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第32章 免除田赋 增加商税 开放海禁

加入书架
书名:
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作者:
zhu事顺利
本章字数:
8140
更新时间:
2025-05-15

朱大方在严惩阳山县令赵富和连州府知府王彦铭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阳山县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如同一幅惨烈的画卷,在他眼前不断浮现。他深知,仅仅惩治恶吏还远远不够,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百姓的困境,让大明的百姓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经过深思熟虑,朱大方决定推行一系列新政。鉴于阳山县令私自提高田赋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免除百姓的田赋。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朱大方权衡利弊后的慎重之举。他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百姓是国家的基石。长久以来,农民们辛勤劳作,却常常在沉重的赋税下艰难求生。免除田赋,不仅能让百姓休养生息,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更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农业的繁荣发展。

然而,免除田赋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将减少一部分。为了弥补这一缺口,朱大方决定提升商税到百分之二十五。他明白,商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适当提高商税,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对商业活动进行合理调控。但他也清楚,商税的提升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度打压商业发展。因此,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他召集了户部尚书及一众经济方面的大臣,进行了详细的商讨和测算。

“陛下,提升商税虽能增加财政收入,但恐会引起一些商人的不满,影响商业的繁荣。”户部尚书面露担忧之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朱大方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朕亦深知此中利弊。但如今免除田赋,国家财政急需其他来源补充。朕意己决,提升商税之事,需稳步推进。你们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确保商税的征收公平合理,不能让商人有过重的负担,更不能影响商业的正常发展。同时,对于那些对国家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商业活动,可适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众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除了调整赋税政策,朱大方还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决定——开放海禁,与诸国进行贸易。他深知,大明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贸易潜力巨大。海禁政策虽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安全,但也限制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今,大明国力渐盛,是时候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通过海洋贸易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陛下,海禁一开,虽能带来诸多利益,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患,如倭寇侵扰、番邦势力渗透等问题,还望陛下三思。”兵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进谏道。

朱大方目光坚定,缓缓说道:“朕己深思熟虑。海禁封闭己久,如今开放,确实会面临一些风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海防建设,定能趋利避害。朕打算设立专门的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制定严格的贸易规则,规范贸易行为。同时,加强水师建设,提高海防力量,确保沿海地区的安全。”

众大臣见朱大方决心己定,且考虑周全,便不再多言。

新政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朝堂和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免除田赋,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感恩戴德。在阳山县,百姓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奔走相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他激动地说道:“陛下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从今往后,咱再也不用为交不上田赋发愁了,日子有盼头喽!”许多百姓自发地在家中设立牌位,每日焚香祷告,祈求朱大方万岁安康。

然而,提升商税的决定却引发了一些商人的不满。一些小商人担心生意难做,利润减少,开始抱怨起来。而一些大商人则联合起来,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向朝廷施压,希望能降低商税。

“这商税一下子提高这么多,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朝廷这不是在断我们的活路吗?”一位绸缎商人皱着眉头,满脸无奈地说道。

“是啊,原本生意就不好做,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我们得想办法让朝廷改变主意。”另一位盐商附和道。

于是,这些商人凑在一起,商议着联名上书朝廷,表达他们的诉求。他们写好奏章,选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商人代表,准备前往京城,向朱大方当面陈情。

与此同时,开放海禁的消息也在沿海地区引起了轰动。沿海的渔民和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看到了新的商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投身于海外贸易。但也有一些人对此心存疑虑,担心海禁开放后,倭寇会再次肆虐,扰乱沿海地区的安宁。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朱大方深知新政的推行困难重重,但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让新政顺利实施,为大明带来新的繁荣。

为了让新政更好地推行,朱大方决定亲自出面,安抚各方情绪。他先召见了那些前来陈情的商人代表。在御书房中,商人代表们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将联名奏章呈上。

朱大方接过奏章,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缓缓说道:“诸位起身吧。朕明白你们的担忧,商税的提升确实会给你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朕此举也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着想。如今朕免除了百姓的田赋,国家财政急需补充。而商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提高商税,也是为了让大家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出力。”

一位商人壮着胆子说道:“陛下,商税提高,我们的成本增加,生意实在难做啊。还望陛下能体谅我们的难处,降低商税。”

朱大方微微一笑,说道:“朕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朕己命户部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对于那些诚信经营、对国家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商人,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同时,朝廷也会加强市场管理,打击不法商人的垄断和欺诈行为,为大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而且,海禁开放后,海外贸易的市场广阔,只要你们把握好机会,利润空间不可限量。”

商人们听了朱大方的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们意识到,虽然商税提高了,但如果能抓住海外贸易的机遇,或许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朝廷的新政。

安抚好商人后,朱大方又将目光投向了沿海地区。他深知,要想让海禁开放顺利实施,必须先解决沿海百姓对倭寇的担忧。于是,他下令兵部迅速加强海防建设,调集精锐部队,组建强大的水师。同时,在沿海地区增设卫所,加强巡逻和防御。

在朱大方的大力推动下,水师的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各地工匠纷纷响应号召,投入到战船的建造中。新建造的战船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更加坚固耐用,航行速度也大大提高。士兵们则日夜操练,提高作战技能。

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朱大方亲自指导市舶司的组建工作。他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清正廉洁的官员,负责市舶司的各项事务。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贸易规则,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税率、贸易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市舶司乃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你们务必公正执法,严格按照规则办事。既要保障国家的利益,又要让各国商人感受到我大明的友好和开放。”朱大方对市舶司的官员们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朱大方的精心筹备下,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这一日,朱大方登上城楼,望着远方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下令正式开放海禁,一时间,沿海港口热闹非凡。一艘艘商船扬起风帆,驶向远方,开启了大明与诸国贸易的新篇章。

随着海禁的开放,海外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来自各国的商船纷纷抵达大明的港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香料、药材等商品,同时也带走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沿海城市变得更加繁华,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这一过程中,吏治革新的成果也为新政的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些新上任的监察史们恪尽职守,确保了新政在各地的顺利实施。他们严格监督地方官员,防止出现贪污腐败、阳奉阴违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在商业方面,商人们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逐渐适应了商税的调整,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一些有远见的商人通过与外国商人的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商业理念和技术,促进了大明商业的发展。同时,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手工业、运输业等,为大明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免除田赋让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和农具,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村地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新政的推行,大明的经济逐渐走向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朱大方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他继续关注着新政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确保大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在文化方面,海禁的开放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各国的文化随着贸易交流传入大明,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艺术形式开始在大明传播,开阔了大明百姓的视野。朱大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他鼓励文化交流,支持学者们研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大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让我们不断进步。朕希望你们能够积极学习外来的先进知识,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我大明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大明文化在世界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朱大方对一众文化官员和学者说道。

在朱大方的倡导下,大明的文化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和创新的热潮。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探讨如何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发展。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

然而,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海外贸易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一些不法商人受利益驱使,开始走私违禁物品,逃避商税。还有一些外国商人试图通过贿赂市舶司官员,获取不正当的贸易利益。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朱大方的高度重视。

“这些不法之徒竟敢破坏朕的新政,扰乱贸易秩序,必须严惩不贷!”朱大方愤怒地说道。

于是,朱大方下令监察史们加大对商业活动的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走私和商业贿赂行为。市舶司也加强了对进出口货物的检查,严格执行贸易规则。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予以重罚。

在一次检查中,监察史发现了一个庞大的走私团伙。这个团伙与一些外国商人勾结,走私了大量的违禁武器和珍稀物品。朱大方得知后,亲自下令将涉案人员全部逮捕,依法严惩。此案的处理,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地遏制了走私和商业贿赂的蔓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在朱大方的治理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吏治革新让官场风气清正廉洁,新政的推行让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