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退下,太后与皇上皇后便去了暖阁里的火炕上坐着。
这大冬天的,慈宁宫正殿空间大,就算点再多的炭盆也比不上带火炕的暖阁暖和。
更别提也不能点那么多炭盆了。
倒不是太后的份例用不起炭,主要是点的多了以后,哪怕是最好的红罗炭,太后也会有憋闷的感觉,身上也不舒坦。
待太后被皇上皇后一人搀扶一边坐在火炕上之后,两人才各自落座。
太后问道:“皇后,公务繁杂,处理起来千头万绪,你都还应付的过来吗?”
皇后不知道太后的打算,只是说起了场面话:“后宫之事,儿臣虽觉得手生,但还是应付的过来。”
“皇后端庄贤惠,能干大方,还是先帝和哀家的眼光好,才找了琅嬅你这样的好儿媳。”太后夸完,又看向皇帝寻求认同:“皇帝,你觉得哀家说的对吗?”
“皇额娘说的是,皇后这些年为儿臣管理后宅,教养子女,样样都处理得妥当。”当着养母和皇后,皇帝说的当然也都是好话。
三人闲聊一会儿,外边王钦进来禀报:
“皇上,辰时了,您得去中和殿升宝座,接受众大臣的朝贺了;
等大臣们朝贺结束,后边还得去太和殿接受蒙古王公的庆贺。”
皇上点头示意,表示知道了,然后请示太后的意:“皇额娘?”
朝贺这样的大事,太后自然不会阻拦:“皇帝有正事要忙,便先去吧!哀家再留皇后说会儿话。”
“是,那儿臣先告退。”皇帝如常行礼,走前还叮嘱皇后:“琅嬅,你陪皇额娘再聊会儿。”
“是,皇上放心,臣妾会陪伴在皇额娘左右的。”
等皇帝出去,有些话,太后才好和皇后说。
“皇后,永琏是你的长子,人上有有些弱症。他小小的人,你就把他放到撷芳殿里,哀家这心里,总不是那么踏实。”
“皇额娘放心,儿臣回去会细细盘查伺候永琏的宫人,也会把身边的莲心拨到撷芳殿伺候。平日无事,也会多去查看。”
皇后自然也心疼自已的儿子,可是永琏是嫡子,要是一直把他养在自已的身边,落下一个“长于妇人之手”的名声,对永琏的前程,也是很不利的。
但是这样的理由,皇后显然不能跟太后婆婆说。
毕竟永琏已经是嫡皇子,要是再想要前程,那就只有皇太子,皇上了。
这样的话要是说出来,显得他们母子野心多大似的。
皇后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太后自然就不再管永琏了,随便吧!
本来就是隔了一层血缘的孙子,太后还真犯不着较这个真儿。
她老人家的孙子多得很,未来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孙子出生。
关心别的孙子也是一样:“嗯,后宫再怎么节俭都不要紧,撷芳殿不能裁撤人手。
回头皇后你按照旧例,哪个阿哥那里缺人,就都给补齐了。
特别是永璜,哀家看着伺候他的乳母有些刁钻,私下里保不准也有给小主子委屈受的时候。
你回头把这个乳母给打发了,再好好查查,看看这个乳母背后有无人指使。”
太后这样的语气,很明显就是在下命令了,皇后自然点头应是。
太后继续道:“今儿永璋在哀家怀里的时候,纯嫔便是不敢违背规矩,那眼神哀家也看得清楚,很明显就是想儿子了。
永璋还小,皇后你没必要这么小就把永璋挪到撷芳殿去。
哀家理解你想要用子嗣压制妃嫔的意思,可是这样做,就是失之急切了。
圣祖时期,主位生下皇子都是在身边养到六岁才会去住阿哥所,你道为何?
还不是圣祖早期,夭折在阿哥所的阿哥太多了。
要不然在所有兄弟中排行第五的胤褆怎么成了皇长子?
【注:新皇登基,改胤为允,称允褆】
就因为他前边的四个哥哥都夭折了,所以重修皇家玉蝶的时候,胤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长子,大千岁。
现如今也是一样,把皇帝的阿哥完全托付给奴才们照料,还不许生母经常探视。
万一以后阿哥们出了什么事儿了,皇后你也会沾上一身腥。
惹了众怒,就算你是皇后,也不好收场。
那时候,皇帝也不一定站在你这边。”
这一番话,太后拍着良心,也敢说是肺腑之言了,完全没有忽悠皇后的意思。
说得这样明白,皇后要是还不能领会,那就趁早退位让贤得了。
反正能在后宫生存下去的女人,那各个都不是善茬。
就算皇后想占着位置不撒手,早晚有人也得把她整死。