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小小年纪,感知却很敏锐。
旁的兄弟因为永琪母家强盛,生母地位又高,或忌惮或拉拢,再不然就是奉承。
不管怎样,表面上对他永琪再好,永琪内心也并不太有波动。
可是永琏这个二哥不一样,永琏被太后抚养。
在一众兄弟中率先封王,母家势力不比永琪的母家差。
因此,永琏对于一众兄弟处于一个无欲无求的状态。
对永琪这样的小弟弟,就只是纯粹的关心了。
当然,这份关心中也带着客气,但是对于真情难能可贵的皇家,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永琪听了额娘的话,也会偶尔去向二哥永琏请教学问,两兄弟的关系也愈发的亲近。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当前,整个皇宫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景亲王成婚的事宜。
婚仪是在宫中办的,其实景亲王府已经休整好了,可以举办婚仪。
但是永琏想着早晚都得搬出宫去,倒也不必那么着急,多陪陪皇玛嬷也是好的。
太后和皇上皇后都赞同,旁人也就说不了什么了。
乾隆十年十月初十,这个是钦天监算好的吉日。
这日子选的,谁看谁都说吉利,十全又十美。
初九那天,也就是婚礼的前一天,马佳氏全族同辈的兄弟有官位的身穿补服,没有官位的小青年更是绫罗加身,打扮得神采奕奕。
他们抬着满满当当的妆奁穿行了大半个京城,将妆奁送到了永琏现在所居住的二所。
本来如果走最近的路,根本就不用穿行多半个京城。
只是晒妆,就是会规划一条远一点的道路,道路两边是围观的百姓。
百姓们也会共同见证女方的丰厚嫁妆,有与民同乐之意。
马佳·晴芳即将成为皇帝嫡子景亲王的福晋。
她的嫁妆是从小攒起,圣旨下来后更是整个家族都参与进来了,各处搜罗而成。
就连宗亲爱新觉罗·弘景都来添了妆。
固山贝子弘景是康熙三子胤祉的第七子,他的玛嬷正是康熙帝荣妃马佳氏。
两边有姻亲关系,素来还算亲近。
这样一规整,马佳氏嫁妆的丰厚程度,那真是可想而知。
金票银票都是用盒子装的,金银锭子更是用箱子装。
再往后就是庄子,良田,店铺,布料。
陪嫁的首饰无一不精美,都是由珍珠、翡翠、宝石、点翠等珍贵物什制成。
最能彰显底蕴的还是古董摆件、名家字画。
这些东西是马佳氏的老祖宗跟着爱新觉罗氏入关打仗之时搜罗来的,不可谓不珍贵。
还有能用到的药材香料,喜枕喜被,子孙桶,各色珍贵皮料,常服,花盆底鞋,碗筷碟盘,脂粉针线等等。
从吃穿用度到死后的棺椁陪葬,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还有皇上赏下的仪币,其中包括布匹首饰,金银器具等。
可谓是十里红妆。
世家底蕴,可见一斑。
浩浩荡荡,将整个院子都放满了。
负责嫁妆唱名的人嗓子都喊哑了,还在那儿嘶吼呢!
围观的宾客不禁暗暗咋舌,到底是簪缨世家,旁人就是把整个家族卖了,也换不来这样的嫁妆。
永璜是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伊拉里氏一起来观礼的。
但是两人看着这些个嫁妆,听着旁人的议论,脸色愈发不好。
伊拉里氏是尴尬,她的家族在朝廷权贵之中,只能算是中等。
她的丈夫又只是个贝子,跟景亲王的婚礼规格相差甚远,是怎么也及不上的。
为了她的嫁妆,家族中的父母长辈已经竭尽全力了,再多是真的拿不出来了。
可是听着宾客说什么“旁人就是把整个家族卖了,也换不来这样的嫁妆”,伊拉里氏总感觉是在说自已。
女子嫁妆丰厚,在婆家底气就足,就算是嫁到皇家也不例外。
怕是自已以后是不能在二弟妹身上有些长嫂的威严了,伊拉里氏如是想到。
永璜的情绪比伊拉里氏激烈的多,伊拉里氏好歹还有点自知之明,可是永璜不一样。
他自诩是皇帝长子,对待病弱的二弟一向是以居高临下的角度。
然而现在呢,二弟除了没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其他的什么都比他强,等级也比他高。
这么多宾客都在,永璜哪怕是心里要爆炸也得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来。
因为,他很少能接触到朝臣权贵。
趁着这次机会,展现一下自已的礼贤下士,招揽一些拥趸也很不错。
永璜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可是,处在权力中央的那这个大老爷,哪个看不懂初出茅庐的大贝子这点小心思。
要是大贝子颇具才干,又得皇上信重,或许真的有投机者愿意在他身上下功夫。
但是,永璜这个大贝子,似乎真的没有这点能耐。
不过是因为敬着皇家,所以随意敷衍两句罢了。
能凑到永璜身边的,不过是一些不得志又想走捷径的庸碌之辈。
但是永璜看不出来,只觉得自已声势浩大。
对待下面的几个弟弟都是鼻孔看人。
殊不知他底下的那些个弟弟,谁都没把他当盘菜。
从三阿哥永璋为首的几个进了尚书房的阿哥,都在宴席上帮着永琏招待送嫁妆的马佳氏族人呢。
哪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但也算是出了份力。
哪里像野心勃勃的永璜,一门心思的“礼贤下士”。
阿哥所的热闹场景很快就传到了皇上和太后的耳朵里。
当然,大贝子永璜的“长袖善舞”也被下人描述的惟妙惟肖。
太后只是单纯的厌恶永璜如此利欲熏心,就连弟弟的大喜事也不放过。
而皇上的思虑就不一样了,他很清楚的知道了长子的野心。
本朝重嫡重长,光是这个“长”,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了。
皇上才登基十年,皇位还没坐够。
亲儿子就开始盯着他屁股下边的龙椅了,这可不行。
皇位面前无父子,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能对这个宝贵的皇位有半点觊觎。
不然,皇上转动着大拇指上的扳指。
本朝不兴杀子,可是圈禁一个生母已逝,母族不显的儿子,又算得上什么呢?
总归自已儿子多,圈上一两个,皇上根本就不会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