面的哭喊声一波高过一波,他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

赵安和徐夏夏从后门首接去了沈府。

沈夫人和沈时玉己经提前和县令商量好了,此时也整装待发。

“夏夏姐,”沈时玉哭的一抽一抽的:“我爹一个人留在这里会有事吗?”

“放心,”徐夏夏保证道:“有我和你安哥在,县令大人不会有事。”

沈夫人也满脸的担忧,她既放不下儿子,也放不下她的夫君。

“夫人,今日天色不早了,我们先回去。”

徐夏夏劝道:“县令大人定会跟你们报平安的。”

沈夫人和沈时玉抹着眼泪上了马车。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用县令大人准备好的马车。

徐夏夏空了三辆马车用来装沈夫人二人的东西,其中一辆车她们三个人坐在一起,由赵安驾车。

一路没有任何停留,马车首接驾到了徐夏夏家院子里。

院门一关,只留下帮忙的赵伯母一家。

赵伯母几人见马车里下来了两个人,为首的夫人他们不认识,但沈县令的儿子谁不认识?

几人纷纷要行礼,沈夫人将人拦住:“今日是夏夏收留了我们,该是我们沈家多谢你们才是。”

“伯母,沈夫人说的对。”

徐夏夏对着赵伯母一家开口道:“眼下情况特殊,大家就把沈夫人和时玉当做邻里般往来,在外面切记不能说出去县令夫人和儿子在我们赵家村。”

赵伯母几人连忙点头,这个他们还是知道的。

“夏夏,你带沈夫人和时玉去休息。”

赵安开口道:“我得去跟里正说一下此事。”

“稍等一下。”

徐夏夏从屋里拿出来了一张地契:“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时玉家的院子和旁边的地,写的都是时玉的名字,拿过去,里正心里也好有数。”

沈夫人惊讶道:“夏夏......”

“我们盖房子的一百两银子原本就是县令大人赏赐的。”徐夏夏笑道:“怎么说这些地方你们都可以随意住。”

“夏夏,这事夫君跟我说过,”沈夫人开口道:“当时他只给了五十两银子。”

旁边的赵伯母几人也惊呆了,这么说赵安媳妇从来赵家村没多久就自己赚够了五十两银子!

徐夏夏说道:“小院的地契,您和时玉就心安理得的收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