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这是何故?”
刘表愕然不像装的,他连忙轻抚蔡夫人后背,将其揽入怀中,直到半炷香后,蔡夫人才堪堪止住哭泣,从袖口掏出一张书信。
刘表茫然接过,迅速浏览一番后勃然大怒:“贼子安敢如此!”
蔡家虽被孙策一锅端,但南郡世家多有联姻,那些被杀鸡儆猴的其余世家如蒯氏、马氏等都选择了破财消灾,被劫掠一番后,自然要将情报送进襄阳城,毕竟真正的大人物都在这里呢,留在家宅中的不过守户之犬。
“夫人放心,孙贼此举,无异自觉于荆州士人,待夫君整顿兵马,定要让他好看!”
刘表被气的须发皆张,嘴中骂骂咧咧,但其实心中却欣喜不已!
孙坚对待世族如此酷烈,那些摇摆不定的家伙,此时恐怕都后悔了吧?
想到这里,刘表莫名有些畅快,前段时间襄阳被围,城内私下联络孙坚者不知凡几,如今被人掘了老巢,简直活该至极!
而且孙坚如此做派,这些本地大族除了继续跟着自已,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守住襄阳,稳了啊!
“主公好志气!”
门外传来一声高喝,刘表抬头一看,原来是蔡瑁、蒯良、蒯越、庞德公、马博等人联袂而来!
“还请主公立刻发兵,我等定要与那孙贼决一死战!”
蔡瑁、蒯良、蒯越、庞德公、马博齐齐跪倒,刘表一时间愣在原地! “荒妙,战阵之士,怎可怒而兴兵!”
好在文聘不知何时而来,大声呵斥道:“你们是在胁迫主公吗?”
刘表此时同样脸色难看,蔡瑁、蒯良、蒯越、庞德公、马博等人,虽然名为自已下属,但都是荆州真正的本土派!
别看刘表自已吹嘘的什么单马入荆州,说好听点那叫长袖善舞,凭威望、皇族血脉坐稳荆州牧,说难听点那就是自已这个主公不过眼前这些人推出的傀儡,没有一兵一卒!
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住心头不快:“出兵还需从长计议!毕竟刀兵之事,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从南阳一路退到困守孤城,总不会因为我们喊几句口号,就是孙坚的对手了吧?”
“主公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
蔡瑁大声反驳:“别看孙贼屡战屡胜,但战场瞬息万变,如今形势逆转,胜负尤未可知也!”
其他世族不过破财消灾,就算伤筋动骨,也顶多是钱粮上的损失,但他蔡家却是真的被孙坚一棒子打的半身不遂!
蔡家两汉三百年积蓄,两千余口亲族、部曲、庄客,被孙坚一起打包带走,这是真的掘根啊!如今的蔡家,仅仅只剩襄阳城里百八十口,蔡瑁如何能忍?
所以他是反攻派里最积极的那个!
“南郡乃我桑梓之地,地利在我,此一胜也!”
“世家大族被孙贼苛责太甚,动则破家灭族,人心在我,此二胜也!”
“贼军劫掠拷饷,必定后勤不足,襄阳城内粮草足够大军一年之用,此三胜也!”
蔡瑁说的慷慨激昂,但刘表明显不为所动,他不否认荆州军在这些方面的确是优势,但并不足以扭转两方战力差距!
“最重要的一点,孙坚已经犯下大错!”
蔡瑁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据江夏太守黄祖情报,这几天孙坚正在吞并黄巾军,为此不惜让他长子孙策加入太平道!”
“阵前整军乃军中大忌也,必然是他们内部有了变故,所以才不得不如此!这也是孙坚在南郡劫掠粮草的原因,毕竟孙军和黄巾合二为一,那就该他袁术睡不着觉了,自然不会再供应粮草!”
“此言当真?”
刘表和文聘面面相觑,急忙将密信拿过来!
文聘打了一辈子仗,他深刻明白,在战场上,阵前换将乃大忌,更何况是孙坚和黄巾这两个本来就各怀鬼胎的部队合二为一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说不定外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孙军分崩离析!
“如此重要的情报,怎么做的了假?德珪原以项上人头做保!”
“主公,干吧!”
文聘一咬牙,同样成了主战派,这种机会他也不想放弃!
“报!城外最新情报,贼军兵围庞家,庞家少主庞统被贼军掠走!”
“士元!”
庞德公大惊失色,他是庞统的二伯,对自已大哥这个儿子从小就寄予厚望,认为此子天分极高,别看如今才14岁,但带领家族再次崛起非他莫属!
可就是这样的栋梁之材,竟然被孙军劫掠而走,不亚于直接打断庞家两条腿!
“主公,下决心吧!”
“主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南郡岂不是要人人自危?”
刘表忽然拍案而起:“诸君说的对,孙贼如过境如蝗虫也,大家当齐心协力,士可忍孰不可忍?”
。。。。。。
“你就是庞统?”
孙策围着一个半大少年来回转了几圈,最终不由点头:“果然很丑,就像没长成的小鸡仔!”
苦瓜脸少年大怒:“士可杀不可辱,将军将我劫掠而来,不会是为了专门挖苦我吧?”
庞统自小心高气傲,对容貌更为敏感,孙策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
“士元稍安勿躁!”
庞统身侧,一名约莫二十岁的麻衣士人将其挡在身后:“在下徐庶徐元直,昨天两家说好,庞家出粮三十万石,将军就放过庞家,阁下身为豫州刺史,却扣留我们两个使者,说出去恐怕有损将军威名!”
孙策无所谓的摇摇头,孙坚的威名,又关他孙策什么事?
反倒是徐庶,他很感兴趣。
如今的孙军,统帅有程普,骑兵将领有韩当,水军有黄盖,就差军师啊!
这不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吗?
至于庞统,十四岁的小屁孩还需要沉淀!
作为皇叔第一位军师,丐版诸葛亮,徐庶大名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知道,什么,你说简雍才是刘备第一个谋士?那当我没说!
“元直的大名,在南郡这两天如雷贯耳!”
孙策笑意盎然,热情向前,拉着徐庶的手就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