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鸿现世
月上柳梢时分,长春宫内烛影摇红。甄嬛身着素雅云裳,缓步入殿,眉间犹带倦意。皇后己然高踞主位,身畔的金丝软榻上,眉庄敛衽而坐,手中折扇轻摇,扇面那朵半绽的梅花恰似凝在半空。殿外忽有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众人循声望去,沈眉庄的陪嫁女官福泉抱着叠得整整齐齐的彩帛,额角细汗未干。
"娘娘,"福泉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帛书,"宫外云锦街新开的玉绣坊,掌柜的差人送来的急件——说是贵人宫中定制的物件。"
皇后漫不经心地扫了眼帛书,朱唇微启:"呈上来。"
展开的素帛上,几行簪花小楷跃入眼帘:"宫中诸位娘娘定制的衍绣己毕,其中菀贵人、惠贵人所订之物稍有特殊,依客官所留暗记,特附此笺。"皇后凤目微眯,视线却定格在帛尾的落款——"江南绣娘叶巧"。
甄嬛忽觉掌心微凉,发现那正是小厦子彻夜未眠精心誊写的绣坊名册。这份名册承载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期待,也让甄嬛想起了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庭院里。甄嬛坐在窗前,思绪万千。就在这时,叶巧透过车窗,悄悄地递过来一个玉坠。那玉坠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甄嬛接过玉坠,感受着它的温润,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而与此同时,眉庄也在凝视着那玉坠。烛光在她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使得她的神情显得有些难以捉摸。甄嬛看着眉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担忧。她不知道这个玉坠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也不知道它会给她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传叶巧进宫。"皇后的声音平平无波。
二、玉绣逢春
未央殿外,三更梆子方歇。叶巧身着水蓝儒裙,手持乌木锦绣匣,被引至偏殿。她行至殿中,恰见甄嬛与眉庄并肩而立,前者浅黛疏妆,后者杏眸含霜。皇后尚未入殿,宫女们正忙碌着布置香案。
"两位娘娘好眼力。"叶巧屈膝行礼,匣中忽有轻微金线摩擦声,"奴家自幼随阿娘习得这手衍绣,前几年南巡时承蒙西爷青睐,方得入京城立足。"
眉庄眉梢微颤,却忽地指着匣侧的梅花纹:"这梅枝上的冰棱纹……可是用苏绣的套针绣法?"
叶巧抬眸,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贵人好眼力。正是先太子妃的故物——当年老夫人常以此针法祈福,说冰棱消融时必有贵人相助。"
甄嬛心下一凛,那日长街上眉庄攥紧的团扇、叶巧袖中滑落的梅花扣,皆在眼前闪过。她注意到眉庄素白的指尖正着身畔宫女鬓边的冰凌纹银钗,忽然想起那年惊蛰夜,眉庄梦呓中提及的"冰棱梦境"。
"本宫倒要瞧瞧,这匣中是个什么稀罕物。"皇后的声音自殿外传来。她缓步入殿,发间金凤步摇扫过案上的香炉,青烟袅袅间,众人屏息静待。
叶巧徐徐开启乌木匣,金线绣就的卷轴徐徐舒展。画卷尽头,赫然是一宫女持帚扫雪的画面——那宫女眉目娟秀,鬓边恰别着冰凌纹银钗,最诡谲处是她腰间悬着的玉佩,雕琢的正是皇后早年封号"莞"字篆文。
三、霜刃出鞘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皇后凤眸微眯,似有寒芒闪过:"此图何意?"
叶巧屈膝再拜:"回娘娘,奴家按客官所留图样绣制,这宫女原名……莞莞。"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甄嬛腰间的玉坠,"这玉佩暗纹,与贵人所订的翠竹挑线图暗合。"
眉庄突然轻笑出声,杏眸中尽是讽意:"莞莞?这倒巧了,西爷早年养在府中的那只白狐,也叫莞莞。"她转向甄嬛,声音陡然拔高,"妹妹莫不是想学那狐妖惑主?"
甄嬛心头一震,那年除夕夜流朱提及的"阿莞"、叶巧暗中递来的玉坠,皆如利刃划过心间。她忽地想起小厦子彻夜未眠誊写绣坊名册时,窗外忽起的刁斗声,还有眉庄那日骤然冰凉的玉手。
"臣妾斗胆。"甄嬛屈膝跪地,"叶巧姑娘,你可知这宫女扫雪图,与臣妾早年在甘露寺抄写的《楞严经》中那句'扫雪烹茶待归人'可有干系?"
叶巧指尖轻颤,乌木匣中忽有暗格轻响,一卷薄纸飘然落地。众人定睛望去,只见其上以银针浅浅绣着:"莞莞归时雪满襟"。
西、冰棱消融
皇后霍然起身,金凤步摇震得案上香炉轻晃。她踏前一步,玉指紧扣叶巧下颌:"此图……何人所绘?"
叶巧面无血色,喉间却挤出一字:"苏培盛。"
殿外忽有梆子声急促传来。福泉跌跌撞撞闯入,怀中奏折"哗啦"洒落一地:"娘娘!圆明园密道新得一窖老物,其中多是当年废太子府的旧物——有账册、有绣品,还有……"她喉头微动,"还有绣着'莞莞'的荷包。"
皇后定定望着那满地奏折,半晌,方轻启朱唇:"本宫知晓。"
眉庄忽地屈膝跪下,乌黑的发丝扫过冰凌纹银钗:"娘娘明鉴,臣妾自幼便听阿玛说起废太子府的冰棱梦境——说是旧太子妃以冰棱祈福,保佑莞莞阿哥无灾无难。"
甄嬛望着那满地碎银般的奏折,忽觉眉心发凉。她想起那夜流朱在廊下低语:"小厦子查到,废太子妃的陪嫁宫女里,有个擅绣冰凌纹的……叫叶巧。"
殿外忽有悠长的晨钟声传来。皇后转向叶巧,声音陡然平和:"本宫念你手艺精巧,免你死罪。"她转向眉庄,"惠贵人,这冰棱梦境的故事,你可记得本宫早年与你提过?"
眉庄浑身一颤,恰似殿角冰棱被春阳轻晒:"臣妾记得,娘娘曾说……那是旧时的胡言乱语。"
皇后轻轻颔首,转向甄嬛:"菀贵人,本宫记得你早时最爱的茶,正是扫雪烹出的清茶。"她敛衽一福,"今日这出折子戏,本宫瞧得满意。尔等好自为之。"
随着皇后凤辇远去的轱辘声,甄嬛望着叶巧被带走的背影,忽觉腰间玉坠沉重如山。她想起小厦子彻夜未眠誊写名册时,窗外那声若有若无的狐狸哀鸣,还有眉庄起身时裙裾扫过的声音——那正是《霓裳羽衣曲》的序章。
当晨光漫过殿脊琉璃瓦,甄嬛从袖中取出那方绣着"扫雪烹茶待归人"的帕子,轻轻按在眉庄冰凉的手上。她望着那冰凌纹银钗在晨光中折射出的霜芒,忽然明白,这宫里的表情包,原是照妖镜,也是照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