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第49章 乔迁新居,庭院生辉(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农科院穿古代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6282
更新时间:
2025-05-30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杏林村己褪去了深冬的寒寂,迎来了初春的料峭暖阳。而苏清颜家那座沉寂多年的青砖瓦房,也在陆时野的巧手和苏清颜的精心规划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光彩。

当最后一扇雕花窗棂被稳稳地安上,当院墙上最后一抹新刷的石灰水干透,这座承载着苏清颜一家希望的新居,终于彻底完工。

站在焕然一新的院落中,苏清颜环顾西周,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满足。

正房南面,那几扇宽大的落地长窗,果然如她所愿,将和煦的春光尽情地引入室内,使得原本略显昏暗的房间变得明亮通透。窗台上砌起的飘窗,铺上了柔软的棉垫和苏清颜亲手缝制的素雅坐褥,旁边还摆放了一个小巧的楠木炕几,俨然成了一个舒适惬意的读书角。飘窗下的储物柜,则巧妙地解决了家中杂物的收纳问题。

东厢房的独立厨房,更是让苏清颜满意至极。灶台按照她的设计,砌得比传统灶台略高一些,更符合人体工学,旁边还预留了放置柴火和厨具的空间。墙上开了一扇小窗,用于通风排烟,使得厨房内不再像以前那样烟熏火燎。陆时野甚至还细心地在灶台边上,用光滑的青石板砌了一个简易的洗菜池,并连接了一根竹制的水管,可以将院中水井里的水引过来,虽然简陋,却也大大方便了日常清洗。

西厢房则被隔成了两间,一间作为苏承安和苏灵儿的卧房兼书房,另一间则作为客房和苏清颜自己的工作间,里面摆放着她从旧物中整理出来的几件简单家具,以及陆时野为她特制的一张宽大的书案。

屋内的墙壁,都用苏清颜改良的三合土重新粉刷过,平整光滑,带着淡淡的糯米清香。地面也用青砖细细铺就,踩上去坚实平稳。就连屋顶的瓦片,都由陆时野一片片仔细检查更换过,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漏水的问题。

最让苏清颜惊喜的,还是陆时野亲手为她打制的那几件新家具。一张线条流畅的榆木圆桌,几把造型古朴却坐感舒适的靠背椅,还有弟妹房中的小书桌和床头柜,每一件都做工精细,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既美观又实用,处处透着匠心独运。这些家具,比起镇上那些昂贵的成品,更多了一份质朴的温度和量身定制的妥帖。

房屋修缮完毕,庭院的改造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按照苏清颜的规划,陆时野在院子中央,用粗壮的竹竿和木料,搭起了一个宽敞的葡萄架。苏清颜则从山里移栽了几株野生的葡萄藤,小心翼翼地种在架下,期待着来年夏天能绿树成荫,果实累累。

院子东南角,地势略低,陆时野帮着挖了一个半月形的小池塘,池底铺上了鹅卵石,边缘则用青石块垒砌。苏清颜打算等天气再暖和些,便去河边捞几尾小鱼,再种上几株从“资料库”中查到的、适合本地生长的水生植物,如菖蒲、睡莲等,营造一处小小的水景。

院墙之下,则被苏清颜开辟出了一溜狭长的花圃,种上了她从山野间寻来的各种野花野草,以及一些从镇上买来的花籽,如凤仙、鸡冠花、蜀葵等,虽然都是些寻常品种,却也给这新生的庭院增添了几分色彩与野趣。

窗台前,自然也少不了苏清颜钟爱的兰草和茉莉。她用陆时野烧制的几个粗陶花盆,将它们精心栽种起来,摆放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

曾经那个破败的院落,如今己是旧貌换新颜。青砖黛瓦,绿树红花,虽然尚未完全繁盛,却己然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雅致清幽的田园画卷。

搬家的日子,选在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

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喧闹的鞭炮。苏清颜带着苏承安和苏灵儿,每人手中都捧着一样象征着吉祥和希望的物件——一盆生机盎然的兰草,一袋寓意五谷丰登的米粮,一本承载着知识与未来的旧书——踏入了这座属于他们的新家。

陆时野也早早地便过来了,他默默地帮着搬运最后一些零碎的家当,看着苏清颜姐弟三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他那颗素来沉静的心,也仿佛被这春日的暖阳照亮了。

为了庆祝乔迁之喜,苏清颜特意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她没有大操大办,只邀请了陆时野,以及在房屋修缮过程中帮了大忙的王婶一家和周老汉等几位交好的邻居。

菜品都是苏清颜亲手烹制的,有暖棚里刚采摘的鲜嫩青菜,有陆时野猎来的野兔炖的浓汤,还有她用新买的白面做的暄软馒头和几样爽口的小菜。虽然算不上什么山珍海味,却也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乔迁的喜气。

饭桌上,众人推杯换盏,笑语盈盈。

王婶看着焕然一新的苏家大院,以及苏清颜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不住地赞叹:“清颜丫头,你可真是好样的!这才多久的功夫,就把这老宅子拾掇得跟画儿似的!以后这日子啊,准是越过越红火!”

周老汉也捋着胡须,点头道:“是啊,有志不在年高。清颜丫头小小年纪,便有这般见识和魄力,实属难得。苏家大哥大嫂在天有灵,也该瞑目了。”

苏清颜听着众人的祝福,心中也是暖意融融。她端起酒杯(其实是米酒),一一向众人敬酒,感谢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陆时野依旧是话最少的那一个,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苏清颜。他看着她在人群中从容应对,看着她脸上自信从容的笑容,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对未来的憧憬,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将她拥入怀中,想要永远守护这份美好。

只是,他最终还是按捺住了这份冲动,只是默默地将杯中的米酒一饮而尽,那微醺的暖意,似乎也渗透到了心底。

乔迁宴后,苏家新居便成了杏林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几乎每日都有村民前来参观,他们对那宽敞明亮的落地窗、整洁卫生的独立厨房、以及庭院中那些新奇的布置都啧啧称奇。

“乖乖,苏家丫头这房子,可比镇上那些大户人家的还敞亮呢!”

“是啊,那窗户开得真大,屋里亮堂堂的,冬天晒太阳肯定舒服!”

“还有那厨房,跟咱们平时用的可不一样,看着就干净利索!”

“听说院子里还要挖池塘养鱼呢!真是会过日子!”

苏清颜也乐于与真心前来学习的村民分享一些非核心的经验,比如如何利用阳光改善室内采光,如何合理规划厨房布局以提高效率,如何在庭院中种植一些既美观又实用的植物等等。

她并不藏私,因为她知道,个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只有带动整个村子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改变命运。而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她未来推广更先进农业技术和生活理念的基石。

她的“能干”、“有巧思”、“懂生活”的名声,也因此在杏林村乃至周边村落越传越广,甚至隐隐盖过了她之前“不好惹”的印象。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女子,不仅有保护自己的锋芒,更有建设美好家园的智慧和能力。

搬入新居后的日子,平静而充实。

苏清颜每日除了照料暖棚里的蔬菜,便是打理庭院中的花草,教导弟妹识字读书,偶尔还会研究一些新的菜式,或是从“资料库”中学习一些新的技能。

苏承安和苏灵儿也渐渐适应了新家的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有了更宽敞的学习和玩耍空间。苏承安在陆时野的熏陶下,对木工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拿着些边角料自己琢磨;苏灵儿则喜欢跟在姐姐身后,帮着浇花除草,或者在葡萄架下荡秋千(那是陆时野用结实的藤条为她特制的)。

一家三口的生活,温馨而和谐,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陆时野依旧每日都会过来,他不再仅仅是帮忙干活,更像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会默默地修补好院中损坏的栅栏,会为苏清颜打制一些她随口提到的小物件,会在苏承安遇到木工难题时给予指点,也会在苏灵儿撒娇时,难得地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

苏清颜与他的相处,也越来越自然和默契。有时,两人只是并肩坐在廊下,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无需多言,便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与陪伴。那种心照不宣的宁静与温馨,让苏清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心。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苏清颜会想起陆时野那双深邃难懂的眼眸,以及他那句“都依你”的承诺,心中便会泛起一丝莫名的涟漪。她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己超越了普通的邻里和合作伙伴,但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她却有些迷茫。

然而,无论未来如何,她都相信,只要他们携手并进,定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锦绣田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