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母一如既往地站在幼儿园门口,身边几位家长三两成群,凑过来闲聊起来。
“夏奶奶,您家那两个小宝贝,机灵得像小天使,每天在课堂上可积极啦,小嘴叭叭地回答问题,老师可喜欢他们了!” 一位年轻妈妈笑意盈盈,眼中满是羡慕。
夏母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说道:“这俩孩子,就爱折腾,一刻也闲不住,回家还老问我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脑袋里也不知道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正说着,幼儿园的大门缓缓打开,孩子们如同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涌了出来。
夏千歌的儿子夏晨阳和女儿夏晨雪,一眼就瞧见了人群中的夏母,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呼喊着 “外婆”,像两只脱缰的小马驹飞奔而来。
夏晨阳的小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画,那画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家人,旁边写着稚嫩的字迹:“爱妈妈、外婆和晨雪”。
回到家中,夏晨阳和夏晨雪迫不及待地跑到夏千歌的画室。
夏晨阳高高举起手中的画,大声说道:“妈妈,看我画的,等你画展的时候,能不能把我的画也挂上去呀?我好想和你一起办画展!”
夏千歌停下手中的画笔,轻轻接过画,眼中满是感动与温柔,说道:“当然可以,宝贝画得太棒了!你就是妈妈的小骄傲,等画展的时候,你的画就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此时的夏千歌,距离画展的日子越来越近,可她的创作却陷入了瓶颈期。
那幅描绘城市夜晚灯火辉煌的画作,在调色上让她犯了难。
她想要调出那种既温暖又充满梦幻感的色调,可尝试了无数次,不是颜色过于艳丽,失去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就是过于暗沉,无法展现出城市的活力与繁华。
构图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原本设计的画面布局,总觉得缺少了一些层次感和故事性,人物与建筑、灯光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画面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就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她不断地在草图上修改,又一次次擦掉,画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仿佛是她内心的叹息夏母看着忙碌又焦虑的女儿,虽心疼却也全力支持她不仅把孩子们照顾得妥妥帖帖,还会在夏千歌累了的时候,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轻声叮嘱她注意休息,“孩子,别太累着自己,身体要紧,慢慢来,妈妈相信你。”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摸索后,夏千歌解决了调色难题。
她的创作热情被彻底点燃,全身心投入到完善构图的工作中,每日在画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饿了就随便吃几口面包,渴了就喝几口凉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眼前的画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夏千歌终于完成了这幅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作品。
她站在画前,久久凝视,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此时的她,仿佛完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疲惫却又满足。
夏晨阳和夏晨雪像两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看到完成的画作,他们兴奋地拍手叫好:“妈妈,你画得太漂亮啦!我们好想快点看到画展!”
夏千歌笑着摸摸他们的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起画展的布置。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给了她不少灵感,比如在画作旁边挂一些彩色的小灯,营造出梦幻的氛围;还可以在展厅里摆放一些鲜花,让整个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
夏千歌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画展,从挑选画框,到设计邀请函,每一个细节她都亲力亲为。
她精心挑选每一个画框,力求与画作的风格完美契合;设计邀请函时,她反复修改,每一个图案、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
夏母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孩子,别紧张,你做得很好。妈妈相信你,这次画展一定会很成功。”
然而,就在夏千歌以为一切都在顺利推进时,筹备画展的过程中却意外状况频发。
原本预定好的画框,制作商临时告知因原材料供应问题,无法按时交付,这让夏千歌心急如焚。
她先是冷静下来,给制作商打去电话,诚恳地表达自己对这次合作的重视以及画展按时举办的重要性,询问对方能否从其他渠道紧急调配原材料。
得知制作商确实有一些库存但不足以完成全部订单时,夏千歌提出先制作一部分关键画作的画框,剩余的用简单但不失格调的替代品,待原材料到货后再进行更换,制作商被她的诚意和灵活的解决方案打动,同意了这个提议。
而在展品运输环节,合作的物流公司突然提高了运输费用,几乎是之前报价的两倍。
这突如其来的涨价打乱了她的预算安排,若重新寻找物流公司,时间又太过紧迫,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夏千歌带着合同来到物流公司,心平气和地与负责人沟通,指出合同中明确的价格条款,表明随意涨价属于违约行为。
她也表示理解物流行业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可以增加一些合理的附加费用,但远低于对方提出的涨价幅度,并且承诺如果此次合作顺利,未来会长期与该公司合作。经过一番谈判,物流公司权衡利弊,最终同意了她的方案。
解决了画框和运输问题后,夏千歌深知宣传对于画展的重要性。
她迅速打开电脑,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画展信息。
在微博上,她创建了画展专属话题,配上精心挑选的画作图片和详细的画展介绍,向艺术领域的大 V 们发送私信,诚恳地请求他们帮忙转发。
她在抖音上发布了一系列短视频,展示画作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一个个点赞、评论和转发,让画展的热度逐渐升温。
紧接着,夏千歌联系了本地的艺术社群和绘画爱好者组织。
她向这些社群的负责人详细介绍画展的亮点和特色,邀请他们组织成员前来观展,并承诺为他们提供专属的导览服务。
这些社群负责人被她的诚意打动,纷纷在社群内积极宣传画展。一时间,画展的消息在艺术爱好者之间口口相传。
在线下,夏千歌与周边的咖啡馆、书店、艺术工作室等合作,在这些场所张贴画展海报,并放置宣传册。
她还亲自到这些地方,向顾客和工作人员介绍画展,邀请他们前来参观。每一次介绍,她都充满热情,眼中闪烁着对画展的期待。
此外,夏千歌留意到近期有一场本地的艺术集市,她果断报名参加,在集市上设置了小型的展示区,现场展示部分画作,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不少人对她的画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夏千歌成功地让画展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
解决宣传问题后,夏千歌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营造画展独特氛围的工作中。
她先在展厅的空间布局上花了心思,摒弃常规的首线排列方式,将画作以错落有致的形式分布,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展示空间。
利用不同高度的展示架和墙面,让观众在走动过程中,像穿梭于艺术迷宫,不断有新的视觉惊喜。
在灯光设计方面,夏千歌为每一幅画都配备了可调节的射灯。根据画作的主题和色调,精准调整灯光的角度和亮度。
比如,描绘夜晚的画作,用柔和且偏冷色调的灯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展现热烈场景的画作,则以暖色调强光突出其活力。展厅的整体背景光也被调暗,让观众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在画作上。
为了增添艺术氛围,夏千歌引入了多媒体元素。在展厅的角落设置了小型的投影区,循环播放与画作相关的影像资料,可能是创作时的灵感来源,或是画作所描绘场景的真实影像,让观众能更深入理解画作内涵。
同时,展厅里播放着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音符在展厅中流淌,与艺术气息相互交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
互动环节也是夏千歌营造氛围的重点,她在展厅中央设置了一个互动创作区,摆放着画具和空白画布,鼓励观众在欣赏画作后,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还准备了便签纸和笔,观众可以写下对画作的感悟,贴在留言墙上,形成独特的艺术交流空间。在这里,观众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画展现场布置得简洁而富有艺术感,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画作,像是在诉说着她对生活、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画展刚开始不久,就有一位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是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吴兵,在艺术界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点评往往能让一位艺术家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吴兵缓缓踱步,在每一幅画前都驻足良久,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露出思索的神情,仿佛在与画作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
不一会儿,门口又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原来是知名演员苏芊芊,她刚刚凭借一部文艺片斩获了影后桂冠,对艺术有着独特的热爱。
苏芊芊穿着一身简约的黑色连衣裙,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眼神中满是对这些画作的好奇与欣赏。她一边看着画,一边和身边的助理小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时不时发出几声由衷的赞叹。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展厅。艺术收藏家李老爷子也拄着拐杖来了,他在收藏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只要是他看中的作品,价格往往都会水涨船高。
他的目光在一幅幅画作上扫过,犀利得仿佛能看穿画作背后的灵魂。
突然,他在一幅描绘海边日出的画作前停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转头对身边的人说道:“这幅画,有灵气,有前途!”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座海边小城在黎明破晓时的景象。
远处的海平面上,晨曦初露,金色的光芒如利剑般穿透云层,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与深蓝色的海面形成鲜明对比。近处,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在微光的映照下,轮廓显得格外柔和。
知名演员苏芊芊站在这幅画前久久伫立,她的目光被画面中那即将冲破黑暗的曙光所吸引,轻声说道:“这幅画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希望的渴望 ,仿佛能让我感受到那个小城在破晓时的宁静与新生。”
艺术评论家吴兵在画作前陷入了沉思,许久后评价道:“夏千歌在这幅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极为大胆且精妙,冷暖色调的碰撞,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邃的意境。从构图到笔触,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功底,这不仅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画作,更像是对生命和希望的礼赞。”
艺术收藏家李老爷子更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我收藏画作多年,这幅《破晓》让我眼前一亮。它既有写实的细腻,又有写意的韵味,是一幅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画家通过这幅画传达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