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香烟缭绕,柳如烟面前摆放着几本奏折,。
但是她根本没有心思去批改。
眼下京城物价飞升,隐隐有些不在自已掌握之中的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照如是和自已的计划,京城的物价虽然会变高,但是百姓们的收入也增高了啊。
这一来一去,不应该是相当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吗?
为何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对于粮价能窜到二百文一斤这样恐怖的价格,柳如烟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门外宫女传话道:“陛下,誉王爷求见。”
皇叔?
他这个时候来干嘛?
朕不是下令让他整顿京军,准备北上迎敌吗?
“快请皇叔进来。”柳如烟淡淡道。
“是。”宫女退了下去。
誉王柳粲一进来,便直接跪在地上,不顾柳如烟的劝阻,直接就是一顿哭诉。
“陛下,七万京军如今刚刚才恢复一点意志,实在是不宜出兵作战啊。”
“他们军心全失,小王拼尽全力,勉强是让他们恢复了一点斗志。”
“但若说上阵杀敌,委实是力不从心啊。”
听到皇叔的解释,柳如烟黛眉微蹙。
自已都给京军拨放了五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和抚恤,让他们厉兵秣马,居然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战力。
“皇叔,眼下京军有多少人了?”
柳粲喏喏地回应道:“回禀陛下,又在京城所属各县,招收了近三万人,眼下勉强能凑够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三万新兵。
柳如烟点了点头,又问道:“兵甲可足?”
誉王柳粲道:“投放了五十万两,让兵部和工部铸甲备枪,眼下还没有完全铸造完毕。”
“这样...嗯...”柳如烟撑着下巴,略微有些头疼。
这些兵马上的事情,要是扶摇在就好了。
她一定知道眼下该怎么办,或者如是在这里也行。
朕又不是太了解兵事。
头疼了好一阵之后,柳如烟烦躁道:“皇叔,那依你看,应该派遣哪支军队前往平叛啊?”
见女帝询问自已的意见,柳粲眼神一转,小心翼翼道:
“陛下,依小王之见,京外三重郡有府军三万之数,再加上沿途七处郡城,共计六万余兵马。”
“而边军也不过六万之众,战力上已然不输太多,只需要......呃......”
柳如烟眼眸流转,顾盼生辉,疑惑道:“皇叔就别卖关子了,就快些说与朕听吧。”
誉王随即将头深深低下,道:“臣恳请陛下派遣五万禁军出战,以禁军的战力,想必足以将反贼宵小铲除殆尽。”
派遣禁军?
京军中最强的战力便是十万禁军,两万御林军,分布内城与皇宫。
这两支军队一直都是守卫皇城的最后手段。
若是轻易就派遣出去五万禁军,这......
柳如烟不禁沉吟片刻,但是却没有第一时间反对。
誉王脸上冷汗直冒,他今天已经做好了被女帝呵斥的准备。
若是女帝大怒,强行派遣他出战边军。
那就说明自已这个侄女之前所做的,都是用来迷惑自已的手段,让自已以为她的城府不深。
但若是女帝同意了,那就意味着...她的心机......
“好,那就依皇叔所言,派遣五万禁军出战。”柳如烟直接敲定主意。
不过是派遣一般禁军出战而已。
有什么瞻前顾后的?
皇城内还有五万禁军,两万御林军,十万京军拱卫呢。
“陛下圣明!”
誉王低着头,神色激动道。
但是他头一抬起,脸色便重新恢复到之前的悲怆。
柳如烟笑道:“这段时间训练京军,皇叔辛苦了,以后京城的安危,还请皇叔费心。”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小王应尽之事。”柳粲脸色笑意道。
“小王告辞。”
“皇叔请便。”
......
宝云郡。
这是距边关、边镇之后,最近的一座郡城。
平日里素有繁华之称。
但是今日却城门紧闭。
城墙上站满了守军,个个神色惊恐。
只见宝云郡城下,数万边军林立。
铺天盖地的气势,压得整座郡城的人都胆战心惊。
宝云郡守军名额不过只有五千人。
就算加上什么捕快,城卫啊,也不过七八千人。
怎么可能敌得过六万经历无数生死的边军呢?
边军之中。
一名独臂将领勒马来到城门前。
大喝道:“开门,快点给老子把城门打开!”
城墙上探出一个戴着官帽,颤颤抖抖的郡守,面色惨白。
“边关的将士们,你们不守边城,为何要领军来此啊?”
独臂将领大吼道:“废话少说,你先把门打开,老子是奉旨回京,你敢抗旨不成!”
郡守只露出一个小头,喊道:“将军,不是本官不开门,实在是本官深知边关将士们的虎威。”
“怕是开了城门,弟兄们都没命了啊。”
“还是请将军先退兵,等陛下的圣旨到了郡城再说吧。”
独臂将领大骂:“陛下很忙,她委托了我,给你们写了一份圣旨,你快开门迎接吧!”
郡守一听边军自已写了一份圣旨,吓得尿都快出来了。
“将军,您别开玩笑了!”
“本官我看见的是你们的骑军,长枪,攻...攻...攻城木啊!”
独臂将领抽刀怒吼:“你当郡守的,竟然敢违抗圣旨?阻拦边军入城。”
“那就别怪老子的刀不认人了!”
郡守吓得亡魂皆冒。
“将军,你们可要三思啊!”
咻!
一道箭矢唰的从军中飞出。
直接将郡守的乌纱帽穿透,钉在身后的屋檐上。
“给老子打!!”
“杀啊!”
“冲!杀去京城,为元帅和将士们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